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文学教学理念与实践

2021-11-24郭恋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2期

[摘 要] 单向度的纯文学教学模式不适用于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文学教学。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明确教学理念与目标,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三方面,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对外汉语文学教学有效性问题。通过明确以学生为学习活动认知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增强语言技能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二语学习者文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提出以项目活动为驱动力及自主学习手段,综合应用读者反应教学法和文化主题教学法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是一次针对对外汉语文学教学的初步实践,也是对留学生文学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 对外汉语文学教学;读者反应教学法;文化主题教学法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读者反应法与项目计划在对外汉语文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WF610109001/022)

[作者简介] 郭恋东(1976—),女,陕西西安人,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

[中图分类号] H19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2-0097-04      [收稿日期] 2021-08-12

一、引言

对外汉语文学教学一直存在单向度的纯文学教学模式与留学生学习需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学生认为文学课既难又不实用,教师也因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而觉得难教。如何突破传统单向度的纯文学教学模式,运用开放的教学理念,在创新教学方法、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留学生语言技能、文学鉴赏水平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明确教学理念与目标,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对外汉语文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倡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任何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都不是一个价值无涉的过程。对外汉语文学教学因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课程在教学目标及内容选择上都必须具有针对性。对文学课程来说,任何一门或任何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具有培养提高学习者文学鉴赏能力、熏陶其道德情操的作用,但作为针对留学生的文学课程除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水平之外,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充分利用文学文本促进留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则更为重要。对留学生来说语言技能是基础,只有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才能实现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目的,而有效使用文学文本又可反过来促进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提高,同时留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消除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学文本作为包含大量文化信息的语言材料更易于也有利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对外汉语文学教学中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存在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关系,有效使用可使效果事半功倍。

不論是强调语言技能的提高还是促使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提高,教学目标体现了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文学教学低效的原因在于使用单向度的纯文学教学模式,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文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具体实践中大都依赖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处于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自发状态。因此改变传统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理念,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成为解决教学低效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这里笔者提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即明确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及教师作为协调者的原则,以学生个体作为知识的主体,结合本文第四部分读者反应教学法和文化主题教学法的使用,强调由每个个体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以期实现自主式的知识建构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导作用作为教学基本原则。

三、以鉴赏作品为教学内容,突出“异”与“易”

明确教学目标及理念后,焦点便集中在如何贯彻这一理念及实现这一目标上。为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两个基本概念——“异”与“易”。以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留学生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异”指教学内容上区别于传统国内大学中文系文学课程的内容,以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对文学文本进行鉴赏,不强调对文学史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旨在增强学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技能,同时培养文学鉴赏水平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什么强调“异”?原因在于留学生对文学课的需求异于中国学生,增强实用性是改革、建设这门课程的第一目标。一直以来对外汉语文学课程都受国内大学中文系课程影响,究其原因可概括为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多为国内大学中文系毕业、经过文学方向的专业训练,在授课过程中多强调文学的知觉性感悟而不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其次教材也多沿用中文系学生使用的文学史教材或作品选;最后教学方法也惯于沿用中文系课程。无可否认中文系文学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专业文学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专门人才,如中文教师、中国语言文化的研究人员、新闻从业人员等,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点实属需要[1],而对本科留学生来说则无须如此专业,应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继续提高留学生语言技能、使其了解中国文化及社会状况从而减少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障碍为目标,通过增强课程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而“易”则指教学内容,包括作品选篇上的“易”和整个教学活动的易于展开。在选篇上选择那些易为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易展开培养留学生语言技能活动的作品,不只强调名家名作,同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以期探索出基于数据分析的选篇标准,使这门课程更具实用性与推广性。在外语与二语习得的研究中早有研究者讨论过文学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无可否认文学作品作为一种附加价值对语言教学、特别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促进作用,但并非所有文学文本都适用于语言课堂的教学。哪些作品适用于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篇章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文字简练准确,主题思想更具普遍性、更易于展开跨文化交际讨论,成为教师初步筛选作品的标准。教学过程的“易”则需适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才可实现。在笔者所在高校针对留学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中采用了读者反应教学法和文化主题教学法,即通过增强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和文化交际作用,鼓励学生以个人自身经验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共鸣作为理解作品的前提,从对作品中的某个文化主题的探讨达到对作品具有个性化的理解,对于那些超越个人自身或本民族文化经验的作品,鼓励学生在教师对作品背景及相关知识的介绍下、以课下自学或分组学习的方式,通过探讨不同文化差异的方法来达到对作品的理解。正是在共鸣或是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对每部作品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从而达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易于展开。

