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工作的探讨

2021-11-24应美英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农业

应美英

(南平市延平区农业农村局,福建 南平 353000)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注重发展农村经济,有关部门也对其加强了管理。相关部门注重融合不同地区的特点,推行农村合作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带给农民更多经济利益。当前,农业发展需要和地域经济特点相结合,要加大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确保农村合作社的作用得到良好体现,同时借助实践不断完善制度,与各地区农村的发展形势相匹配,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

一、农村合作社概述

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带给农村经济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诸多新挑战。同时,为了促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各类生产资料进行了统一分配,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农村合作社[1]。对于农村合作社而言,其发展首先是初期合作化阶段,改革土地制度和改进生产模式均发生在此阶段。在该阶段,农民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这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有利。其次是人民公社发展阶段,相较于实际情况,此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极大差异,缺少科学性和公平性,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最后是经济合作社阶段,发展到这一阶段后,合作社已经适应了经济发展,同时不断增加的生产活动报酬也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二、发展农村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推动农村合作社实现良好的发展能够让农业顺利达到产业化发展的目的,并发挥产业链功能,健全农业发展设施设备,推动农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因此,只运用群众力量来发展农业,还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需要有效联系诸多分散的农户,加大农户之间的合作、互助力度,促进合作社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确保合作社成员能够享受先进的技术服务,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农户在市场活动中的作用,提高其地位。同时,要推动合作社良好发展,还可以有效结合农业生产、流通、加工与消费等环节,将产业化经营的层次提高,以坚实的基础助推新农村的高效建设[2]。

(二)解决农业发展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但在加强其管理的过程中仍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农业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理念方面,仍未摒弃传统方式,这就需要积极革新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针对此问题,我国有关部门需要从政策、资金角度加大支持力度,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此外,在现代化农产品营销方面,仍未制定健全的服务体系,在经营过程中仍运用分散的形式,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和销售联系不密切,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信誉与质量。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此问题,借助科学技术,促进自身竞争优势增强,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标准

针对农业发展现状来说,农户和政府是我国农业发展组织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若是政府和农户之间沟通不够,则会严重影响各项政策的落实。合作社可以有效组织农民,同时让其积极投身市场,既有利于市场竞争准则的完善,也可以使农民的权益得到维护。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构建农村合作社可以促进农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三、加强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以专业社为主,综合社为辅

当前,人们极为关注加强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的措施。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以专业社为主,综合社为辅的农村合作社建设,这对加强农业合作社的经济管理极为有利。通常来说,农村合作社主要分为两类,即综合农村合作社和专业农村合作社,这两类农业合作社均有自身特点,需要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并进行管理和建设[3]。专业农村合作社的基本职责是购置销售等,而综合农村合作社主要是为了将相关的农业经济信息提供给农户。当前,我国以专业农村合作社为主,但为了加大农业合作社的经济管理力度,需要采用综合社的管理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二)扩大农村合作社的规模

农村合作社的规模会对其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要想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提升,必须将农村合作社的规模扩大,使我国农村合作社的集约化经营顺利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实施可以促进农村合作社经济实力的增强,这对其服务功能的完善以及产业辐射能力的提升极为有利。若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必定会影响农村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很难发挥其服务功能以及产业辐射作用,最终对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阻碍。此外,利用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化经济,也能有效发挥农村合作社的合力作用,让合作社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引导农村合作社加大合作力度

现阶段,不同地区的合作社运用的生产方式存在一定差别,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其加大合作与沟通力度,不断改善经营措施,更新理念。对于农村土地流转而言,应立足于法律法规,合理构建农村合作社,以此帮助更多的农民充分了解农村合作社的组织以及土地改革等。要与农业发展情况相结合,让类型各不相同的合作社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积极学习其他农业的优点,查漏补缺,为农村经济发展拓宽销售渠道和赢得发展空间。

(四)加快国际化经营进程

确保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对其国际化经营进程的加快极为有利[4]。这就需要农村专业合作社严格遵循合作、团结、民主的宗旨,切实协调好合作社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同时着重推动合作社经营模式朝国际化方向发展,确保合作服务的实效性、专业性以及广泛性,进而让合作社实现更好的发展。相关调查证实,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在国际化经营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发展空间较大。同时,加强国际化经营还能够促进合作社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实现国际化经营有利于农村合作社的产品达到国际化标准,借助新的经营途径,让本地区合作社能够又快又好的发展。除此之外,要想提高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还需确保农村合作社能够进行较好的国际化经营。

(五)积极培养专业人员

新形势下,专业人才通常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领域的发展均需要人才的加持。农村合作社的经济管理工作专业性极强,若缺少专业技能与管理经验,那么就会妨碍此项工作的良好进行[5]。人才匮乏是限制当前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问题,现阶段的人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此形势下,应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大部分单位已经对此展开了密切关注,积极组织了相关培训活动,在固定时间考核相关人员,在评比工作中也纳入了相关的考核内容,这对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极为有利。如何切实开展农村合作社工作是当前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而人才的专业性是其关键。

四、结语

新时期,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显著提升。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对相关部门和民众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其必须增强管理意识,同时可以运用有效手段加大管理力度。而怎样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构建农村合作社则符合人们的要求,这需要相关部门和民众在农村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管理措施,将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发挥出来,进而助推我国农村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国际化经营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聚焦港口国际化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