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的仪式化表达
2021-11-24刘晓霞
刘晓霞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5.02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5-0140-0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血脉传承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质,表征着中国人最质朴的感情色彩和最崇高的信仰依托,更是当代大学生情感培育的一堂人生必修课。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渐生民族信仰共识的一种文化范式,仪式化教育让爱国主义与年轻心灵同律动并产生共鸣是一个渐进的系统过程。从校园升国旗礼仪、节庆纪念日活动、开学毕业典礼、英模表彰大会、入党入团宣誓,到日常规范性礼仪活动,生活中的仪式感随处可见。2020年清明节举行“全国性下半旗志哀”活动,就是仪式共情渲染功用的有效诠释与当代表达。“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注重运用仪式礼仪、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发挥节日涵育功能,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的规定性表述,为高校爱国主义仪式文化育人(如圖1)共同体构建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厚植青年爱国情怀的仪式化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新时代高校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指路明灯,精心做好仪式化顶层设计,注重开发仪式文化资源所含蕴的爱国主题元素,全员联动、全程互动、全方位拉动,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的仪式化境域。
通过“仪式共情”文化表达,将爱国理念与信仰共识播种到学生心中,促使主题仪式活动成为青年“爱国情志行”涵养化育过程的主渠道和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切实发挥好仪式情感唤起功能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的正向辐射作用。
一、爱国主义情感培育仪式化论赜
1.学理阐释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一种相互关注、瞬间共有的动态情感机制存在,重“仪”讲“礼”,借助一定仪式来强化普通民众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感,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色和文化基因。历经五千年的嬗变演进与赓续发展,承载着节日庆典和礼乐印记的主题仪式活动早已融入国人的心理结构与日常生活之中,是新时期维系社会秩序稳定和渐生民族信仰认同的一种文化育人载体。在文化价值多元的当下,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表征符号,主题仪式及其相关礼仪具有极强的共情感染力,它常常是信仰的依托、文化的印记和精神的象征,对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学校通过各种仪式文化“参与—共赏—认同—获得”的持续性现实表达,以及在储存文化记忆、坚守文化立场以及培植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唤醒功能,使主题仪式显化为具有隐喻意义的育人载体属性。用象征符号隐喻历史事实,用仪式操演烘托家国情怀,“把情感渲染融入集体记忆之中,使仪式参与者和见证者从中学习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从而达到延续集体记忆、强化民族记忆的目的”。这让大学生在仪式共情渲染过程中,在涵育和厚植爱国情怀的实践领域和感染力场上,体验民族信仰渐生和爱国共识认同的获得感、满足感与归属感,使爱国情志行的价值追求成为青年学子向上进取的人生坐标。
2.逻辑梳理
仪式彰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具有深刻持久的教育效力;它在强化人的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政治认同以及信仰塑造等方面发挥着整合、渲染与凝聚功能。而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的仪式化,是指教育者以仪式共情活动为媒介,有效利用其符号象征属性,精心设计各种与年青心灵同律动的爱国主题教育,创设一种铭记伟大时刻的特殊节点和共情语境,营造“视界融合”的动态交互时空和具象化情境感染力场。仪式能够在最深的层次揭示价值之所在,通过运用隐喻的、联想的共情方式烘托出一种寓教于乐的动态情境,触动年青人的发散性思维及想象,让不被直接感觉到的精神气质、价值理念和情志信仰等变得可视听、可触摸,进而引发青年群体强烈的情感触动和精神共鸣,他们共同的群体心理和秩序得以再现和强化,在理性自觉和非理性直觉的融合中不断的模仿反馈,在互动交流中自觉规范校正自身行为与价值观。这种爱国主义的主题仪式文化,重视观照青年的精神生活维度,直抵他们内心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诉求,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实现爱国情感—意志—行为的不断转化升华。仪式感能够凝聚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情感能量与精神收益,青年人通过仪式的反复回味和再体验,爱国主义信仰才能得以逐渐生成,并作为一种人生的动力源固定下来并持久发挥作用。
