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建设在现代化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2021-11-24方晓忠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全球化财务财务管理

方晓忠

(淳安千岛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700)

一、财务信息化的起源

财务信息化管理源于美国在企业中积极应用计算机帮助财务人员的理念,后来相继出现SAP、ORACLE、用友、金蝶等推动企业做好财务信息化实施的平台。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及蓬勃发展,财务信息化才逐步变为现实。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提升企业财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能促进企业朝着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发展。建设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障数据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口径一致性的重要途径。企业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就必须保障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的一致性,保障财务管理原则实施的一致性,比如报表格式的统一规范、决策经营模式的落实、利润及成本控制目标的严格把控,以及企业财务信息收集的一致性和处理的高效性、及时性等。因此,建设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企业管理核心目标是提升效益,要想效益得到有效、及时的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先行。财务管理必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优先、开拓发展的指导思想,面向企业的现实与未来。改革管理体制与改善管理工具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工作,要促进管理体制为企业效益作出贡献,就必须依靠管理方式和工具的有效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企业建设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能提升企业资源的贡献水平和实效。在这方面有很多的信息化管理例子,如高度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实现能够极大地减少财务劳动者的重复性工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能尽可能地降低内部交易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很多大型集团企业信息化模式的财务管理实践已经证明,有效的信息化财务模式建设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1世纪,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高度信息化的财务模式管理是适应国际经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竞争深入各行各业。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集团公司越来越多,集团公司要赢得竞争,继续生存,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近年来,集团公司这种经营模式已经出现在各个行业,这种经营模式极大地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集团公司有着丰厚的资本积累,旗下拥有多个下属分公司及子公司。丰富的资本积累在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间起着桥梁作用,为集团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资本的高效管控能使整个集团公司的运营效率得到提升,建设高效的财务信息化模式对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意义重大。集团公司要想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在管理环节中需要依靠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追求高效率的宏观资源配置和使用有效的微观资源是各个国家为了经营业绩必然会追求的目标。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低成本耗费、大市场经济模式同样被跨国企业不懈追求,导致越来越多的商品流通跨越了国界,因此,经济全球化全面加速成为不可逆转的经济现象。因为企业经营及经济的全球化,经济运转的空间结构在行业领域、经济地域、资本输出、市场规则、技术转让、信息领域、资源配置和使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这种经济规律是不会随人们主观意志的改变而改变的,是各国经济发展互利双赢的新经济模式。因此,只有充分相信并且依靠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财务管理才能有力支撑并高效服务于经济全球化下新的现代化经济组织形式。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实现经营和国际化管理的必然产物,即只要国际化经营不断发展,财务信息化就是必然需求。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了资本在全球经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财务管理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发展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产品进出、货币结算、关税、价格等已充分融入国际市场的大洪流中。因此,遵循国际惯例便是财务管理的必然和唯一选择。财务管理模式从传统模式开始发生转变是必然趋势,有利于其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集团企业的相关管理信息在信息系统中运行是必然要求。在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全面推进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建设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及坚决遵守其服务宗旨的必然之选。

财务信息化管理由其处理的信息量及复杂程度决定。大型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要做到分类明确,比如国际贸易中的资产结构、关税政策、收入、成本、利润、资金结算、债权债务、经济纠纷及经济合同等,这些经济因素数据信息的分类能有效揭示其应有的经济现象。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由众多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可全面有效地发挥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要求具有全面丰富的数据信息,要求全面披露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所有直接、间接、关联的信息。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是全面且信息通畅的系统。此外,数据传递要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及时的数据信息意味着有效的信息,有效地掌握行情,这必然要求企业具备有整理、高速聚集、分析、决策及反馈功能的高度信息化水平的财务管理硬件条件。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否有效的一个衡量指标是从业务数据到财务数据,再到公司经营决策分析是否能够形成大的管理闭环有机系统。集团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规划阶段,需切实全面地考虑管理层需要、财务核算层面需要、基础数据要求,整体考虑并将其纳入规划设计中。避免规划与实际需求脱节,否则就不能满足管理各层次的需求。经营分析报表、经营分析预测、经营分析预算等是管理层的需求重点。确保财务日常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并能很好地支持管理层数据需要,这是核算层重点关注的事项。主数据建设、外围系统改造、流程和规则的统一是基础层面应该关注的重点。

财务信息化建设完善必然是发展、变化、改进的过程,要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而不断进行调整,也要根据新理念、新技术变化进行不断更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设置为数据处理准确及时、尽可能避免手工操作、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一体化、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思路

首先是从总账和主数据出发。总账和主数据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其在账务信息化过程中应该最先被建设或与其他系统同步建设。主数据建设是保证财务数据准确和规则统一的前提,如果说有一个供应商在不同系统中名称和编码都各不一样,就无法保证系统间同样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要先易后难,形成小闭环的建设思维。信息系统建设难易指的是数据的影响范围。例如,资金系统建设主要是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中涉及采购、付款、收款等少数人员,范围较小,这类系统就属于先建设且容易的部分。建设完毕之后,所有涉及资金的进和出都应该通过资金系统管理。如果部分业务不具备系统对接能力,可以到资金系统进行人工操作,而不是形成例外,散落在其他系统中。

最后是注意做到业财一体化,形成大闭环。经过分步实施后,相关人员对系统逐渐熟悉了解,更加相信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业财一体化才能开展实施,且开展起来会更加配合且顺畅。所有的额定计划系统都建设完成,就会形成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大闭环。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信息流完全畅通,就脱离了人工衔接,管理效率就会大幅提升。

四、结语

企业建设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能够锤炼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企业建立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选之路。高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极大地减少财务人员的重复性机械性工作。有了高效的配置、高端的财务管理软件,财务人员可以省下很多时间,从而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管理水平提升上。这样,财务管理效率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而且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失误,还能极大地增强企业内部财务数据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全球化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