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11-24
平原县王风楼镇农技站 山东德州 253109
1 玉米栽培技术
1.1 挑选适当的玉米品种
在玉米培育的全部过程中,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的因素有很多种。因此,在开始栽培玉米的时候,培育的技术人员就需要结合培育地区的气候,土地等因素来进行分析,并经过综合考虑和实地考察,选择出最适合在这片土地栽培的玉米品种。如果由于选择不当而种下了不合适的玉米品种,即使后期技术人员的技术很高超,也无法使这些玉米更高产[1]。
1.2 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后期处理
选购玉米种子时,不一定所有的种子都是质量上乘的,因此在购买回来之后首先要使用适当的工具挑选出子粒饱满的种子。随后再结合当地的土地情况来对所挑选出的种子进行适当的浸泡、消毒等工作。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沙藏法或赤霉素处理等方法来处理种子。这样经过处理的种子,在栽培下去后成活率也会相对比较高,对于玉米的栽培是十分有利的。
1.3 对所要栽培玉米的土地进行适当的处理
一般要进行玉米培育的土地前期大多都刚刚栽种了其他的农作物,因此土地还处于适宜前一个农作物生长。因此,在培育玉米前一定要将所要栽培玉米的土地进行一定的处理。可以将土地翻整或浇水来使土壤更松软,更透气。这样的土地条件在玉米栽培下去之后,对于玉米的生长也是有帮助的。
1.4 后期对玉米进行施肥
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在玉米被栽培之后,其生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栽培人员为玉米进行营养的供应来保障其更好的生长。而这里所说的营养就是我们常说的“肥料”。适当的给玉米进行施肥,能够促进玉米种子的成活率。对于后期玉米的成长来说,也能够使玉米的各个部位都吸收更多的营养,从而使玉米的长势更好。有一些肥料不仅能够给玉米的成长提供更多的营养,还可以帮助玉米防护害虫的攻击。在给玉米施肥时,还需要根据其生长的不同阶段施加不同的肥料。因为,不同的肥料具有不同的功效,栽培人员要区分清楚哪一阶段应该使用哪种肥料,避免使用错误而伤害玉米苗,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2]。
1.5 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方式
目前,许多地方的人们在种植玉米时,都会选择在同样的几天里将玉米种植下去。而没有考虑土地自身是否适宜种植。就我们国家来说,玉米的种植大都集中在5 月左右,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种植都是可以的。在种植之前,还需要其他工作,如将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将所种植的土地进行翻整等。
2 病虫害防治
2.1 病害防治纹
枯病、黑粉病、玉米锈病等是玉米比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其危害及防治方法主要如下。纹枯病主要影响玉米植株吸收水分,从而影响玉米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减缓玉米植株的生长速度。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可对叶面喷洒井冈霉素、多菌灵有效控制纹枯病蔓延危害。黑粉病是由黑粉病菌感染所致,播种前可用粉锈宁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以提高玉米对黑粉病的抗性;选种时,选择对黑粉病菌抗性较强的种子,从源头预防黑粉病;播种前做好田间清理工作,将残留的小麦秸秆等上茬作物清理干净,避免小麦秸秆或者其他脏乱物体中留有病菌而对玉米幼苗造成感染引起病害。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叶片两面生出浅黄色卵形褐色的小脓疤,随后小疱逐渐破裂,会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为预防玉米锈病,应选择对玉米锈病抵抗力较好的品种,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将田间地头的杂草清除,以减少病原体;应适量浇水、施肥,提高玉米植株抵抗力。一旦发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 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 倍液,通常喷洒两三次即可,每次间隔8d。
2.2 玉米病虫害综合治理
针对当前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应适时开展达标的防控病害措施。首先要加强对病虫害的测报工作,建议国家财政大力支持,农业部门应利用病虫害发生特点提高测报水平,准确掌握病虫害发展动态,加大区域站的建设力度,重视对基层植保人员培训,为做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应选择抗病品种。农户在选择品种时主要依靠各种子公司推荐,农技推广中心应对其适应性及进行鉴定评价,通过员宣传对抗病品种大力支持。其三,应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对不同性状的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加强玉米地透光通风,肥力较高地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其四,采用多种防治手段结合。化学农药防治成本低,农业技术人员将化学农药作为病虫害防治的首选,采用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如在玉米农田安装灯控病虫害繁殖,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玉米栽培过程中,培育人员首先需要了解玉米生长的各个过程及其生长特点。除此之外,玉米的培育人员还需要了解玉米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病虫害及如何去防治这些病虫害。这样在遇到实际的问题时,才能够更轻松的解决。在培育前期,培育人员可以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培育技术和方法表,以及应对各个时期玉米遭受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方法表。这样在真正的玉米培育过程中,栽培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方法来有效提高玉米的成活率和产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