3。现实省思
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仪式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从外显性认识到内源性解析、从情感触动到信仰渐生、从客体操演到主体自觉,仪式共情渲染贯穿始终。从激发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再到践行报国行,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爱国情志行”经由一系列情境认知的涵育转化,共同融汇于仪式共情渲染的动态结构中,具有政治展演、具象耦合、拟创规约、涵化认同等现实表征。《淮南子·修务》有言:设仪立度,可以为法则。这就要求我们在爱国主题仪式化教育方法上把握好共情感染力的“时效、信效、环效、测效”等四个质效度,关注主题仪式教育目标及活动内容的“泛化、异化、弱化和内卷化”等具体问题。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任何对人有重要影响的事物和事件,或任何能够代表或表现这个事物或事件的东西,都会变成仪式态度的对象”。主题仪式将特定的教育意图嵌入象征性文化元素中,通过记忆联结模拟再现仪式规范操演的具象化时空场域,重构或植入“爱国”这一象征符号,唤起青年瞬间共享体验。在这个周期性参与的特殊“记忆之场”中,年青人会对仪式及其相关礼仪抱有一定的心理态势,并将内化于心的爱国情感外化到实际行动上,在今后日常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言行,“中国人”的共同归属会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信仰共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构筑起来,达到显化具身的良好效果。
二、爱国主义情感培育仪式化表征
1.理性之真情
感知爱国情呈现了仪式化教育的合规律性,是仪式文化育人的逻辑起点。爱国情是千百年来维系中华团结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纽带,从缅怀民族英雄到致敬革命先烈,从观看国庆阅兵式再到注目日常升旗礼,主题仪式教育涵盖了多层次、宽范畴的爱国情怀,是整合社会、凝聚人心、认同身份的重要载体。认清讲透爱国情是仪式共情渲染的理性之基,也是承载时代重托的教育之责。一是求真理。“真”意指真理,体现了人在理性认知和非理性直觉综合交融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真情赋予了仪式文化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仪式通过特定的文化展演和礼仪活动,要着重演绎好与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历史相衔接,经历器物之变、律政之变的人物故事和爱国事例。要演绎好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中国共产党使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文化演进历程。在仪式化场域中年青人不断探寻爱国真理,自觉生发出恒久不变的信仰。二是守情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守情理就是要用仪式文化方式阐释好“为什么爱国”。仪式化表达的爱国情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新时代激发青年创新创造的内源动力,也是绵延数千载而融于民族基因中的鲜明特质和精神符号。仪式展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但基于独特人文环境、深厚家国情怀而形成的愛国精神传承,就是这样通过千百年来不断政治教化生成我们特有的“国魂”。三是明事理。即明白做事应恪守的道理,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就是从文化共情角度演绎好“怎么样爱国”。“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鲜活的“修齐治平”历史文化资源,红色革命文化赋予我们“精忠报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大爱情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予以我们勇于创新的高尚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担当,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周期性仪式文化展演的爱国事例,不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会进一步激励青年信仰与价值认同,并显化为自强不息的筑梦历程。
2.德性之善志
