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中的运用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团体心理健康心理

张 诚

(南通大学 江苏 南通 226007)

21世纪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改革提速,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不断改革和更新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内心受到巨大冲击,产生前所未有的心理困惑,并引发出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极端案例。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严峻形势,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多项指导性文件和建设标准,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对于高等院校而言,一定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构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本文从音乐对心理健康所发挥的作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其运用于常见的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中。

一、团体心理训练

1.团体心理训练的定义

团体心理训练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运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和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应用心理学的技术,使团体成员互助并达到自助,帮助成员学习新的行为,获得新的体验,最终达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过程。[1]

2.团体心理训练的优势

团体心理训练作为常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有着其自身优势。团队心理训练能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方案,能结合训练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和场地选择,并能跟踪大学生的需求进行巩固效果训练,能通过训练效果不断完善功能和创新模式。

3.团体心理训练的功能

团体心理训练作为常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通过开展丰富的心理活动,让成员之间产生良好互动,互相增进了解,加强自我认知,然后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心理学家贝内特(M.E.Bennett)指出,学生在团体心理训练中有10项学习内容:学习对于真正的问题有所了解,并且能够面对它;学习分析问题的技术;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学习对于内心的了解并改进行为;学习对于别人的了解以及与人共处的方法;学习拟定长期的人生计划;学习对于当前的目标和长期的目标保持均衡;学习选择经验的标准;学习将知识、计划付诸实践;学习评鉴进步情形及修正目标与计划。[2]

二、音乐在人类健康与心理治疗中的作用与发展

1.音乐在人类健康与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音乐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功效在中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心理专家和研究者所重视,其实翻阅历史文献,音乐对于人类心理健康的作用从古至今国内外均有文字论述。中国古代的“五音疗疾”出自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史记·乐书》记载,“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3],其描述了音乐能促进人体机能的阴阳调和,调节血脉联通。柏拉图在其晚期著作《蒂迈欧篇》中也阐述:“音乐能够进入人的听觉并被我们接受,乃是因为我们具有和谐的本性……和谐的用处是纠正人的灵魂运行,即当它偏离时回到和谐正轨上。”[4]119柏拉图并非强调音乐具治愈性的第一人,被视为“数论之祖”的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音乐中的“和谐”与“秩序”,认为音乐能反映出作为宇宙本质的数的关系,并将音乐视为一种治疗手段,认为其能极大地促进个人幸福感的提升。[4]6

在音乐治疗研究的文献成果中,从原始律动知觉开始,记录胎儿在母体中对声音律动的反应,比如母体的心脏跳动声、骨骼摩擦声、肠道消化声等,这些是属于胎儿最早的打击乐世界,伴随着这些自然生理声音的轻重、快慢,胎儿在子宫内聆听并逐步发展听觉感受。根据“跨通知觉”理论,婴儿有一种能力,即感官通道接受的不同的刺激(知觉)会相互联系在一起(例如通过颜色/运动去聆听声音,或者通过噪音/音乐去感受味觉神经,通过声音来辨别和确定方向),婴儿出生后观察的天赋在产前就已经显现出来了。[5]因此,音乐的天性内化于个体,使用适合的音乐会有助于唤醒个体内心的原始律动,以达到释放情绪和缓解情绪的效果,维持个人与外在世界连接的平衡。

2.音乐在人类健康与心理治疗中的发展

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音乐治疗在日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在那些适用于音乐治疗的客户或病人那里,应用更为广泛。音乐媒介被引入身体、灵魂、心理患病、残疾、障碍、危机状况的心理治疗过程和心理健康陪伴中,会卓有成效。当然音乐治疗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目前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主要体现在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但无论从哪个维度研究,都会给不同群体带来益处。

三、音乐元素在团体心理训练中的运用方式

1.团体心理训练中的音乐媒介

在团体心理训练中以语言为沟通和训练的主要媒介,而音乐用于团体心理训练特色是非常鲜明的,主要是以提供音乐素材、活动经验等创造了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机会。在音乐治疗中所提及的表达与共鸣,重点关注通过音乐进行自我感知并学会表达自我情绪的一种训练。音乐元素的采用可以在潜意识中丰富大学生的内心动态及人际交往表现,并形成交流信号,而这种由音乐构成的交流信号会被一种叫作“科恩组织”的感知系统(即对情感过程有先天性接收能力的系统)所接受。而纷繁复杂的世界对于这种先天能力具有干扰作用,进而削弱了其功效,团体心理训练是一种特定场合下的练习,不易受外界干扰能够进一步增强感知接收。

