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材料、作业方法及环境对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的影响
2021-11-24王超超
王超超
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现场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建筑行业中的安全管理和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于管理不科学、技术运用欠合理等问题仍存在于建筑现场施工中。建筑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随着我国建筑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筑工人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1 机械设备
1.1 设备的准入
由工程部根据施工实际需要提出设备使用需求,设备部根据需求遴选设备,并将遴选的设备参数提供给工程部,由工程部对其进行复核,确认是否满足要求。设备部门对提供的租赁设备参数的正确性、真实性负责,工程部门对设备租赁需求和复核结果负责。商务部门对合同的合规性负责。
确认设备参数满足需求后,安排设备进场,设备部组织设备产权单位(需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工程部、安全部对其进行验收。设备部对验收结果负责,安全部对是否验收负责,工程部再次对设备参数进行核实。
1.2 设备的使用安全
影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操作人员的素质(主要是指操作技能水平、安全意识),二个是设备的状态,三是作业环境。
设备部对设备的运行安全负有管理责任,现场架子队对所属范围内设备的运行安全也有监督责任。
设备操作人员应当按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设备,并做好设备的每班开工前试运行检查,落实三检。设备部要负责督促设备操作员做好试运行和日志的填写,并及时收集存档,安全部监督[1]。
1.3 设备的安拆检查维修安全
特种设备的检维修主要控制的是“物的稳定状态”,通过检查设备的结构、制动系统、安全保险系统、电气系统等,确认设备安全性能是否良好,通过维护保养工作,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入场时需要进行入场前自查(由设备产权单位进行,如需安装的设备,安全前技术负责人牵头,设备部要审核专项施工方案,并对参与安拆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装完成后由安装单位先行自查)和验收(项目部设备部组织),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须取得检验检测合格报告(也就是验收检验,由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一般是特检院),投入前或后30日内需要到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登记备案(一般登记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书。登记证书需放置在设备的明显位置。
特种设备定期检查分为三种,一是定期检验,二是定期检查,三是日常检查。
①定期检验由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检查检测,根据特种设备分类的不同,定期检测周期不同,针对我们工程施工单位而言,常用的特种设备如履带吊、塔吊、施工升降机(注意施工升降机和电梯不是同一种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周期是一年,而龙门吊、桥式起重机、架桥机等是两年,如移动模架因为不是定型产品,一般不予检测。
②定期检查,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使用期间使用单位需要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周期一般为一个月(特别说明电梯的检查周期为半个月,施工升降机是一个月)。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由设备部负责组织,安全部等部门协助参与。
③日常检查,除了每月需要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外,项目部在日常施工还要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的检查,或者根据需要、上级部门要求组织专项检查等。特种设备操作员每班运行前,还要对特种设备进行试运行检查。
1.4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人员必须持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证书(Q1、Q2证),没有相应资格人员的单位可以委托具备的单位进行。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单位必须对其维护保养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2 料
料是指物资材料,即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结合工程项目施工,可将其分为与安全有关的物资材料、与机电安全有关的物资材料、一般性的物资材料、临时结构(本段主要指小型临时结构件)以及旧材料,究其本质,料的安全属性主要是指其质量。
2.1 临时结构
根据公司岗位责任制和有关标准规范,临时结构物应当由工程部、质量部和安全部进行验收,但是由于现场施工的复杂性、多变性,施工现场往往会根据需要临时制作一些小型的临时结构物作为安全防护,此时就需要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该结构物进行质量验收检查,确保质量合格。质检部、安全部在日常巡查中也应当对上述的临时结构进行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2.2 旧材料
不合理使用之后的材料往往千疮万孔或者长短不一,降低安全使用性能,造成再利用的困难。旧材料再利用时其上割开的缺口要进行修补,长短不一的材料再利用时往往需要将短的材料进行接长,此环节中相关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修补和接长质量进行把控,确保满足使用要求。
首先要对其进行除锈处理,然后对照相关材料验收标准重新对旧材料进行验收,确定合格后再投入使用,投入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刷防锈漆等防锈处理。在对临时结构物进行验收时,技术质量部门应重点对其进行检查。
3 施工方法