涵育强国志呈现了仪式化教育的合目的性,是仪式文化育人的核心诉求。爱国是以自身情感为起点进而生发出报国意志并愿为之付出行动的一种大爱情怀。仪式通过特定文化语境构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展现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的不懈努力,传递世情、国情和党情等与现实利益诉求相衔接的教育内容。年青人心怀报国的善志追求和价值期许,经由仪式共情渲染“向善、养志、立信”的过程转化,不断渐生出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人生信仰。一是向善德。指人的善心、善意与善行,是礼仪文化的价值尺度。作为传统德性的“善”,几千年来一直如涓涓细流,滋润国人心灵并成为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禀赋。仪式之“善”的内源性指向与“真”的客观必然性,“美”的主体价值性相辅相成,共同生成了爱国主义仪式化的本质要义,是教育主体受到共情感召后的必然选择。通过经常性的仪式熏陶和感染,努力展示出爱国是一种以善的力量吸引人、感染人、塑造人的大德情怀,在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统一过程中,至善逐渐内化为青年自身的一种精神特质,成为青年追求崇高理想的领航灯塔。二是养志德。是指涵养志气、意愿和志向之意。古人云:“夫志,气之帅也;德义之府也”,人无志不立,志不强者智不达。弘毅养志是青年群体在仪式文化情境渲染烘托下,生发出来的强大爱国伟力和远大报国志向。功崇惟志,仪式要重视激发青年的恒志,强调人要志存高远,心中有大我,不片面追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探寻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仪式设计引导要通过回溯或叙事等形式,展现出各时代仁人志士和英雄楷模,或为国家兴亡、或为人民幸福而不断砥砺强国之志,激励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勇于奋斗担当,做新时代的爱国者。三是立信德。是指端正人的理想信念与处事态度,即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或心理态势。涂尔干提出:“仪式是为维护信仰的生命力服务的”。立“信”作为仪式主体爱国状态从内心情感到外部行为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指通过仪式的具象化操演和持续性传播,让青年获得精神洗礼与锤炼,秉持和坚守对祖国的崇敬感、归属感和荣耀感,形成爱国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并不断将内化的民族信仰融入到自身的各方面行为中,使爱国主义成为青年矢志不移、百折不挠地追求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3.人性之美行
激发报国行呈现了仪式化教育的合价值性,是仪式文化育人的终极指向。作为文化样态存在的爱国主题仪式,让其传递的价值观内化外显,并引导人们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是最高层次的目标,此报国行是爱国情、强国志的落脚点和实践表达。这种“行”不是即时率兴而为,而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持之以恒地奋斗与担当,更是新时代人性之美的生动体现,体现了青年人对爱国美行的明辨与感知、对报国实践的甘之若饴、对重礼尚公行为的笃定和不懈追求。一是知美。美即内涵,是与丑相对的哲学范畴,指人对事物的一种主观愉悦感觉。讲仪明礼知美体现了青年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是爱国仪式教育的文化属性与价值诉求,昭示着青年群体在至真至善、大美大爱基础上所应达到的和谐境界。在共享仪式情境渲染进程时,要设计好与仪式操演相适应的声光色彩、服饰道具、话语情境等各种象征符号和视听元素,全方位刺激青年的多种感官,青年受其承载效应的涵化,渐生出幸福、喜悦或满足的美好状态,并通过不断审视爱国美感发生和存在的动因,即时共享仪式共情之美。二是乐行。“行”即实践,指人对现实的能动反映,是人类有目的的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知行、乐行、笃行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毛泽东在其撰写的《实践论》中对行知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干兴邦”为青年报国行指明了前进方向。仪式的多样态具象化嵌入展示,让青年学子认识到爱国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可以是血与火的淬炼,也可是科学上的勇攀高峰,更多是平凡人做事的兢兢业业。通过仪式情境引导青年“辨别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或更好的爱国行为”,教导青年珍惜韶华、以梦为马,以青春的奋斗书写腾飞的祖国。三是尚公。公与私相背,是指群体、公义,即共同的,正直无私的意思。作为满足个体需求时的价值立场和行为选择,在中华文化谱系中“尚公”是由家国一体的特殊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乃是贯穿传统伦理道德的一条主线和最基本的价值取向。重礼贵和、崇义尚公,并没有否定个体利益的正当性,“尚公”是一种夙夜在公、克己奉公的利他精神,体现了仪式礼仪所显化的担当奉献理念和公众价值诉求,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塑造青年行为的一种准则。
三、爱国主义情感培育仪式化运用
1.仪课动情
仪课动情就是通过营造强烈的共情氛围,将爱国主题仪式教育课程化。一是思政课宣讲。要深入挖掘各种仪式蕴涵的爱国教育资源和浸润国人生命智慧的价值理念,通过整体设计,有针对性地将其与各门思政课程有机衔接在一起,着力推进与思政课育人目标相契合的道德价值观,辅之以多媒体展示仪式文化生动震憾的场面,使青年自觉沉浸在仪式情境渲染中,感受到不断升腾的爱国之情。二是专业课渗透。专业课是青年立身兴业的根本,课程中渗透仪式文化,其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但不要生搬硬套,对能渗透的教学内容反复斟酌,可在课程思政中引入传统节庆仪式、生活仪式礼仪等作为教学案例,突出爱国主题意涵,让青年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中华仪式文化的独特魅力。三是选修课融解。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是选修课程的发展方向。这个“选”代表了学生的偏好,这种以特定的课堂内容为载体不掺杂其他内容的承接式输出授课方式,既体现教育多元化理念又彰显青年个性化发展,更能夯实或激发青年爱国情怀,从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并做到自觉担当。
