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就业服务在企业用工中的作用

2021-11-24陆晓燕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用工服务体系职业技能

陆晓燕

(宣城市宣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安徽 宣城 242000)

一、引言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市场就业环境更加复杂,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也经历了一个长久的发展过程,并开始构建范围广泛、功能全面、方式多元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职能,能够有效缓解就业紧张问题,提升企业用工服务质量,带动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公共就业服务的积极作用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各行各业都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企业用工模式也开始发生相应转变,从原有的企业挑选工人开始变成工人挑选企业。就业作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需要引起各个部门的重视,从而有效应对用工短缺等多种就业问题。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调节市场、稳定城镇就业的政策手段,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政府便开始陆续推出多种政策文件,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发展。其中“三结合”就业方针、“四项规定”、再就业工程、就业促进法、就业优先政策等多种政策文件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就业服务高质量建设。2012年,人社部与财政部联合推出《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促使公共就业服务开始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全面服务,调整企业用工模式,有效缓解了市场紧张的就业局势。2017年《公共就业服务总则》发布后,开始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2018年,人社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拓宽范围,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更加全面,并对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清单进行详细描述[1]。

通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将线上、线下平台进行整合,为劳动者提供更多职业培训机会,对于那些本身符合技能培训标准并完成课程、通过考核的人员予以培训补贴,促使劳动者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市场就业环境。与此同时,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能够更好地落实各地“稳就业”“保就业”的工作方针,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从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本身能够更好地整合与协调劳动力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提高就业率。

三、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现状

(一)并未形成理念认识,影响工作效率

现阶段,公共就业服务方式还较为单一,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足,即使提供多样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也很难发挥工作效能,公共就业服务始终处于低迷状态,难以发挥效能。事实上,在公共就业服务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理念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服务水平,如果工作人员自身并未对其加以重视,那么在进行公共就业服务时,出现问题也很难及时发现。原本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就会慢慢演变成大问题,对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而且,虽然许多政策文件多次规定了公共就业服务的具体内容,但是由于理念认识不足,一些地区难以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难以充分挖掘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影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服务体系建设局限,难以灵活把控

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规章制度不够规范,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设施不够健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由于行业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日常工作难以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化开展,也难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即使工作出现问题,也很难追责,工作人员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的情绪,更难以秉持积极态度投身于公共就业服务中。公共就业服务流于形式,不仅难以发挥真实效用,也可能导致后续工作出现各种问题,而且缺乏完善的服务制度,将会打乱整个工作流程。公共就业服务环节多、涉及的工作人员多,各个部门之间如果缺乏沟通和协作,信息共享不到位,工作人员则很难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也很容易制约后续工作的展开。

(三)服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制约持续发展

从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从业人员门槛较低,对人员的学历和经验要求较低,这就使得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此外,对于公共就业服务,劳动者需求往往集中于自身权益和自我发展两方面。但是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十分有限,很多企业都不会提供与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提供了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是很多人并不知情,因此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难以发挥效能,从而制约公共就业服务的高质量开展和持续发展。

四、公共就业服务发展对策

(一)打造专业服务团队

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需要着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促使工作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将劳动者摆在核心位置,通过团队建设的方式,带动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效能的提高。

第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扎实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其了解最新的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和就业服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单位可以聘请当地专家学者,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学习活动,不断丰富工作人员本身的知识储备。并加大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就业服务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案举措,切实带动公共就业服务建设和发展[2]。第二,适当提高薪资待遇,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可以和当地高校开展业务合作,以实现人才要素的有力保障,聘请更多专业人才参与到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中。当前的公共就业服务专业人才也开始朝着复合型方向发展,打造优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使其成为团队其他工作人员的榜样,激励工作人员主动学习。第三,制定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员工进行追责处罚,促使整个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都能规范化开展。

(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想要切实保障各项工作发挥效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选择发展模式,开展宏观分析,同时着重细节,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服务。这就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发展模式,通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就业服务人才要素和成本投入,有效应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全方位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和质量,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效应对企业用工问题,切实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面貌,有效应对多种问题,提升服务工作效能。合理拟定服务标准,加强专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现阶段,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想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需要结合公共就业服务实际工作情况,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充分认识到现有发展中的不足,结合现实需求,应用多种技术手段,打破公共就业服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阻碍,形成高效能的公共就业服务发展格局。构建形成工作责任制度,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实现权责分明,工作人员也能以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参与到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潜能[3]。

(四)着力改善就业环境

为了推进市场就业,促进公共就业服务更具针对性,需要着力改善就业环境,更好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首先,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各个行业发展现状、就业情况,着力推出就业政策,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各个地方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改善职工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其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解决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子女的教育问题,加强管控和帮扶,促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有和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切实带动产业升级、应对企业用工问题。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级媒体的力量,搭建多种形式的平台,进行多维度的宣传,鼓励和引导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五、结语

对公共就业服务在企业用工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公共就业服务能够为劳动者提供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缓解就业紧张问题。想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必须打造专业服务团队、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促使公共就业服务更好地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用工服务体系职业技能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企业诚信用工问题的现状及探讨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