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及完善策略探析

2021-11-24李斐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管控机制财务

李斐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内部控制及其相关理论简述

财政部根据COSO框架以及我国的实际国情,在2008年首次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进行了明确,并对内部控制作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资产的安全完整性、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以及经营的合法合规性等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管控流程和制度的总称。

内部控制机制主要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相关,其中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当信息不对称时,委托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会倾向于设计一定的机制对代理人形成必要的约束和控制;而委托代理理论则认为委托人与被托人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利益冲突关系,只有采取一定的制度控制和安排才能协调和化解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内部控制机制在革除信息不对称弊端以及维护委托人利益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适应性,从而在企业内部被大力推广应用。

二、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积极意义

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产生三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企业对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的全过程管控,即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全面覆盖企业的关键控制点,从而实现全过程管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客观上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即内部控制机制能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管控,从而确保进入财务核算流程的数据是真实完整的,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财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三是可以有效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即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控制风险,因此内控机制往往会对主要风险点制定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和流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三、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内部控制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因此,当前我国多数成规模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必须较为健全和完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管理与部门职责划分的不合理,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的制度规范缺失、未建立组织架构和职能履行定期评估机制、部分部门职责及其授权不清晰等。二是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即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不仅未形成对各部室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考核指标以及考核流程设计方面还存在不合理,弱化了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以及激励作用。三是内部监督环境有待改进,多数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无法得到实质性保障,难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以及执行情况发表客观、公正的评价,不利于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二)部分内部控制活动难以落实

内部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核心,但是在实践中,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存在难以落实的问题。一是合同管理有待改善。合同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合同履行跟踪环节缺失的现象,难以及时掌握合同履行情况以及履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以有效防范合同履行风险。二是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内部控制缺陷。部分企业在进行资产日常管理时,存在设备维修不及时的问题,同时没有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增加了资产的流失风险。三是资金管理存在提升空间。部分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缺乏较强的资金集中管控思维,不仅弱化了资金的规模效应,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潜在的资金管理风险因素较多。

(三)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因较难定量评价而经常被忽视,容易引发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将会带来两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企业的原始凭证流、实物流以及现金流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合一”,导致企业的应收、应付等财务核算工作滞后,弱化了财务对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作用,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当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明显时,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内部会出现较多的纵向和横向利益博弈问题,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同时也会增加风险因素,弱化内部控制的管控效果。

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主要策略

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上述问题,导致管控有效性不足,因此有完善的必要。本文结合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

(一)梳理内部控制环境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完善和强化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建议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完善。一是对组织机构体系进行优化。结合企业的运营管理实际,建立健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设置必要的原则、要求和程序,对组织结构设置与调整、权限体系的分配与调整以及岗位职责的划分与调整等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对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合,明确调整方向,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以确保各项业务均有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防止出现业务管理空白和推诿扯皮的现象。二是建立较为细致的绩效考核体系。企业不仅要建立起能够覆盖全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在设计考核指标时还要保持定性定量相结合,以确保考评的公正性,体现较强的激励作用。三是通过改变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结构中的层级、采用内外部相结合或者外包的审计方式等增强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以此增强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执行情况的监督作用。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要素

对内部控制活动要素的完善可从三个角度着手。一是在合同管理活动中,在增强合同管理意识以及强化合同归口意识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机制和环节,确保所签订的合同能够被有效履行,并及时发现其在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然后及时加以干预和防控。二是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在资产领用环节做好台账登记管理工作,并根据领用人指定具体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确保资产能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被及时维护,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资产盘点清查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实物盘点清查,进行账务核对和账实核对,以确保资产的完整性,降低资产的流失风险。三是在企业内部建立集权化程度较高的结算中心或者资金池等资金管理模式,以提高资金的集中管理程度,突出资金的规模效应,改善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管理风险。

(三)以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增强信息沟通能力

近年来,信息共享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快速有效应用,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信息沟通要素。本文建议企业结合新型思维模式和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共享程度较高的信息沟通平台,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质量,防止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样不仅能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实现真正的“三流”合一,强化财务在经济活动中的动态监督作用,同时也能减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博弈问题,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减少管理风险因素。

五、结语

本文以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为研究对象,从全过程管控、财务信息以及风险防控方面分析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积极意义,然后结合内部控制要素分别从内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以及信息沟通三个方面总结和阐述了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较为具体的完善策略,旨在为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管控有效性,为降低管理风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管控机制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