2.仪典激情
仪式庆典是主题教育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通过亲身在场“共享情感”赋予的礼仪化介质表达,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认同。一是提升典仪内涵。不同仪典内含的文化意蕴及价值导向也不尽相同,高校可从“传统节日仪典中挖掘、提取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文化标识”,依据仪典要传播的文化价值渲染爱国理念,让青年人既感受到仪式的文化美,又能体会到炽热的爱国心。二是设计典仪程序。充分利用好各种象征性元素,让青年置身于庄严神圣的“集体记忆”中,从仪式典礼的筹划设计到展演过程的具体实施,从主体的参与度到典仪的感染力,每一环节都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关键点来展开,通过反复刺激和共情渲染,青年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会油然而生。三是引发学生参与。要了解新时代青年的心理倾向、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取向,明确知道他们期待什么样的仪式典礼,怎样设计才能引发他们关注并乐于参与,如何布置才能产生强烈的共情氛围。要注重典仪的趣味性和价值性,在微观上细节布置要落到实处,宏观上做到情境渲染有感染力。
3.仪景生情
各种教育基地和建筑景观,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题仪式教育资源,汇集着感人至深的民族精神,能让人体验到穿越时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魅力。一是校外观景。学校可组织学生到体现爱国主题教育的各类场馆、基地和景区参观学习,瞻仰一件件存留于今的器物,聆听穿越时空的感人故事。具有标志感、历史感、价值感的景观符号,让青年生发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深藏于内心的爱国情一点点被唤起,坚定的信念会不断充盈心中。二是校园筑景。各种雕塑、碑刻、楼台、馆亭等建筑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现实呈现,学校应高度重视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与地域特色紧密相连的仪式化景观建设,在设计与布景时,不仅具有观赏性还要充满爱国特质和文化底蕴,引导青年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并传承景观中蕴涵的精神文化。三是学生布景。高校应积极引导青年参与到大爱大美的校园景观装饰、环境美化等具体环节中,让他们真正去了解与之相关的节庆礼仪,鼓励他们把好想法、好点子融入景观设计布置中,理解仪式景观中蕴涵的爱国内涵,感受到我与祖国血脉相联,进而责任感、使命感也会溢满心间。
4.仪网传情
融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唱响了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为伴随网络媒介长大的年青人提供了传颂、研学与共享爱国主题事例的交互纽带和畅想空间。一是融媒传颂。新时代要充分发挥融媒体即时同步的传播优势,对爱国主义仪式开展全方位、全天候的宣传报道,千方百计吸引青年参与网络互动,让直播仪式观看者成为共情参与者和体验者,使青年在不觉间接受仪式传递的主流价值观,浓浓的爱国之情也会深刻在他们心中。二是在线研学。互联网是青年人的主场,实时在线平台打破了空间上的界限,扩大了仪式操演的会集场域,为爱国仪式主题活动搭建了数字化线上传播矩阵,让青年们在主动参与中收获自我教育的感动和快乐,并一齐为爱国主义仪式化在线传播全方位发声。三是微网共享。要充分借助社交媒体、手机客户端等互联网传播平台,让青年人与各地朋友互通联动,充分营造在场效应,像“请给我一片国旗@微信官方”“爱国style图片”“说出你的国庆记忆”等主题仪式活动展示了满满的正能量,让参与者体验到爱国有我的真情实感。
5.仪礼涵情
“重仪讲礼”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化的核心诉求越来越趋向常态化。一是日常生活感悟。“仪式上展示的一切,也渗透在非仪式性心理和行为中,它能够把精神和价值赋予操演者的全部生活”。像师生问课堂礼仪、同学问交往礼儀等具有仪式感的日常活动,其中蕴涵着充满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青年养成爱国礼让、诚信敬业等品格的重要推力。二是服务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校园内日常仪礼和仪式制度,建立刚性约束的外在保障机制,辅之以经常性的督导检查来强化柔性管理,让青年在各类仪式活动的“体化实践”中崇尚爱国礼仪,信守爱国规范,自觉参与仪式化校园生活,并通过反复训练不断规范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三是校园活动践履。校园各种节庆纪念典礼、社团文体活动、先优模表彰奖励等仪式活动,将青年聚合在一个特定的交互时空中,这样的实践场能有效地激发集体情感,他们会在集体欢腾中共同追忆感受,逐渐端正态度,厘正自身行为,在情感共鸣的时空环境中体验仪式传递的文化印记,从而不断升华心中的爱国情。
[责任编辑:孙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