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世下自然价值的探讨

2021-11-24王煜格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荒野人类

王煜格

(卡尔顿大学 加拿大 渥太华)

身处人类世中的人们已经运用成熟又有远见的方式来使用自然资源,这背后却凸显出人类活动的后果,如栖息地的减少退化、人口增加、自然资源污染等。这些后果挑战了地球的承受力。人类为了社会能够持续发展,正在谋划未来发展自己的技术,以面对能源短缺和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

一、西方社会下的人类世概念

人类世是一个被广泛定义的术语,通常被定义为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新地质时期,其实却是一个结合了历史文化和社会方面,并非一个只能通过客观科学证据来回答的概念。人类世代表着一个历史生物物理概念和哲学事件分离的时期,这个时期显示了人文与非人文之间的紧密关系,它让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了最强大的地位,同时也被认为掩盖了人类曾经造成在生态地理和人类社会层面上的负面后果。[1]多数学者认为,人类世是众多人类活动对地球产生巨大影响的时期,这些活动覆盖并影响了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统治地位。[2]学界对人类世的起始时间也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人类世没有具体的起点,因为人们对它的历史开端及对人类发展的有着不同定义和理解。人类世可以随着人类起源和人类发展或全球化的不同阶段而开始。当人类世与人类发展、自然和社会不公之间的紧密关系形成时,它就是人类世的起点,人们会在人类世开始之时意识到他们在地球上扮演着主导全球的角色,以及他们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人类世不仅是一个地质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就像许多学者提出的相似观点,“世”不仅仅是有限地定义地质时期(时代或一段时间),同时还覆盖了社会和历史问题,因为地质是一种历史科学,所以在人类世中讨论社会历史方面是重要的。从生物物理的角度来看,人类世是一个让人们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情况的警示,这也预示着人类需要准备好应对自然灾害,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3]

二、人类世下西方社会对自然价值的理解

自然,也就是所谓的荒野,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含义来赋予其价值的概念,是一个不属于人类社会却被人类定义的世界。由于文化、历史和宗教的因素,荒野被用来代表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与如今的荒野不同,过去人们将荒野描述为一个为人类而设计的陷阱和会让人迷失的地方,在这种寓意下,荒野是一个永远处于消极恐惧和战栗的地方,而被放逐在荒野中的人们是有罪与不安的,他们必须逃离那个地方,以证明自己的圣洁,而这种对荒野的见解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后期。1869年,被称为“国家公园之父”的约翰·缪尔(John Muir)将内华达山脉描述为天堂,黄石国家公园成为第一个真正的国家公园。在人们对荒野的看法发生巨大转变的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人类基于自身的价值、对未知世界的理解与欲望而赋予自然意义并将其视为成功的象征之一。[4]

从征服动物、开始农业、排干湿地,到建立规则和发展国家,人类占领土地并在上面发展农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类已在地球上占据了统治者的地位。人类得到了发展,成为并自认为是文明人,他们将文明与野蛮区分,当文明人能够控制自然的时候,他们又通过农业制度将自己与原始人区分开来。许多西方哲学家相信“人类中心思想”(Anthropocentric Ideology),他们将自然与人类社会分开,并声称只有人类才能相互作用,这一观点被一些学者证伪反驳。非人类的生物(包括土壤、树木等)与人类创造了一个地方,它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和相同的地位,同时也是不可分离的。城市社会里的人们通常选择在大学或学院学习来获取知识,他们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统一的,是基于教育体系的。与之不同,土著社区对荒野或自然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为荒野/自然和环境是没有围墙的“教室”,人们可以在自然/荒野中,探索和寻求人类与非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树木、河流和土壤,找到确保不同环境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他们视人类与非人类为一体,社区与自然的关系因互惠原则而紧密联系,自然界中存在的每一个元素都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以动物的死亡来满足一个人的需求,那么这个人也必须支持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西方社会下对自然价值的汲取及保护

国家公园存在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人们想把他们的文化、价值融入自然,还试图把人类没有创造的经济利益融入自然。人类将自然视为资源,将农田覆盖着自然植被,通过重建生态系统使生物圈服务于人类。正如Cronon(1995)所说:“荒野是一个至少在象征意义上,我们试图克制自己支配力量的地方。”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随着远高于其他物种的人类活动频率的显著增加,以及活动范围日益扩大,文明人对地球的所作所为已经威胁到人类和其他物种,人类活动造成了大量的热带雨林物种的灭绝,以及30%—50%淡水资源被消耗。

以Scott的《Nature and Space》(1998)为例,“人们一旦看到了森林管理中的简化、易读和操作,就可以探索现代国家如何将类似的操作应用于城市规划、农村居民点、土地管理和农业,并将森林简化为一个‘单一商品机器’”。在国家财政林业中,实际的树木是由具有抽象概念的树木来表示的,这些树木被称为木材或木柴。此外,文章中另一个概念是“恢复林业”(Restoration Forestry),这个概念试图组合各种结果创建一个真正的生态,然而却拒绝最重要的可持续条件——多样性,多样性是大自然的一个最明显的特性,人们需要知道大自然的多样性而去理解它。正如林业科学家需要一份树木清单来分析森林的商业潜力,财政改革家也需要一份土地所有权的详细内容,以实现最大的、可持续的效益。

Fullerton,J &Lovins,H.(2013)指出,由于将自然资源转移为经济利益的道德缺失,导致了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崩溃、土壤侵蚀等严重后果,当前的经济模式需要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再生经济(Regenerative Economy)被人们接受,那么可以生产化石燃料的化石将被储存在地下,在经济模式的转变中将会有数万亿美元的成本。对此投资保持谨慎是必要的,如美国政府的“没有净亏损(No Net Loss/NNL)”政治政策,意在保护湿地面积。湿地可作为景观用来参观,它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然而分析显示,在关于栖息地、防洪、过滤和娱乐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湿地会影响一些野生动物的栖息。[5]因此,在湿地可以提供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人们仍然需要平衡经济和环境的状态,以及自然的价值和自然的成本。利用自然资源而破坏环境将使人类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就像人类必须依赖水自然资源,如果水被污染了,对人类社会来说将是一场灾难。Li在《The Will to Improv:Governmentality,Development,and the Practice of Politics》(2007)中提到,当本被用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土地耕种计划适得其反的时候,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当地地理的了解,重要的是要知道自然可以提供什么价值和自然资源的可用性,而不是过度使用它来实现我们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目标。当今,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用自然资源时更需谨慎,否则可能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败。

四、结语

在人类世的概念中,有意将人类与非人类明显区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将人类定义为“一种能够控制和统治自然的力量”。当人类意识到自己在生态圈所处的地位时,自然便理所应当地成了供应者,就像货架上产品的供应商一样。正如Todd博士所说,人类出现在自然界中的末端,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虽然理解保护自然的意义和自然保护并不简单,但每一个单独的自然元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经济利益,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对待我们无法再造的自然世界,毕竟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背后都是自然给予人类的警示。

猜你喜欢

荒野人类
颤抖吧,人类
白日梦荒野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在荒野中睡觉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