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
2021-11-24刘丽霞
刘丽霞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创新思维通盘分析一切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是国家安全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的新需求、科学发展的新融入、新冠疫情等危机应对的新挑战[1],需要平安校园建设进行持续深化和探索,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以系统思维准确分析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各类影响因素所带来的现实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提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路径,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现实挑战
(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各类思潮相互交融,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争夺战愈演愈烈。意识形态领域是国家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各种错误意识形态思想经过“包装”,对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生活情感、行为处事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干扰,而当前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型教育,辅以听讲座、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2],教育方法及模式过于简单、单一,大学生代入感差,普遍认为安全教育是“没有用的课程”,并且部分老师的专业技能一般,脱离社会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媒体+”时代的来临,大学生所处的安全教育环境随之改变。青年学生群体是“媒体+”时代网络社交平台活跃的主要群体,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微小、局部、偶发的事情通过网络发酵,极可能产生“蝴蝶效应”[3],导致意料之外的校园乃至国家安全稳定。此外,市场经济体制导向下,高校后勤管理和运行机制社会化加速,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事务积极性提高与现实要求不能被满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但部分高校现有的安全管理防范模式无法完成破旧立新的转变,与新时代客观实际要求严重不匹配。
(三)部分高校由于经费欠缺、场地限制及其他原因导致设备欠缺、老化,无法快速完成技防设施提档升级,安全动态管理和控制做不到主动、精准。
(四)2020年,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高校而言,大量学生群体聚集的有效防疫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如何与时俱进、创新方法,保障常态化防疫下学生的生活、学习,是对传统的平安校园建设经验提出的挑战,同时也是未来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路径的有益补充。
二、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完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
(一)学科有效协同化。充分发挥哲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集群优势,将各类学科专业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形成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安全宣传教育格局。
(二)有效运用现代化载体。国家安全领域议题在媒体新格局中较以往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改变了社会公众的国家安全认知和实践参与方式。高校应强化校园新媒体育人功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做好正向舆论引导,努力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和黏合度。
(三)教学、管理多元化。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制度。综合采用常规考试、社会实践,论文,结合学生思想政治表现及日常行为,客观、科学地评价、考核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实效性。
(四)强化结果运用,完善激励及保障机制。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纳入在校教职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被考核人员进行日常教学效果和课题研究成果逐条量化打分,年终进行汇报述职、民主测评、党组负责人谈话,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考核成绩按权重比例组合,最终考核结果作为全面评价教育工作者全年工作的重要参考,作为对个人考评、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齐抓共管,构建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全新需要,是学生安全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对于高校来说,网格化安全管理的主要优势在于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处理,将问题解决在安全隐患暴露之前,提升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强化校园网格化管理,更能够有效地防止疫情蔓延。
(一)纵向以“宿舍-班级-年级-专业-学院-学校-校校联合”七个层级划分网格,横向以“宿舍-宿舍楼层-宿舍楼宇物业-位置区域-学校”五个层级划分网格,做到网格划分无盲点,打造校园分区、分级、分层、分项、分类控制的网格化管理基础。
(二)建立一支由物管、保安、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自治队伍、学校信息数据处理中心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管理工作队伍。协同合作、全员参与,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实施365天分时段错峰错时值班,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实时动态,及时处理网格内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
(三)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的预警、联动、应急机制和运行保障体系。完善属地责任制、协同管理、自上而下层层治理、学生参与自治、校校联合的立体化全方位安全管理平台机制体系,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四、科技先导,引领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创新
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可以完善监控、应急、评估及预警机制,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实效。结合高校安防系统的普遍现状,针对性地提出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平台构建的总体解决方案:
(一)将校园监控系统、校园及宿舍门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一键报警装置、巡更系统、消防联动等原本独立运行的操作系统进行联网,建立统一管理、多维度远程控制、多级联动的综合管理平台。
(二)在校园原有安防设备的基础上,引入轨迹还原、电子地图、车辆红外分析、自动测温、人脸识别等智能系统,并保证硬盘存储的稳定性以及格式的兼容性,完成新设备与校内原有安防设备的无缝对接,升级安防系统。
(三)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从点、线、面多个角度通盘考虑,建立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办公系统,形成常态化信息资源采集和监管机制,加强系统内各类数据的整理和有效分析,前瞻性地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五、拓展服务,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一)在坚持常规防控任务和措施不松懈的基础上,引进智能医疗传感设备,构建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的医疗系统,使师生个人的健康信息、诊疗信息可以在学校、医院等机构之间充分共享,对发热师生进行即时即刻的病情监测与管理,实现医院和学校医务室之间的异地远程协同医疗服务。
(二)加强校园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功能,将学校周边的商业店铺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小程序、自营APP商城以及第三方综合电商平台提供详尽的物品信息与服务,学生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在最短时间内拿到所买货物,倡导不见面交易、不接触配送,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作用,助力高校疫情防控,实现高校社区化管理的转型升级。
(三)加快“互联网+教育”融合,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学生工作“一站式”网络服务体系。建立校内有机的业务协作关系,将学校内的各种业务流程通过网络数据平台串接起来,简化办事流程,分离办事与办理人员的物理空间,有效防控疫情,维护师生平安。
平安校园建设契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实质,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高校安稳保障系统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平安校园”建设新理念和新路径,对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对当下各种挑战与威胁、确保党的前途命运、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