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回眸 中共四大: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中)
2021-11-24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6期
1924 年1 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随之,大多数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积极帮助创建和发展国民党组织,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大发展。但由于忽视了自身建设,共产党组织发展减缓甚至停滞。据统计,从三大到三届一中全会,近半年时间里党员增加不过百人,部分地区甚至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国民党内反对“容共”的声音从未消弭。
为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首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运动中的领导权问题,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强有力的组织工作来保证领导权的取得与实现。
“组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大会将支部确定为党的基本组织,初步奠定了党的支部制度基础:
一是规定了支部的设置原则: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不能以机关为单位组织支部时,则可以地域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