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得失观的当代价值及其现代性转化

2021-11-24桑雁茹王小琴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文化

桑雁茹 王小琴

(中北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1]老子所著《道德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其得失观的内容对当下社会仍产生着深刻影响,发掘《道德经》中得失观的当代价值不仅有助于培养个体道德品格,还可以推动和谐社会的日益完善。

一、得与失的内涵

得失观是对得与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个人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所得所失以及利弊好坏的价值判断。

1.《说文解字》中得与失的内涵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辞书。在《说文解字》中,“得”与“失”是作为互相对立的概念存在的,其对“得”所做的解释为“行有所得也”。在秦篆中,“得”的右边是“贝”(在古代表示财物)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动则会在财货方面有所得,因此,“得”的本意与利益相关。《说文解字》对“失”所做的解释“纵也,从手”。在甲骨文中,“失”的意象为在手而逸去,“纵”有“舍掉”的意思,因此,“失”的本意与丧失有关。

2.《道德经》中得与失的内涵

体悟《道德经》中“得失”精髓的关键在于“守恒”。在老子的眼中,“得失”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同出而异名”(第一章),是事物在不同状态之下的属性展现。从长远视角看“得失”,会发现两者是动态发展的,没有永恒的“得”,也没有永久的“失”,此时的“得”可能会造成彼时的“失”,因而事物也会回复到原始的守恒状态。“得失”两者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即“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第十三章)。但是此处并不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一具体事件中“得”与“失”的结果都会对当事人产生相同的影响,而是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与更广泛的人际交往当中“得”与“失”会在天平的两端保持平衡。《道德经》中“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六十四章)的表述,表明了得失两者之间要达到守恒的状态,就要无欲无执,但是此处的“无欲”并不是指禁欲,而是不追求超过本人基本物质需求以外的东西。执着于不可失,反而会失去更多,正如“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一样,要适度的“得”,“得”多了就会“失”,因而老子也提倡要摆正对得失的态度,以积德取道。

二、《道德经》中得失观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以此为根据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因此要重新审视中华优秀瑰宝《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得失观,结合当代社会现实发展的需求,挖掘其当代价值。

1.个人层面的价值

《道德经》中辩证的得失观有助于个人正确理解“得失”两者之间的关系,初窥淡然自若的人生意境。“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十八章)阐明了“得失”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得到某一事物的同时也会失去另一事物,而失去某一事物的同时也会得到另一事物。老子以宏观的视角看待得失有助于个人拓宽看待事物的角度,养成“不满一时得,不惧一时失”的良好心态,形成审阅人生的宏观思维。“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启示个人一时的“少”只是在某一时间段从某一事物的某一角度出发对现实的利弊衡量,要从更长远的时间跨度和更宽泛的人生阅历来审视当下的“少”;而“多”并不意味有价值,譬如做学问,如果只是泛泛而学却并不精于某一道,就无法实现自有所得。《道德经》中富有哲学韵味的得失观有助于个人走出现实的桎梏,实现人生价值。“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意即远私欲方可成就自我,个体做事情要怀着一颗利他心,以他人“得”成就自身的“得”,最终实现的就会是“利人以达己”的结果,也可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

2.社会层面的价值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章),又指出“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从侧面说明了“难得”是诱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因为“难得之货”可以满足人们的攀比心与虚荣心,从而引发偷盗与动乱。“难得”源自不愿失去的“我执”,正是“得失”两者之间的不平衡给社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摒弃过于注重得失的浮躁风气会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都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正如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描述的一样,要“忘怀得失”方可以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式使用自己的生命。老子虽然不提倡一己私欲的“得”,但是却很提倡为社会做出奉献的“得”。[2]“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第七章),意即为社会“得”正是为自己“得”,不为自己的“得”是保持自身长久的关键所在。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内涵相吻合,只有把个人的得失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相融合,才能以大我成就小我,以自身有限的生命做出无限的贡献,才可以为实现国家复兴的民族梦添砖加瓦,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国家层面的价值

“少私寡欲”(第十九章)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理政策略之一,从上位者的角度出发,要“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第三章),意即不以奇珍异宝为贵,不展示能够诱发贪欲的东西,方可保持民心安定,实现国家稳定。换言之,“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治国者不纵欲生事,民众就会自己变得朴实。此处的“朴实”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朴实”具有相同内涵,即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3]这也说明治国者要“行不言之教”,引导民众正确看待得失,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念。老子将这一观点表述为“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从其得失观的角度出发,道、德、仁、义、礼是一个逐渐滑坡的过程,民众失去了“为我”的认知与欲望,就会得到以宇宙为视野的万物自然的“大道”。这样的体系暗含着“以果求因,以失换得”的内在逻辑,可谓老子思想高妙之处。

