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2021-11-24

商品与质量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标准水文水利水电

安徽省定远县炉桥电灌站 安徽滁州 233280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发电、农田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合理的利用了自然。水利水电工程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变给很多动植物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怎样使水利水电工程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同时,协调好生态环境做好环境保护也是人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1]。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对水环境的影响

首先,水文条件不断改变。在水利工程项目竣工完成后,贮水面积持续增加,导致上游的水位会不断上升,这样水动力有所改变。在水利工程截流的情况下,下游河水会出现断流问题,这样下游地下水位会降低,湖泊、池塘等贮水持续减少,导致水环境面积不断减小。其次,水体温度的改变。在水利工程项目竣工后,水体温度分层现象比较明显,通过与传统水体进行对比,水温会出现时间差。最后,水利工程会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部分建筑垃圾未被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中,导致水体质量不断下降,而水利工程竣工后水域面积增加,这样水环境承载能力、纳污能力不断增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影响下游河段流量,很难将污染物排出,直接影响水资源质量。

1.2 土地利用的影响

水利的建设也会对土地资源带来一定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占有大量的土地,除了水利工程本身占地以外,往往还会增设许多临时水利设施也会占用大量土地,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当地土地资源浪费。水利水电工程结束以后如果没有及时对土地的挖掘、占用进行处理,就会给山坡、表土带来不良影响,给周边植被造成破坏、侵蚀的同时还会引发河道堵塞问题的出现。

2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有效发挥生态水文的良好作用

水利工程设计进程中,生态化理念有效的应用下去,最终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能够利用水文工作给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以更好的落实各项生态环保理念,最终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把生态环保理念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实践中,就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在水利设计开始前,设计人员要积极和水文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水利工程的进行需要使用功能性较强的硬件基础设备,并且学习先进理论知识,能够有效的提升水文资料的采集整体的效果,各项资料都能够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可以把生态设计理念落实到实践中[2]。

2.2 构建高标准的排污处理及验收程序

排污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实现生态环保的重要手段,必须构建相应的高标准排污处理流程体系,同时还要构建对应的高标准验收程序,务必要确保排污工作落到实处。既要从整体上对整个工程的排污体系进行综合化设计,也要重点针对地下水废污水因地制宜地设计排污处理流程,以保护水源地为重要原则,以保障排出的废水满足排放标准为要求,综合考虑并优选最合适的排污方案,尽量实现成本、排污效果等的协调。另外还需要在设置高标准的内部及外部排污处理验收程序,做好指标化的评价工作,准确反映地下水污水排污处理情况,确保排出的废水完全满足排放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要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的同时,保障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2.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深入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才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环保意识,首先,在水利水电施工之前定制合理的设计方案,时刻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方案,提前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规划,侧重细节,针对每个施工环节作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其次,在水利水电施工之前,对可能存在的动植物种类、栖息环境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尽量保持原有生态平衡,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再次,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环保建材,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施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理念,不同地区施工生态环境也不尽相同,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土壤以及水文等对施工手段进行调整,尽量保持原来的风貌。

2.4 完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水利部门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针对水生态环境检测工作建立规范的检测规程、明确检测要求。同时,水利工程建设部门需要针对监督制度进行评估,将监督制度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针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水生态环境情况予以检测,深入分析、评估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有效地优化水生态环境。

3 结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期施工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提高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3]。

猜你喜欢

高标准水文水利水电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获批复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发展水文经济 增强水文活力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浅谈水文档案的价值和开发利用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江西省水文文化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