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及其防控分析

2021-11-24李明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贷后商业银行贷款

李明

(宁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4)

企业投资越来越多元化,企业在地区、行业上的跨度也越来越大,集团化的经营形式也越来越广泛。这期间,由于规模的扩大及经营层面的增加,企业在运营初期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商业银行贷款作为企业资金的来源之一,难以避免地承担了一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未知风险。集团企业的关联交易、资金串用乃至相互担保使得其信贷风险更为复杂,通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同时,集团客户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为获得长足发展,商业银行需重视集团客户管理,做好集团风险防控。

一、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类型

(一)关联交易

集团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可通过关联交易,以非正当价格的交易方式,将利润及成本分配至不同成员,继而实现利润转移或是增加成员收入。商业银行在对其进行评估时,可能误判其偿债能力,增加贷后管理难度。

(二)资金错配

集团客户以资金归集管理为主,贷款资金的流动可用于集团其他实力较弱的子公司,致使收入与支出的现金流不对等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出现可能导致贷款资金脱离银行监管,提升贷后管控的难度,使银行方面陷入被动[1]。

(三)连锁反应

由于集团子公司之间存在关联,在贷款时,子公司之间可以通过连带责任实现风险缓释,但提供担保的公司可能是空壳公司或者只承担管理职能而无业务绩效,这增加了无效担保的风险,这种担保关系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不利于贷款资金安全。

(四)授信不符

集团规模较大,授信额度也相对较大,其一般是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但这并不能排除集团存在虚假繁荣的现象,进而导致过度授信问题出现。商业银行在对集团进行评估时,缺乏对集团投资风险的分析,轻易降低授信条件,加重银行方面多头授信及过度授信的问题。

二、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控现状及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增加风险识别难度

集团客户关联企业较为复杂,涉及行业广,集团下各个公司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同时,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通常采取投资与融资相互带动的模式,但财务情况不透明度较高。因此,银行在进行信用评估时极易因信息不对称以及被集团繁荣表象迷惑,做出不利于自身发展的逆向选择。与此同时,这种信息不对称也会影响银行识别集团发展风险的能力。风险识别能力一方面受商业银行相关人员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对集团客户授信贷款时,为了保护商业机密,各家银行对客户信息一般采取保密措施[2]。这一举措为集团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贷款创造了优势,由于无法对集团客户进行全方位分析,在风险识别上势必会出现漏洞。同时,人行征信系统的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二)贷后管理工作

贷后管理一直是银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信贷管理的最终环节,是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商业银行变革服务客户模式的手段[3]。但由于经济环境变化快、金融机构竞争加剧,信贷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过渡,无序竞争时有发生,而集团客户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又进一步加大了贷后管理难度。商业银行在进行贷后管理时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社会信用信息的缺失进一步加大了银行对集团客户交易背景、项目合规性及资金流向的核实难度,对关联客户的识别难度也有所增加。在一系列风险因素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之下,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三)贷款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增加授信评估难度

子公司的相互关联以及集团内部资金调配方式导致贷款资金由贷款公司流入子公司,或是流向他行账户以贷养贷等问题时有发生,商业银行在进行授信时难以对贷款资金的实际用途进行正确分析[4]。同时,在对集团客户进行授信时,只能对集团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但对较为抽象的意识层面是难以评估的。而集团管理者的个人道德会影响其管理方法,其战略决策也会相应影响贷款资金的走向。集团企业中存在家族管理会弱化监事会的相互制约,感性因素在资金管理决策中占大部分比例,集团客户管理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也会进一步增强贷款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增加授信评估难度。

三、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控策略

(一)完善信贷机制

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加大集团客户比例,对于这一现象,商业银行需进行客观分析,正确认识跨国、跨企业的集团特征,进一步完善信贷的准入退出机制。因此,在信贷机制管理上应加强筛选。对于财务不健全、关联交易缺乏市场公允等的集团客户,在对其授信时应尽量谨慎,避免被繁荣假象影响。在此基础上,应对集团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更加严格的分析,减轻自身受集团企业因战略决策失误以信贷资金进行盲目扩张的不良影响,同时对集团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对治理混乱并涉及民间贷款的集团客户应拒绝准入。在此基础上,可针对集团企业情况建立逐步退出机制,在保持信贷机制客观性的同时也不失人性化管理,从而为商业银行树立良好的口碑[6]。

(二)加强额度管理

对于有较高授信额度的集团客户,为避免受其连锁反应的影响,可通过限额管理,从客户用款需求及承贷空间进行综合考虑,并对集团名下子公司的财务情况作一个整体信用的评估,减轻因信息不对称对信用评估客观性及正确性的影响,并确保项目贷款及固定资产类贷款的专款专用。在进行额度评估时,尽量凭借集团有效的资产进行评估,对担保公司也采取同样的评估方式,避免形式化担保[5]。在额度管理中,相关人员需加强对集团客户偿债能力及现金比例等方面的分析,对集团客户的偿债能力进行充分分析。同时,对于授信合同的二次审批也需加强管理,对其信用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多次分析,避免未批先借、手续不齐等情况发生,促使授信风险防控专业化、有序化发展。

(三)加强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是防控授信风险的重要举措。对于贷后管理,相关人员需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对贷后资金用途及走向进行严格检查,注重其与客户实际经营的匹配度。在此基础上,需开发企业财务分析及风险信息提示等管理工具,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可与工商、税务及产权登记等部门进行沟通,创建信息沟通机制,避免信息滞后,错失最佳防控时机。

(四)加强团队建设

在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其授信风险更为复杂,这对授信风险评估人员的自身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方面应加强相关团队的建设,根据当下环境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从经济、法律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以提升团队综合评估能力,为商业银行的长足发展提供保障。此外,还需对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进行优化,使其能与团队匹配,尽可能快速开发管理客户关系等相关软件,加强精细化分析,以便更好地分析集团客户存在的潜在风险。

四、结语

对于商业银行的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控而言,信息采集、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为主要影响因素。授信的关键环节就是对集团经营信息的评估,而外部环境诸如国家政策及相关管理条例则会影响管理措施及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最后就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即管理人员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因此,降低集团企业授信风险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逐一击破。因此,需加强对集团企业有效资产及隐形资产的评估,并加强信息交流,同时提高自身管理能力,避免被繁荣表象迷惑冲动投资,影响授信客观性,并优化贷后管理,降低资金错配风险。在此基础上,需加强科技建设,完善软件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对授信风险评估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总结授信风险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减轻业内竞争对授信风险评估流程的影响。

猜你喜欢

贷后商业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能力建设措施和方法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舒兰农商行 陆续出台两款贷后管理实施细则
旧信封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