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西海岸新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探析

2021-11-24张艳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货运新区青岛

张艳

(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山东 青岛 266400)

一、青岛西海岸新区道路运输行业现状

(一)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设施概况

青岛西海岸新区公路总里程3813公里,通车总里程2146.49公里,区域内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140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条共148.75公里,普通国、省道11条共514.1公里,县、乡道695.14公里。等级公路网密度为67.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青岛市62.9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但沈海高速以西公路网密度为55.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运能偏低。

(二)青岛西海岸新区近三年道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2018年青岛西海岸新区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为1120家,货运车辆3.25万辆,总吨位40万吨。全区新增道路运输企业236家,新增车辆3002辆(含挂车),共4.8万吨。2018年100辆车以上的有28家,50辆车以上的有132家,规模以上的占比不超过20%。

2019年全区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共1383家,货运车辆3.69万辆,总吨位44.6万吨。2019年新增道路运输企业263家,货运车辆4655辆,共7.1万吨。2019年100辆车以上的有28家,50辆车以上的有132家,规模以上的占比不超过20%。

2020年全区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已发展到1719家,货运车辆4万辆(含挂车),总吨位65万吨。2020年新增道路运输企业452家,新增车辆5825辆(含挂车),共7.7万吨。2020年100辆车以上的有28家,50辆车以上的有135家,规模以上的占比不超过20%。

(三)青岛西海岸新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特点

青岛西海岸新区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呈增长趋势,尤其是2020年,随着辖区内董家口港的逐渐投入使用,全区运输企业数量增幅明显(增幅达32%左右)。但车辆的增加速度与企业的增加速度相比显得较缓慢,始终保持在16%左右,说明新增企业上车的数量规模相对平稳,企业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青岛西海岸新区道路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运输企业许可门槛低,货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车辆挂靠多,安全生产主动性不足,存在安全隐患。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运输行业企业规模偏小,业务发展多元化,经营管理方式相对粗放,市场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价格竞争。存在注重效益、缺少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运输企业推出准入机制不完善、企业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应从目前的管理、服务、经营方式向纯经营模式转变。

二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全制度难以落实,违章违规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确保道路运输安全工作顺利开展,采取加强组织建设、加强教育培训、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加强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等主要措施,有效杜绝事故,切实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位,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保证道路运输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三是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有待改善,造成部分道路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城市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道路运输行业需要加强交通技术装备和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加强公益性道路运输建设,尤其是农村交通基础建设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在土地征占用、营业税等方面得到政策支持,同时要重视服务理念,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不断满足消费者的运输需求。

四是涉及监管部门多,对无解释的条文理解不一致,导致交通、交警、安监、综合执法、镇街等监管执法标准不统一,监管尺度难以把握。监管与服务需要加强,政府管理部门执法标准不统一,对道路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解决方法等全局性问题缺乏深入实际的研究,法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相对滞后,使道路运输的管理设施和营运设施、设备的投入长期不足,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管理部门重审批轻监管、重硬件轻软件,未能较好地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把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好。在市场监管手段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杜绝部分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管理手段方面重处罚轻引导的现象。

三、促进青岛西海岸新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对策

一是建立“重点关注名单”制度。将车辆较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违规率较高或近一年内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的企业纳入重点关注名单,加大检查引导力度,定期约谈,筑牢安全防线。对于重点关注名单中的企业,如发现再有违规等情况发生,给予取消获取政府政策性资金扶持资格、不予办理增加车辆申请、不予信用贷款等惩戒。严重者启动退出机制[1]。

二是教育“关口”前移,做好安全教育。由于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个体素质不同,安全意识水平不同,因此,抓好从业人员的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是保证交通运输安全的基础。严格上岗前、出车前的安全教育,筑牢货车司机安全观这一关键防线。对于不按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推行“严进宽出”,杜绝企业安全意识松懈现象。在从业人员队伍中建立定期考核制度,重者退出,违者重罚,完善考核优秀人员的奖励机制,兑现奖励。充分发挥惩戒的倒逼作用和表彰奖励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意识不强给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运输行业转型升级。

三是完善道路空间布局,改善交通状况。结合区域发展定位,高标准完善区域道路交通运输规划设计,构建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智能节能的现代化运输体系,通过布局多层次货运枢纽,合理安排货运通道,合理配置场站、维修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促进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及综合运输转变,实现高效、便捷、安全的货运集疏服务目标。同时推进立体交通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立体交通枢纽,缓解中心区域交通压力,满足城市快速发展需要[2]。

四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利用先进的设备提高车辆安全配置标准,如配置主动巡航、偏航预警、疲劳驾驶检测、自动刹车等安全装置,及时提醒警告。完善交通执法管理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乡镇交管站监控平台以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大数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货运车辆提供交通信息查询和货源信息查询服务,实现对货运车辆的智能调度管理。同时,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对驾驶员和车辆实行“黑名单”规章制度,严禁严重违章车辆进入经营,加大对外地车辆的管控力度。坚决淘汰严重失信、安全生产不达标、管理混乱或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实现良好的社会效应。建立交通运输综合信息保障体系,从企业管理、车辆动态、公众出行、运政服务等方面入手,利用智能信息、公共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快速的优质服务,综合利用先进的智能运输管理系统,有效提高道路运输安全水平和通行效率,推动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调度及运营能力。

五是执法部门加强协作,消除信息壁垒。不仅安监、交通、交警、综合执法、消防等部门之间要继续深化协作机制,区域内相邻的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协作,源头、过境、去向管理部门更需要加强沟通协作,共享信息资源(包括货物运输车流量、限行时间及路线、地方政策法规、违法车辆布控信息等)[3]。部分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偏低,依然存在思想观念不适应、工作能力不适应、工作作风不适应、工作方法不适应的问题,与管理道路运输行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直接影响了运输市场的有序发展。需要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真正形成管理合力,编制道路运输行动方案,科学规划道路交通网络系统,满足群众对交通运输的诸多需求,严格执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人性化执法,不断提高群众对执法部门的满意度。

四、结语

交通运输行业各管理部门需要深度合作,加强技术沟通,共享资源,认清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现状,作出有利于发展的正确决策,使青岛西海岸新区道路运输行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为青岛经济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货运新区青岛
宜宾市三江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货运不再“一路失控”——数字化让货运行业更规范更健康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货运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