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

2021-11-24王贵强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金养老保险

王贵强

(陵川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中心,山西 晋城 048300)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广大城乡居民实现老有所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党中央吹响脱贫攻坚号角后,广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老年居民收入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部署要求,山西省从2021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标准适度、可持续发展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制度作为全国首创、山西首例的又一项惠民工程,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笔者就如何推进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提出一些思考。

一、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陵川县地处山西省东南,受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属经济欠发达的县区,全县总人口253208人[1]。其中,16周岁以上21.6万人,65周岁以上23827人。旅游和劳务输出经济占主导地位,每年劳务输出近10000人,长年在外务工人员近40000人,2019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4262元[1]。截至2021年7月底,陵川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6151人,补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6076人,参保率99.46%,正常缴费人数21821人,政府代缴人数6844人,缴费率25.52%[2]。

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部由省财政负担,缴费补贴由市、县两级财政负担。作为一项系统的惠民工程,涉及人数和部门多。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居民的收入,但经过广泛宣传发动,仍然存在群众的参保积极性不高、缴费率低等问题。如何全面实现群众积极参与、自主参保、自觉缴费,从而更好地推进该项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其发挥良好的社会作用,提高地位,是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推进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阶段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养老金水平偏低,激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参加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具有强制性。只能通过政策引导和广泛宣传的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从而发挥其社会保障职能。政策引导的方式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和财政对缴纳养老保险费给予的资金补贴。从现在执行的标准来看,补充养老保险的缴费补贴标准是基本养老保险的两倍,对群众参保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128元/月,但补充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只有每人20元/月,补充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低,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影响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率

随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出台,劳动力市场的逐步规范,企业开始主动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县,陵川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40000人,并且相当一部分人在务工地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能选择一项进行缴费,因此这部分居民需要暂停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也是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缴费率低的一个原因。

(三)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特殊,对新政策的理解不足、接受慢,部分人群仍持观望态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对象特殊,一是人口基数大,二是居住分散,三是素质较低。陵川县地处山区,有些村庄相对闭塞,群众对自己的养老问题没有合理的规划,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没有补缴限制,相当一部分人到了领取待遇的年龄才集中补费。另外,对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65周岁领取待遇不理解,存在顾虑。

(四)各乡镇、村重视程度不一,缴费进度参差不齐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本乡镇的补充养老保险工作,将补充养老保险参保情况作为各村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组织网格管理员做好本乡镇的补充养老保险工作,将补充养老保险参保情况作为网格员的考核指标。网格管理员具体负责辖区内补充养老保险的宣传、摸底、督促参保缴费工作。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乡镇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补充养老保险工作的质量。缴费率最高的乡镇达到了50%,最低的乡镇只有9%。

(五)激励约束措施实施难

鼓励子女通过缴费提高父母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将缴纳养老保险费作为评选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孝老爱亲示范户,推选“好媳妇”“好儿女”等的重要依据;在安排村级公益岗位时优先聘用,在其家庭成员升学补助、奖学金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分配光伏扶贫收益、承包地流转费、集体林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村集体其他经营项目收益、资产收益等集体经济收入时优先考虑。同时,对子女不赡养父母的,可以采取上门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督促子女为父母缴费。对子女有缴费能力又不履行缴费义务,被赡养人也不主张权利的,由相关部门提起公益诉讼,通过司法程序督促,强制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但以上激励约束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实施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三、相关思考

(一)注重财政支持,关注政策的发展方向

增加补充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提高补贴标准,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缴费环节当中。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基础养老保险金现行标准为年满65周岁的,每人每月20元;年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30元。现行标准对群众的激励作用不大。相关的管理部门应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由省、市、县三级负担,从而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激励功能[3]。

(二)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深刻理解补充养老保险对群众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和前瞻性,将其列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率作为各乡镇年度目标管理指标;要进一步优化财政结构模型,重视民生领域财政投入,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启动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县民政局、扶贫办要切实做好低收入标准确定和低收入老年居民认定工作;县级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综合管理等工作。

(三)加强引导,大力宣传

每个地区在宣传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宣传人员在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的同时,也可以结合多样的特色艺术形式,借助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宣传形式走村串户,采用易于理解的词语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模式,编排说唱和小品类节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财政的关注度;对政策进行深度分析与解读,引导城乡居民踊跃参加,进一步保证城乡老年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鼓励子女通过缴费提高父母养老待遇水平,督促、强制有缴费能力的子女履行缴费义务。良好的管理方式可以保护老年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形成敬老、孝老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考核,统筹推进

充分发挥乡镇职能,把任务分配到各村。实行乡镇干部包村、两委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网格管理员具体落实的工作模式。建立责任落实机制,把补充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作为村和网格员的考核指标。建立通报制度,对各乡镇的缴费情况一周一通报,督促乡镇方面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补充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

(五)加强培训,强化经办力量

网格员是补充养老保险的具体承办人,要抓住网格员这个关键,定期派人进行下沉式的业务指导,让网格员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做到理解政策,善于宣讲,熟练操作。督促网格员提供上门服务,帮助手机缴费困难人群顺利缴费。

四、结语

党和政府通过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增加居民收入。山西省先行出台了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养老保险框架,对提高群众待遇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积极意义。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各职能部门主动作为,通力合作,引导更多的居民了解当前的养老保障制度,让该制度落实生根,充分发挥保险作用,惠及更多人。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养老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的对策分析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