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规模化肉羊场的疾病防控

2021-11-24曲春林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羊场肉羊圈舍

曲春林

(山东省青州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山东潍坊 262500)

在肉羊饲养管理过程中,能够引起肉羊感染疾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因素有:饲养环境条件较差、饲料营养不平衡、防疫卫生不合理等。同时规模化肉羊场还存在疾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这样就给防控羊群疾病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羊群一旦感染疾病后往往会在大群中迅速传播开来,如果不能重视疾病给羊群带来的危害,就会给养殖场的整体效益带来很大损失。所以管理者需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制定科学的防疫制度,定期驱虫和进行免疫接种,确保规模化肉羊场疾病的有效防控[1]。

1 肉羊场发病特点

1.1 传播快速

传统的饲养肉羊方式大多是放牧饲养,羊群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寻找食物,生存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较强。随着饲养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肉羊饲养数量越来越多、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这样不仅对饲养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单位面积内蓄积的排泄物、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等都较多,大大增加羊群感染发病风险,并且羊只之间接触频繁,促使传染性疾病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个别羊只发病就会在全群中快速蔓延,由此可见规模化肉羊场发生疾病后,传播速度会大大加快,管理者必须提高责任心,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否则会增加治疗难度和药物成本,进而严重降低肉羊场的经济效益[2]。

1.2 传播范围广

随着科技发展、物流运输逐渐发达起来,各地之间畜产品和肉羊种源不断流通和调运,由此运输环节就成为疾病传播的机械性条件,一个地区发生疫情后,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者一些黑心养殖场隐瞒病情,廉价处理发病羊只或肉产品,这样经过长途运输、销售到外地,就会给沿途的养殖场带来发病的隐患。因为一些病原微生物会污染车辆、道路或笼具等,会随着羊良种之间的频繁流通,再加上各个基层兽医人员防疫意识淡薄、防疫手段落后,致使病羊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疾病不断地扩散和蔓延,最后到了难以防控和无法挽回的地步。

1.3 检疫体制不健全

首先大多养殖场比较重视整体效益,容易忽视饲养管理的细节方面,尤其是卫生防疫意识淡薄,在引进种羊时,没有做到全方位的检验检疫,甚至从疫区直接引起,并且引种后没有经过严格的隔离就进场饲养,致使全场健康羊群都感染疾病,导致疾病呈地方性暴发和大规模蔓延。然后一些畜牧兽医部门管理不规范,对日常检验检疫工作不重视,在肉羊的养殖过程中、肉产品的加工、销售和运输等环节中,没有进行规范化检疫,给一些不法分子创造机会,致使规模化肉羊场的相关检疫工作也没有正规化开展,畜牧兽医检疫人员只要收到检疫费用,就随意开去大量的检疫证明,没有充分发挥或起到应有的检验检疫作用,进而有效地控制肉羊场的疾病就成为一纸空谈[2]。

2 肉羊场疾病防控方法

2.1 做好隔离饲养工作

规模化肉羊场在设计场地时应将生产区、生活区和饲料加工区、隔离区等严格划分开来,各个区域之间建设隔离墙,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运输饲料、畜产品和运输粪便、废弃物的车辆应分开,并且经过的道路也区分为净道和污道,避免相互产生交叉污染。整个场区门口和各个区域门口必须设置消毒池,进入车辆和人员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入场,避免将病原微生物携带入场,从根本上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同时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完善卫生消毒与检疫机制,并督促所有饲养人员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认真执行,确保疾病得到快速的防控。

2.2 供给舒适的生活环境

规模化肉羊场在设计羊舍时,应根据存栏数量来安置合理的供暖设施和通风设备,保持舍内空气质量良好和温度条件适宜。尤其在季节转换和昼夜温差较大时,应及时开启供暖设备或通风系统,避免圈舍温度变化过大,致使肉羊受到冷应激或热应激。否则肉羊新陈代谢会发生紊乱、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特别羔羊体温调节能力不完善,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难适应,更应关注圈舍内温度的管理。

实践证明:圈舍温度的变化能够引起肉羊体温的变化,而体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肉羊的采食量。例如:夏季圈舍温度超过30℃时,长时间下来肉羊采食量会降低到正常温度的50%~60%。肉羊适宜的圈舍温度为15~25℃。在这个温度下,肉羊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较高,能够尽快育肥和出栏。如果圈舍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体重增加缓慢、消化机能受到抑制,饲料转化率大大降低。如果圈舍温度过低,肉羊摄入的能量用于抵御外界寒冷而维持正常体温,这样就会增加采食量和饲料成本,降低饲养价值。所以夏季一定通过增加通风量、搭建凉棚、供给凉水等措施来降低肉羊体温,促使体内热量尽快排出来,尽量增加采食量和减少热应激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冬季应将圈舍包裹上塑料薄膜或草毡等,防止贼风入侵,有效地预防流感、副伤寒等常见疾病[2]。

同时还需要重视湿度管理,因为湿度较高时会给圈舍内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滋生提供一个生长环境,所以必须定期清理肉羊排泄物,进行适当通风,确保肉羊生活环境的干燥性。降低圈舍湿度最好的方式是进行通风,夏季需要在清晨和傍晚外界温度较低时,增加通风量。冬季在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时及时通风换气。有条件的规模化肉羊场需要在圈舍内安装适量的温度与湿度控制仪,这样有利于准确地监测和控制圈舍温度与湿度。建议圈舍内湿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这样能够有效预防肉羊发生关节类疾病。

2.3 加强日常管理

在规模养殖过程中,需要实现机器设备养羊的模式,除此之外,还应实施精细化管理,设计营养全价的饲料配方,制定科学合理饲料投喂方式,每天及时以清理粪污等。然后将肉羊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等进行分群管理,充分考虑不同体重和性别的肉羊对饲料营养或数量需要的不同,来合理设计饲喂方案,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生长阶段肉羊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尽量减少饲料浪费和避免造成饲料剩余过多发生霉烂变质等情况,从而降低肉羊发生疾病的风险[3]。

规模化肉羊场中必须重视和落实防疫卫生工作,每天定期清理舍内污染物与排泄物,每周定期开展羊舍内外环境彻底消毒2次,可以使用火碱溶液对所有环境的地面进行喷洒消毒,也可以用氢氧化钠与石灰乳等溶液进行喷洒消毒,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选择优质合格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可以有效防控传染性疾病。同时定期清理和消毒饮水或饲喂器具,避免饮水或饲料受到污染,这样可以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这样通过提高日常管理水平,确保疾病的有效防控,尽量提高规模化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3 小结

总而言之,随着肉羊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饲养密集程度也越来越大,一旦有病羊发生疾病,就可以在羊群中迅速传播开来,并且通过运输或引起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扩散和蔓延,这样疾病的防控就成为养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了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传统的养殖观念,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重视防疫卫生的重要性、积极做好隔离和免疫接种工作,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和饲喂机制,督促饲养人员规范养殖行为,确保规模化肉羊场的健康发展[3]。█

猜你喜欢

羊场肉羊圈舍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分析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肉羊健康高效养殖百问百答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