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闯出强村富民路
2021-11-24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
□ 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可以观光、可以采摘,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身体。”五月时节,绿意盎然。在青岛市即墨区通济新经济区孙家沟岔村的薇薇小镇,不少市民或三五成群,或携老带幼,正漫步休憩、嬉戏娱乐,尽享美好春光。
这个薇薇小镇,是孙家沟岔村致力打造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发展集商业经营、休闲娱乐、研学体验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正日益成为市民节假日打卡的“网红地”。
近年来,孙家沟岔村党支部顺应群众期盼,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导党员群众抱团发展、增收致富,带动村庄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由穷到富、由弱到强的可喜转变。
穷则思变谋出路
曾经的孙家沟岔村原是另一番景象:这个有着295 户、1065 人、500 亩耕地的村庄,虽然地处离城区不远的位置,但由于土地在军事雷达区限制范围内,不便于耕种和开发,再加上农业收入普遍低,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土地出现大面积撂荒现象。2010年以前,村庄不但没有集体收入,反欠外债400 余万元,人居环境脏乱差,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
看着周边村庄一个个发展起来,孙家沟岔村的党员群众开始着急了。面对党员群众的热切期盼,通济新经济区党工委积极为村庄物色带头人,通过多方考察了解,最终动员在外经商的党员孙之刚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发展带头人有了,如何突破资源困境、找到一条适合村庄发展的路子就摆在村党支部班子面前。在孙之刚的带领下,党支部多次组织村庄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寻找发展出路,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共同提建议、出点子,经过集思广益和充分论证后,村党支部认为土地是村集体和村民当前最大的财富,关键在于如何经营好土地,为此确立了“向撂荒土地要财富,走集约经营合作发展” 的路子。
抱团经营破难题
方向已经明确,但如何盘活村民手中土地仍然是摆在村庄面前的难题。面对“人均三分田、耕种不便”的状况,村党支部再次组织思想解放大讨论,使村民普遍认识到,如果再分散经营,是做不了大文章的。
看到村民达成共识,村党支部及时提出“依托地理环境区位和土地资源优势,创办生态农业合作社”的思路,并号召“两委”干部,带头逐户做工作,争取党员群众理解支持,随后,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合作社等工作便水到渠成。
村党支部抓住土地确权的机遇,经过认真研究,采取“确权确股确利不确地”的形式,人均0.3 亩土地,以每0.3 亩土地为一股,确权确股后流转到村集体统一经营,村民参与率达到99%。
在土地流转结束后,经村“两委”共同研究,决定在村庄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孙家沟岔村经济合作社,股权实行“一人一股制”。在此基础上,2017 年,村党支部注册成立“青岛薇薇小镇农业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办,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村民通过土地入股折资320 万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出资1280 万元,由此,总出资达1600 万元的青岛薇薇小镇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落地。
产业富民谱新篇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行动。有了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村党支部说干就干,经过积极沟通争取,聘请专家指导,全力打造“薇薇小镇”田园综合体。
薇薇小镇从开工建设到现在,已累计投入资金2000 余万元,建设田园农庄52 处、共享菜园100 块,打造猕猴桃采摘区、垂钓场、天鹅绒紫薇花海等景观10 余处,成为了集休闲度假、亲子娱乐、农耕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庄小镇,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农村新型社区特色经济园区、省级旅游示范基地、省级书画摄影实践交流基地。
“没想到原来烫手的山芋,现在硬是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宝地”,抚今追昔,村民感触颇多。通过发展田园综合体,原来每亩地平均只有不到1000 元的土地租赁费,现在每年硬是赚回1 万元,村民每年还可分红1000 余元,同步带动200 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收入每年已达200 多万元,村民享受分红及福利80 多万元,除领取合作社分红外,还可领到季度粮油、生日蛋糕、节日礼物或现金等,村庄还统一给村民办理了大病医疗和养老保险,切实解除了村民后顾之忧。
“村民人均0.3 亩土地,单独经营本身也不能产生多大的效益,现在我们整合资源、抱团经营,才有了这样的效果,可以说,这就是组织起来的力量。”村党支部书记孙之刚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