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砥砺前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推进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11-24李春英
□ 李春英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正当其时、十分必要。组织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学好党史必修课,守正创新开新局,不断谱写新时代组织工作新篇章。
一、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要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利契机,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强化教育培训、增强能力素质、精准选拔任用,着力打造一支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要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突破藩篱、战胜困难,没有牺牲奉献精神不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行。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好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学习材料,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探寻初心本源,在全面总结自我革命经验中增强“四个意识”,在牢记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接续胜利中坚定“四个自信”,在审视重大斗争考验实践中更加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办好专题读书班、学习班等,积极开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攻坚教学案例,高标准打造现场教学点,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要进一步提升破解难题实践能力。党的历史,就是先辈们上下探索的奋斗史,更是凝聚治国理政、化解风险矛盾的智慧史。要深刻汲取党史中的历史经验、智慧力量,全面掌握实践要求,全方位提升干部战略思维、专业素养、履职能力。要突出实战实效,加大轮岗交流力度,持续选派优秀干部到全面从严治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不断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要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激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锻造知行合一的定力,练就善作善成的能力,磨炼攻坚克难的魄力。同时,要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政策措施,落实好容误纠错办法,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特别是在这次县乡换届中,要突出实干实绩导向,严把政治标准,深化政治素质考察,选优配强县乡领导班子,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
二、牢记初心使命,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始终处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坚定不移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优势。一要在抓好学习教育中树牢宗旨意识。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要通过学习党史,站稳人民立场、树牢人民情怀,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要按照要求,指导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先辈先进,深入开展党性分析,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扎实做好庆祝建党100 周年系列工作,充分挖掘用好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积极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好“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和“我和我的支部”微视频征集等活动,以身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典型事迹作为鲜活教材,重温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在夯实基层基础中增强服务能力。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勇于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历史。近年来,菏泽市大力实施基层党建“红色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创品牌、铸精品,树标杆、争先进,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但村(社区)“两委”干部专业化能力不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质量不高、社区工作者待遇落实难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要继承发扬党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破解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把基层党组织建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特别要扎实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不断优化提升“两委”班子结构;同时,加大财政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力度,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构建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新局面。三要在满足群众诉求中提升服务质效。百年党史,就是一部维护群众利益、带领群众不断开创新生活的历史。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群众问题结合起来,深入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推动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持续抓好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组等工作,大力推行党员志愿服务,搭建好干部服务群众的桥梁,真正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
三、汲取智慧力量,提升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百年,也是广纳人才、团结人才、礼遇人才的百年。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政治引领,为各类优秀人才建功立业搭建舞台。一要在开放包容中凝聚人才。百年来,“求贤若渴”始终是我们党最鲜明的人才工作导向。延安时期,从“来去自由”全天候开放人才政策,到为专家量身定做特殊政策,我们党始终以团结各界人才的态度、尊重个体自由的温度、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气度,广泛吸引人才支持党的事业。学习党史,就要传承好党开放包容的引才聚才优良传统。当前,要立足菏泽实际,不断完善提升“产业+人才”“项目+人才”等多种引才模式,吸纳各方人才,厚植人才集聚沃土。二要在实践笃行中培育人才。1937 年,中国第一所革命干部学校陕北公学创办,推行把实践活动作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锻炼人才的最好课堂的办学模式。学习党史,就要学深悟透党在实践中育才强才的先进理念。新阶段,要加强各方面、各层次人才培育力度,完善高层次人才跟踪培养机制,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各类人才下沉一线、冲在前线,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实干中建功立业。三要在关心厚爱中激励人才。延安时期,边区政府实行著名的“三三制”原则,为各类人才“加椅子、留位置、架梯子”,同时,几乎倾其所有,拿出财政总额的三分之二保障知识分子生活。学习党史,就要学深悟透党爱才护才的坚定决心。要结合实际,落实好服务人才、激励人才政策措施。特别是要深入贯彻落实《菏泽市人才新政30 条》,加大政策兑现力度,深入推进人才分类评级改革,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菏泽奋力开创“十四五”发展新格局、实现后来居上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