3.1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指导和规范项目管理的依据,是由项目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公司规章制度等结合项目工程施工实际制定的。制度的制定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合法,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必须以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依据,凡是不合法的规章制度都是有问题的;第二个原则是合理性,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考虑到与实际岗位职能相结合,不能天马行空无迹可寻,同时规章制度不应过于复杂,应具备针对性和易操作性。
再好的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也是一纸空文,所以规章制度的落实是关键。每个人都是与其所进行工作有关规章制度的实际责任人,每个部门(人)都是与其有关的规章制度的实际监督部门(人)[2]。
3.2 操作规程
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或参与制定操作规程,经过项目部各部门审查修订后成型。
3.3 专项施工方案
分为三种情况:
①一般情况下,专项施工方案由工程技术部门编制,项目总工审核,报公司总工办审查,超过一定规模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修订后上报监理办,最终报备建设单位。
②存在专业分包的,由专业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然后类似①中的审核审批流程。
③如果是特种设备安装拆除,由特种设备安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然后类似①中的审核审批流程。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人或者工程部长向参与施工的各级管理人员、各协作部门和现场实际负责施工的架子队管理人员、带班人员进行二级交底,然后由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对应工段长)向参与施工的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三级交底。
现场生产部门(工段)在组织施工时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不得随意变更,如果现场施工情况发生变化或施工过程中有更好的方法方式等,可以先向工程技术部门汇报,要求变更方案,由工程技术部门向监理站申请变更,经批准后方能按照新的方案施工,变更未经批准仍应按照原方案施工。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应按照公司管理规章制度实行施工许可确认,由工程、安全、质量及相关负责人联合检查确认签发许可后方能组织施工。
根据安全“三同时”制度,现场架子队在组织施工时,应同时组织安排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未落实到位前,不得开始下一步施工;质量员在每道工序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与此对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安全管理人员在巡查检查时也应当对此进行检查。
④根据方案、图纸设置、搭建、安装的大型临时设施,如钢管支架、脚手架、液压爬模装置、挂篮、移动模架等,在搭设、安装完成后需由现场生产部门组织工程、质量、安全、设备等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4 作业环境
环即是指环境,不考虑过于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本文中仅指生产中的自然环境、施工环境和管理环境进行分析。
4.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受施工项目所在地决定,所以在投标时应当提前考虑到该方面的安全风险[3]。
针对自然环境方面产生的安全风险,其对策措施主要有2个,一是规避,二是预防。
(1)风险的规避。
①应当避免在山坡、河边、山谷等可能发生泥石流、洪水的位置,建设项目临时驻地、临时加工场地、拌和站甚至是施工便道等;建设临时驻地时,应当注意施工和生活办公区的隔离。
②北方施工工程,往往会在进入冬季时进行冬休;炎热气候的地域,在进入高温天气时,往往会采取“干两头、歇中间”(即早晨和晚上干活,午间高温时段休息)的作业模式;大风、大雨、大雪等天气停止施工;沿海项目台风袭击项目时,撤离人员、材料、设备等均属于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4]。
(2)风险的预防。风险的预防分为“人防、物防和技防”。
①人防。要建立专职的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及时做好预警;建立具备相关能力的预防风险的抢险救援队伍,抢险救援队伍要进行实战演练,锻炼其应急抢险的能力;要培养项目职工、工人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其知晓风险,懂得预防风险和简单的应急处置。
②物防。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灾难而建立的应急防范物资,应专人管理,严禁挪用;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设置必要的设施,如防洪沟、排水渠、地锚缆风装置以及隧道施工的逃生通道等。
③技防。针对各种自然环境内的安全风险,项目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或专项的方案,并按方案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4.2 施工环境
(1)文明施工只是标准化管理的一个表象,规范化的管理才是其实质性的内涵。标准化的管理,现场施工条理清晰,材料、设备安排合理妥当,进退自如,施工进度有条不紊的推进,现场整齐清爽,安全隐患更少也更容易被发现和整改。
(2)安全防护是指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到位,作业人员能够放心的工作。
施工环境的保障主要靠现场生产部门去策划、落实,其他各部门监督协助。
4.3 管理环境
安全的管理环境需要有合格适职的管理人员、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安全管理浓缩一句话“严是爱、宽是害,责任落实永不怠”[5]。
5 结语
综上所述,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从设备、材料、工艺方法、作业环境进行细化分析现场安全因素,辨识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完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生产工作有序的开展,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