三、《道德经》中得失观的现代性转化

挖掘提炼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针对性地使其跟当下社会道德风尚融合,体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点。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名、利、欲、知是人类社会的四大祸源,其内容对当今社会人们的得失观产生了巨大冲击,面对具有深刻内涵的传统文化,我们要以科学的认知论和方法论,怀着开放包容的胸襟,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力求实现其创造性转化。

1.培养“名实相符”的人生观

“黄金丢失可得,名誉扫地难回”,古时为人们所重视的道德名誉现下已经变为冰冷白纸之上的流水账单,是隔着屏幕的陌生人凭借片面事件对个体所做出的评价。在当今社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名声是包袱,是绳索,是人生悲剧的祸根。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名声分为实名与虚名两种,指出人们不必在乎实名,因为你本身就是如此;而虚名则会要人性命,使得许多好名者因沽名而失去自我,太在意虚名,人就没有精力去关心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要排除外界的干扰,获得自我认同,庄子所讲的宋荣子无是无非的境界可供我们参考。“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是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宋荣子面对他人的称赞不骄傲,面对他人的责难也不沮丧。在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对你的称赞也会操纵你,更不要说对你的毁谤。所以,在得失之间,我们要抛弃外在的虚妄的美名,要明白得到实才和做出贡献的“得”才是符合社会大义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破除对于名声的“我执”,而追求可以提升个人内在涵养以及可以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得”,培养自身“名实相符”的价值观。

2.形成“身货并重”的利益观

古人云“人为财死”,这一现象在自古至今在经济社会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被钱财裹挟前行的人们都在奉行自身利益大于身体健康的宗旨。由此,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一下究竟“身与货孰多”,即“身体健康和自身利益哪一个更值得”的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对人们过于注重钱财的评价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意为过度追求钱财,人就必须大费周章、全力以赴、废寝忘食,折损自己的生命;过多的看重财物不愿意与人分享,迟早会引起别人的争夺,最后的牺牲会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名贵之物都被典藏在博物馆而并非私人收藏的原因。老子告诉我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意即人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灾难。要把握好“知足”与“祸患”之间的界限,以宏观的视角看清自身的“得失”,不要为了贪欲置健康于不顾。这样一来,一时的“失”有时反倒会实现人生账簿上的营利,也可以达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长久境界。

3.培育“视欲澄心”的价值观

明代王廷相在《慎言•见闻篇》中说到“贪欲者,众恶之本”,人的欲望很多就会起贪心,贪心会使人徇私枉法,罪恶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是自人类世界形成以来就一直存在的现象。但奇怪的是,随着多元化文化思潮的涌入,当下社会出现了一批“无欲无求”的年轻人,由此还衍生了一系列的“丧文化”,由于接受了过于庞大的信息,与生活阅历完全不同的他人进行无意义的攀比,丢失了真正看清自我需求的机会。[4]换言之,他们牺牲了自身的内在需求去换取外界的认同,用归属于自身的独立、闲暇与宁静去换取暂时的金钱、地位和名气,长此以往就会丢失自我认同感。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合理面对自己欲望的关键不在于消灭欲望而是平衡欲望,意即“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第九章)。此“持盈之诫”是人们放弃对不合理欲望的“我执”的一剂良药,有助于人们看到自己心中的欲望、私利、攀比等一切执着,由此可以正视欲望的得失,澄清自己的本心,在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养成“以仁统知”的成才观

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无知即罪恶”,老子认为要“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两者观点截然相反的原因在于前者将知识与道德等同,而后者将道德摆在更高的位置并以其为指引习得知识。“学有涯而知无涯”,对于普通人来讲,在生活与人际交往当中更多的是凭借个人道德修养做出取舍的选择。但现下大学生因小事失手伤人的事件屡见不鲜,因而要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之中更多地融入道德教育,树立“以仁统知”的成才观。就培养人才的维度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5],这句话强调了人才的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深刻阐明了以德育知的重要性。就自我培养的维度而言,应该像古代历史人物一样,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格局。受教育的个体应充分挖掘《道德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得失观的智慧,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去使用自身习得的知识,避免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要从为社会做贡献的角度出发习得知识,以正确的途径实现“得”“德”一致并“以仁统知”,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四、结语

在历史长河中闪烁千年的《道德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其得失观的内容虽然没有成为系统完整的体系,但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以足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蕴去理解老子“以退为进”的良苦用心,形成对“名、利、欲、知”的正确看法,培养在生活中敢于以小“失”换大“得”的辩证思维,在得失之间得到心灵的平和与事业的成功。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文化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谁远谁近?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智者老子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