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职称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1-11-24周倩倩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职称申报人才

周倩倩

(大连市就业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对于新一轮职称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职称制度改革要以坚持服务发展、激励创新,遵循规律、科学评价,问题导向、分类推进,以用为本、创新机制为基本原则[1]。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占人才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

对于市级的职称工作来说,必须在满足国家、省职称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在政策层面执行的是规定动作。而在服务层面,如何积极创新思路,优化服务,更好地为专业技术人才个人和城市发展提供优质职称申报、评审、管理服务,已成为目前各城市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职称专干,笔者从职称工作各环节入手,提出几点关于创新职称服务工作的思考。

一、优化职称申报服务,打造最佳营商环境

在申报环节畅流程、减手续、缩时限,促进职称服务社会化、便利化应成为各城市开展职称服务的努力目标。

(一)要畅通申报渠道

一方面应打破户籍、地域、在职状态、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允许申报人在劳动关系归属地就近自愿申报职称。另一方面,应扩大职称申报人群对象,允许符合条件的技能人员在工程、农业、工艺美术、实验技术、艺术等领域申报职称;允许符合条件的自由职业者、劳务人员、临时失业人员按照属地化申报职称。

(二)要精简申报材料

一方面要精简申报证明材料,对于可以通过学信网等权威网站查询的学历学位信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万方等主流数据库检索查询的杂志和论文,以及市级层面的社会保险、劳动合同备案、继续教育信息,无须申报人提供原件,既能保证数据的精准有效,又减少了群众的搬运成本。另一方面要精简申报表格材料,加强线上服务平台建设,能线上申报审核的、能使用电子印章、能制发电子证书的应统一在线上完成。

(三)要简化申报流程

对职称申报服务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核验结果,加大线上申报材料线下核验力度,提高审核工作效率,承诺审核办结时间。实行申报材料容缺受理,在符合申报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最多跑一次即完成职称申报的目标。积极倾听群众意见,不断梳理完善职称服务业务流程,及时将申报流程对外宣传发布,确保各类企事业单位都能够了解知悉,不会因为不了解业务流程错过申报时限,延误个人成长发展机会。

(四)要强化政策宣传

全面公开评审工作通知、各专业申报标准、申报材料要求,以及各专业评委会办事机构联系方式。多渠道改进政策咨询热线服务,充分利用政务公开、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移动终端或其他新手段宣传职称政策,解读职称申报流程、评审办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发布职称评审动态信息,营造信息公开、公平公正、平稳有序的职称工作社会氛围。

二、完善职称评审服务,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如果说职称申报环节与其他政府公共服务具有共性,那么评审环节就体现了职称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要完善评审标准

应做到省、市和单位标准相结合,破除“四唯”倾向,做到凭能力申报,靠实绩争先。对于评审赋分标准,应以量化赋分为基础,建立健全不同行业人才评价标准,科学对待论文、著作、期刊;可赋分的业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论文、课题、奖项,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公共服务等业绩应适当增加赋分权重,避免职称评审千人一面;对于评审专业,应围绕城市发展需要,适时设置新兴产业、新兴业态专业,如大数据技术、工业设计、绿色建筑、储能技术、应急管理等。同时,要及时淘汰不合时宜的旧专业,确保职称评审与城市经济社会人才需求同频共振。对于基层参评人员,应给予倾斜政策,在农业领域,突出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实绩评价;在教育卫生领域,放宽长期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全科医生学历资历条件,并及时兑现聘任待遇;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可降低参评人员学术论文、奖项等要求,注重考察其为地区经济社会作出的贡献;对于高端人才,应允许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城市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以及特殊人才合理放宽资历、年限条件限制,直接申报或认定相应级别职称,允许柔性引进人才按规定在聘用地参加职称评审。

(二)要丰富评审方式

目前辽宁省凡由国家统一考试取得职称的系列,不再组织集中评审。由于统一考试命题范围较广,需要复习时间较长,无法考察参评人员实际工作,建议国家、省职称主管部门放开权限,允许各地根据当地人才实际自主选择评审方式开展如经济、计算机等参评人员众多的系列(专业)职称评审。对于面试探索采取网上量化赋分、视频答辩方式进行,答辩内容不局限于问答,可加入作品展示,业绩自述等。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较为集中、操作实践性较强的工程类企业,可以采取组织评委直通企业一线开展专场职称评审,采取量化赋分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审。

(三)要健全评审规范

第一,各地区应结合实际制定城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对评委会组建、专家库建设、评审程序、评审结果备案、评审服务和监管等环节制定相关规范,构建起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第二,应加强职称评审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推动职称申报“个人、单位双承诺制”,使单位职称推荐与单位、领导干部、申报人信用考核挂钩;另一方面应建立评委管理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加大评委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第三,应强化评委会监督机制,定期对各级职称评委会评审工作进行检查、抽查、通报。对材料弄虚作假等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职称的个人加大惩处力度,撤销其取得职称,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议记录期限为5年。

三、加强职称管理服务,搭建数据信息平台

(一)应搭建职称信息便民查询的服务平台

目前,国家层面已建立起统一权威的职称查询平台,这对优化营商环境、简化政务服务、实现职称信息跨地区在线核验具有重要作用,职称证件和职称信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申请办理异地调动、岗位聘任、工资兑现、学术项目申报等都需要查验职称信息。各地区各单位应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切实为群众搭建起便民服务平台。

(二)应搭建覆盖全链条职称服务的管理平台

搭建信息化职称管理平台为高效便捷的实现职称全链条服务提供了可能。由于职称评审工作申报材料多,评审程序多,评审工作往往以年度为周期,每年仅能开展一次。大数据时代,在职称申报环节,可以借助在线职称评审系统平台,实现电子上传无纸化申报材料;在整理审核环节,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自动对申报人员分类分组,并加密处理;在评审会筹备环节,可以网上随机抽选和邀请评委,发送会议通知;在评审环节,评委可以在线阅卷赋分,视频答辩,线上汇总成绩,形成通过人员名单;会后还可以通过人员公示,评委会总结备案,申请制作和下载电子证书等全程职称管理服务,大大提升了评审工作效率。

(三)应搭建支撑城市发展的人才数据平台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全国一体化服务网络。健全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人事档案管理、就业等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2]。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数据思维发生了变革。以“互联网+职称服务”为基础建立完善职称数据库,不但可以摸清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底数,还有助于建立行业人才数据库,进而把原本各行业、各地区的人才信息联系起来,为城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骨干企业人才(项目)提供数据支撑,为城市制定区域性重大政策提供基础依据,为用好人才集聚智力资源提供优质平台。

四、结语

在大数据信息技术时代,围绕申报、评审、管理全链条研究加强职称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职称服务工作,对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科学评价和激励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关键作用。城市职称工作部门应积极树立服务意识,探索创新职称服务工作办法,提高评审效率,提升评审质量,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为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职称申报人才
人才云
国际收支申报问答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