四、对读者反应教学法和文化主题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基于实践我们在留学生现当代文学课程中所采用的读者反应和文化主题教学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什么是“读者反应教学法”,什么是“文化主题教学法”?如何有效综合应用两种方法?以下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读者反应教学法”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文学批评理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尽管早在1938年罗森布莱特就在其《文学探险》一书中对读者角色在文学批评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有力肯定,但是将读者反应作为文学批评的热门话题乃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了[2]。不同于新批评理论,读者反应理论强调读者在阐释文学作品时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学文本具有开放性和多义性,而阅读方法也多种多样,读者在文本意义的建构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强调批评主体的主动性,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理论家罗森布莱特(Rosenblatt)和艾瑟(Iser)的理论在于重视阅读过程、读者与文本之间关系,他们的理论启发了文学课教师将此理论应用于文学课堂,可以说正是他们的理论促成了读者反应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文学课堂上的出现[3]。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文学作品不再只是一个物体,对读者来说它是一种体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变成积极的参与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消费者。这一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在文学课堂上的学习动机,因为作品不再是一个具有唯一科学标准的物体,每个学生的解读不再被评价为对或错,重要的是体验以及对这种体验的表达,阅读的焦点落在了学生的经验结构上,整个阅读过程成为一种基于个人审美体验的开放过程,通过课下阅读以及课堂上的重读,学生能够建立起自己与文本之间的个人化联系,而这种联系也可以反过来帮助他们更好理解作品。读者反应理论在美国文学课堂上的应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文学课的阅读呈现出一种开放姿态,通过阅读所得到的结论不再被先设为只存在某个唯一的正确结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被鼓励为可用多种方式——音乐的、美术的、辩论的、用不同文体创作的方式得以表现。学习者不再被认为是充当一个竞争者的角色而不得不去角逐那个最佳译者的称号。每个人的评论都被视为有效,在这样一种观念的指导下学生对作品的评价会在教师所设计的小组讨论、全班讨论、重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得以流露,整个教学过程也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读者反应教学法也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介于“阅读课老师”与“文学研究者”两者之间,既不同于阅读课老师将重点放在作品篇章结构语法字句的分析讲解方面,也不同于文学教授对作品专业化的精辟分析,教师在文学课上的角色被重置为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分享对阅读的体验,同时又是一个促进者,促进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对留学生来说,汉语并非母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丰富性与繁杂性给他们的阅读带来困难,对作品的评价更是無从说起。我们也曾做过试验,即在不给学生任何背景知识与介绍的情况下,仅就阅读内容请学生发表评论,并设计读后问题请学生回答,结果发现学生对作品的评价离题甚远,由此说明读者反应教学法并非完全抛开教师的角色,反倒强调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功用。

尽管读者反应教学法强调直觉性的对作品带有审美倾向的个人反应,但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并非无章可循。基于实践许多教师、学者已经提出行之有效的读者反应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来实证此法的有效性,如阅读记录法,写作提示法,角色扮演,戏剧,书信写作方式等模式使读者反应教学法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这里介绍两种应用于我校留学生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基于读者反应教学法的教学活动,读者反应教学法扩展模式[4]和阅读记录法[5]。扩展模式包括六个层次,层层深入,由易入难,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有效实现包括提高语言技能、文学鉴赏与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教学目标。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对作品作出总结概括,属语言技能的训练;第二、三层次则要求学生移情于文学作品,感受作品及现实生活,属文学鉴赏能力的训练;第四层次已经进入较高层次,要求学生在深入思考后对作品主题、人物进行理性评价,属语言技能与文学鉴赏能力的训练;第五层次可与“文化主题教学法”配合使用,即进入以探讨文化异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展开阶段,属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技能和文学鉴赏能力的综合训练;第六个层次是认知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可灵活采用。另一种阅读记录法则一般被布置成作业,在阅读长篇作品时使用。阅读记录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对作品作阅读记录有效进入阅读并激发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包括写下阅读时对作品角色及事件的感受与评价,阅读过程中所唤起的记忆,采用自我提问的方式问自己故事会如何发展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比较自己的行为举止与作品中的人物的行为举止的异同,写下对主人公及事件的想法,评价作家如何展开整个故事的叙述,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为整部作品的章节列出提纲等。

如果说读者反应法注重在情感上拉近学生与文学和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那么文化主题教学法中的“文化主题”则是整个阅读、感知活动的目的地。此法的运用可有效约束、带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后的反应,使整个教学活动不至于散漫随意。文化主题教学法以文本中的“文化”内涵为主导和线索,通过与读者反应法的共同使用促使学生达到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同时引导他们集中于某个主题的跨文化对比,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毫无疑问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包含文化信息的文化符码,其中大量的政治、历史、文化信息,对留学生来讲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因在对现实的反映方面与古代文学相比更具优势,许多作品具有恰切反映传统与变革中的现代中国,以及中国社会、中国人在时代变革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性、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一般将文化主题的引入放在读者反应教学法扩展模式的第三个层次即类比阶段,在教师引导下激发学生寻找作品中的文化主题,一般每部作品不超过两个,在此模式的第五个层次即对作品的评价阶段进行针对文化主题的分析讨论和评价。因有前期引导,阅读过程中对自我经验、本民族文化的深入思考,再到阅读过程结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得出中国文化与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对比分析结论,整个学习过程呈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作品及文化主题的思考由浅及深的渐进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提升和锻炼。

五、結语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留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特殊性,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及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所在高校留学生文学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在基于确切数字分析及调研的基础上量化文学课程选篇标准,编写出具有实用性且可推广的中国文学(对外)教材;如何更有效地实践读者反应教学法与文化主题教学法使课程更具开放性等问题都还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永阳,Dr.Trevor Hay.读中国文学还是读中国——兼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主题阅读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7-112.

[2]金李俪.读者反应论与英语文学教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4):129-131.

[3]Gonzalez Ismel. Reader Response as a Focal Practice in Modern Language Acquisition [J].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urriculum Studies, 2009, 7(2):110-138.

[4]Amer A A. Teaching EFL/ESL Literature[J].Reading Matrix An International Online Journal, 2003, 3(2):63-73.

[5]Anthony Carlisle. Reading logs: An Application of Reader-response Theory in ELT[J].ELT Journal, 2000, 54(1):12-19.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aking Chinese Literature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SJTU as an Example

GUO Lian-d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Pure literature through one-way teaching model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eaching literature in second language based on students need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second language based on continuous practice from the aspects of clarifying teaching concepts and objectives, organiz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With clear concept of students being the main cognitive subject of learning activities, taking strengthening language skill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s the ultimate goal of literature teaching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his paper proposes project activities as the driving force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methods.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reader-response approach and cultural theme approach to reintegrate teaching content is a preliminary practice for teaching Chinese literature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it is also an active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literature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teachi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second language; reader-response approach; cultural theme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