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021-11-24卓志程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文明效率

卓志程

(湖南省审计厅,湖南 张家界 410016)

一、引言

近几年,由于自然资源的持续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07年,在我国政府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之后,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2012年,政府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适当的规划可以有效化解日益严重的资源利用与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90.7倍,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1],但伴随的是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极端天气急剧增加。我国27.2%的土地已经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全国监测的河流有62.5%已经被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为严重,86.2%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在338个地级市中,有21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较差,雾霾在很多地方都非常严重[2]。过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扩张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大规模、高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接近甚至已经超出了现有的承载范围,导致环境被严重破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已将工作的重点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效率上。因此,2005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也得到了强化。2008年开始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外部监督和评价力度,实施资源环境审计[3]。资源环境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环境监督体系,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预防、揭示、抵制等功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和外部监督能否提高生态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生态文明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点关注。

生态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资源环境审计的视角出发,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的贡献包括:

第一,从外部监督的角度,分析新时期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第二,研究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效率提升的时间效应、监督效应和预警效应。

第三,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具体作用可以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启示。

二、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较多,但直接考察资源环境审计与区域动态生态效率的研究相对比较少。通过文献综述可以发现,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虽然一些研究对资源环境审计与环境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忽视了资源环境审计对区域动态生态效率的影响。此外,现有的研究也忽视了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效率提升的具体作用和途径。

第二,现有的许多研究仅利用特定环境审计项目的结果来研究资源环境审计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环境审计在环境资金使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监管功能。

第三,大部分研究采用空气污染强度、环境污染强度和能源消费强度作为生态效率的代理变量。虽然这些变量能够反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且易于计算,但它们并不能反映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只是将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耗作为投入指标,没有考虑到土地、人力、资金、水等资源。在产出指标方面,只考虑经济发展的理想产出,不考虑非理想产出指标,或者只考虑非预期产出,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并进一步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提高生态效率的具体作用和途径。

三、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资源环境审计是国家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保证生态效率逐步提高。资源环境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监测和评价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加重,资源环境审计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资源环境审计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冲突中的潜在风险,并对资源环境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这样才能维护资源环境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此外,实施国家环境审计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

从机制上保障节能减排,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的资源环境审计旨在实现低投资。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效率的提升效果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在环境治理方面,资源环境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测工具,与其他环境法规相协调时,可能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资源环境审计可以促进节能减排,有效增强水污染治理效果。其次,在改善环境绩效方面,利用地区审计数据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政府专项环境审计显著提高了环境绩效,但政府行政干预大大降低了环境审计生态效率的提高。此外,从独立经济监督的视角来看,资源环境审计主要通过提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促进环保政策的执行来发挥环境治理功能,从而提高环境效率,这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政府要制定健全的环境审计制度,保证环境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二是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从源头提高生态效益。三是要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和环境法规,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吸引高质量、高技术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改善生态效率。最后,由于环境审计的短期有效性,政府应加大审计投入,开展综合性、多频次的环境审计,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监测预警作用。

四、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即强调经济发展。生态效率的内涵包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它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资源环境审计是一个自变量,设计以资源消耗为投入指标,以经济发展为期望产出,以环境污染为不期望产出的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外部监督,提高环境效率,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审计具有监督和评价功能,它以外部监督的形式关注环保项目和资金,监督环境保护资金的使用,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载体,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强度不断增加,土地资源负荷也有所变化。土地承载力研究包括土地承载力的初始阶段,土地承载力是评价某一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早期对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和牲畜数量上,很少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因素。随着人地冲突关系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当前的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模式严重依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投入,导致生态恶化和赤字。为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环保资金,并进行了审计,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绩效。资源环境审计具有预防、披露和防御功能。在环境治理中,可以发挥其对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资源环境审计可以监督环保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绩效,助推政府提高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提高生态绩效。在社会责任监督方面,资源环境审计具有环境保护法不具备的灵活性。通过环境污染治理绩效审计实现国家环境治理战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公民生态权利,促进生态效率的提高。因此,无论是从国家治理理论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来看,资源环境审计都可以有效降低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和公民健康,从而提高生态效率。

五、结语

资源环境审计在提高生态效率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仍然是粗放式的,主要消耗化石能源,不利于生态效率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作用更加明显。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效率提升的作用在短期内是有效的。此外,资源环境审计的监督和预警作用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文明效率
请文明演绎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漫说文明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跟踪导练(一)2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