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方略
2021-11-24吴晶晶
吴晶晶
(建湖县卫生健康信息中心,江苏 盐城 224700)
一、引言
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实施,与统计数据有很大的联系,数据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决定该项工作的规划,由于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大,所以极有可能发生人户分离的情况,这不利于开展数据统计这项工作。因此,针对数据质量的提高,有必要进行相关探究。
二、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人口计生统计的数据质量相当关键,但部分基层统计人员缺乏充分的认识,所以极有可能导致数据错误,很大程度上影响计生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统计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如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出生死亡人数等,因而需要借助很多人力。但该项工作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价值,再加上少数管理者未能对计生统计引起充分重视,导致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来开展该项工作,安排非专业人员来兼职计生统计,致使该项工作不具备连续性[1]。对于那些非专业的统计人员来讲,由于有本职工作,因而在计生统计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不充足,因此极有可能致使数据录入错误、数据缺项,甚至可能未上报数据。在此背景下,管理者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三、人口计生统计数据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人口流动性较大,空挂户等人户分离现象较为突出,这在不利于计生统计工作的开展。基于这样的背景,如何落实好数据采集工作,有效提高数据质量,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针对人口数据质量不高,原因分析如下:
(一)人口统计任务量大
以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为例,单就全员信息平台来说,需要录入全县80多万人口的信息数据,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联系方式、婚育、避孕节育等各类信息,再加上流动到本地的人员信息也需要及时采集,转出注销的人员信息需要及时处理,即使是已录入人员,也需要更新其婚姻变动、生育孩次变动情况等等,大批量的数据采集使统计人员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同时,相较于其他工作,人口计生的检查考核也较为频繁[2],一般来说县级每三个月对乡镇进行一次季度考核,每年开展一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基层人员需要完善各种台账资料,填报各种表格,统计各类数据。在上级前来检查工作前,还需要开展相应的自查,汇总核对数据、装订档案材料等等。基于大量的工作,镇、村两级往往只能以考核为中心来开展,按照考核评分来准备,导致难以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目标。
(二)统计人员缺乏责任心
为确保人口数据的精准度,统计人员需要挨家挨户或者深入小区内部采集信息。然而在具体统计过程中,少数统计员怕麻烦,缺乏工作责任感,数据填报敷衍了事,比如数据不符合实际、出生年月报错、性别不符、姓名错别字、子女信息不及时更新、姓名和身份证对不上号等等,这大大降低了数据质量和有效性,使得上级部门难以进行有效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后续工作的开展[3]。一般而言,统计员应定期与公安、民政部门核对人口婚姻等信息,但在现实中,统计员往往缺乏主动性,坐等相关部门的通报以及反馈,例如出生信息,这导致多部门间的数据口径不统一。此外,一些统计人员对于信息采集源头没有认真做好调查,不能充分掌握统计目标底子,致使出现漏统漏报。
(三)对计生统计认识不够
一方面,部分基层管理者未能充分认识到计生统计的意义,基于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会把较多的资源投入经济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统计较为繁重,不同类型的数据较为杂乱,若管理者不注重这项工作,则统计工作很难有效开展。因此,在计划生育统计这一方面,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不但有助于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而且可以保证统计效果。
四、提高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质量的方略
毫无疑问,在有效提高数据质量的前提下,人口计生统计可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发挥较大的作用,不仅能够充分把握人口现状,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基于人口计生统计,对于如何提高数据质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即增强基层管理能力、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良好的统计团队、完善计划生育考核奖惩制度,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一)增强基层管理能力
构建完善的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质量规范,并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口径执行工作,避免信息的推诿和不实,有效控制人口信息的遗漏现象。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展开人员信息核对,对流动人口信息严格审查,保证信息数据的净化,保证统计数据的整体准确性和完整性。经常性地开展查询、调查、随访工作,为数据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例如对育龄女性定期走访排查,可以大大降低隐婚生育率、政策外生育瞒报率。针对统计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激发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4]。提高统计人员的思想认识,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说实话报实数,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不隐瞒,对于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不狡辩不护短。
(二)强化信息资源共享
要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等电子化手段在统计工作中的运用,强化部门互联互通,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要加强与公安、民政、教育、街道社区之间的配合,不断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利用共享系统对本部门人口信息进行查缺补漏。要建立健全数据通报以及联动机制,针对人口数据信息,定期通报交流,对于人口计生统计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座谈协调,借助多部门的力量解决户籍迁入迁出人口、户籍漏管人口、计生漏管人口、失踪人口等方面的统计问题。例如,借助联席办公制度,可以分享卫生健康部门的出生实名登记、分娩对象信息,公安部门的新生儿入户登记、人口迁移、流动管理人口信息,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信息,在数据分享过程中实现统计口径统一,充分掌握人口底数,确保人口数据质量,也有助于获取更为可观的统计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统计团队
优化人才选拔制度,对于计生主任、计生专干的选用,应优先考虑充满热情、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精通电脑的人员,将其留在计生团队。乡镇计生中心应当结合当前人口计生统计的工作量及实际质量,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统计人员。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聘任以及使用管理体系,大力实施持证上岗制,统计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统计、计算机、计划生育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发证后才能获得上岗资格,促使计生工作更加标准,逐渐走向职业化道路[5]。应增加业务培训频次,定期对统计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提升统计源头数据质量、规范统计相关表册的填写、对统计资料进行保密化管理等等,通过培训促使统计人员能够掌握有关业务知识,增强业务能力。
(四)完善计划生育考核奖惩制度
对于计划生育部门而言,应当明确各人的岗位职责,从而构建一套健全的、合理可行的考核体系。针对人口计生统计状况开展相应的评比检查,对于数据填报真实、及时上报的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敢讲实话、说真话,为有效开展人口计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考核体系,除了需要表彰奖励外,也要具备完善的惩罚措施,如若发现计生人员存在虚报、瞒报以及漏报统计数据的行为或者上报的统计数据逻辑关系混乱,考核部门应当及时介入进行严肃处理,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批评,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可降低当年内考核等次或者取消当年评奖资格。
五、结语
本文分析了致使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因素,并结合有关原因,探讨了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为该项工作质量的提高给出有效的建议。此外,基于基层管理、制度、领导及统计人员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了改善策略,希望可以提高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