团体心理训练有着自身的组成结构,音乐元素的使用必须建立在对组成结构非常了解的基础之上,如成员的组成情况、场地布置、目标确定等等,这样才能选择好音乐的链接,也可以理解为音乐在团体心理训练中的进行方式。然后指导教师要制定翔实的音乐植入方案,科学地运用音乐元素,针对不同的训练群体形式和内容都是需要精心设计。例如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训练、心理素质训练、普通学生和心理骨干培训、新生和老生培训中,这些都需要去认真思考。用音乐元素作为破冰活动增加团员间的熟悉程度,在团体心理训练中间时段使用进行来活跃和调节气氛,也可以运用于团体训练的收尾用以放松身心。

2.团体心理训练中的音乐元素

适用于团体训练的音乐元素,一般有音乐游戏、即兴音乐、音乐想象、音乐听探等方式。

音乐游戏往往是一种集体对于音乐的共同探索,大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根据规则完成音乐游戏。音乐游戏不需要大学生过多的自我发挥,所以音乐游戏尽量选择轻松不复杂的内容,这样容易在成员中产生亲近感,尤其是在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训练中,能让学生逐渐放下紧张心态。因为新生对于大学校园既好奇又陌生,以前都是生活在父母身边,进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有的表现为人际交往焦虑,有的表现为学习成长焦虑,有的表现为生活自理焦虑。这就需要将他们快速融合在一起,产生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获得是可以通过集体的互动来获得的。而团体心理训练就是运用活动去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音乐游戏轻松不死板,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在互动的过程中能够体验音乐带来的欢乐和安全感,容易激发学生的身体律动。同时,在游戏中看到其他同学的积极示范也会让那些容易焦虑的学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从而在游戏过程中去学会观察自己。

即兴音乐是一种原始、随意而又天真的创作,每个人的身体都蕴藏着进行即兴音乐的发声材料,拍手和跺脚是最常见的即兴节拍的创作,从嘴里哼出的一些音调也是一种即兴旋律。当然在团体心理训练中的即兴音乐,是需要一定的设定目标,虽然是即兴但也必须提前有所组织(这是针对指导教师)。团体心理训练中的即兴音乐可以使用“奥尔夫”“柯达伊”“铃木”等音乐教学法中的方式,在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让大学生进行即兴发挥。而这些音乐中的物理性质会让人的身心产生反应,会得到情绪的释放和表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心理压力。比如在即兴音乐中去演奏一些有趣的乐器,可以转移对其他事物的注意力,指导教师在学生演奏的过程中多鼓励、多赞扬,此时学生的内心会有相应的变化,容易自卑的孩子会渐渐产生自信,内向的孩子慢慢会放开自己不那么拘谨。

音乐想象是一种让学生接触音乐并产生音乐联想的心理放松训练。指导教师选择音乐素材,在团体心理训练中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音乐想象的过程中其实可以结合绘画,将心中的所想描绘出来。也可以跟随音乐创编即兴动作(当然这种方式必须在很熟悉的团体中,一般团体成员很难完全放开),这些都是在不断地打开大学生的感官系统,并且可以激发他们的自我分析能力,挖掘潜意识中存在的深层原因,将心理认知提升到意识层面,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心理舒缓和放松训练,建立安全感。

音乐听探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在团体心理训练中产生共情共鸣的一种训练。音乐的载体是声音(这里指乐音,也是需要指导教师进行挑选的),音乐的物理特性——它的长短、强弱、高低、音色的变化——都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由充分的讨论,其实说出对于音乐的感受也是学生当下内心一种情绪的反射,因为诉说本身就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加上音乐的作用于听觉,能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旋律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人们的情绪总是随着音乐不断变化,与音乐产生共鸣。如进行曲风格《军队进行曲》《马刀舞曲》等作品会让学生处于振奋的情绪状态,如抒情性风格《渔舟唱晚》《春江花雨夜》等作品会营造出宁静、清新的画面,平缓抒情的曲调能够起到缓解压力、舒缓心情的作用。

四、音乐元素在团体心理训练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受重视,只有身心健康才能真正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定要集思广益,跨学科、跨领域融合,不断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虽然音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被运用的范畴越来越宽泛,但就如何科学合理运用音乐元素笔者认为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工作。

1.加强音乐心理健康功效普及

在高校中运用音乐开展团体心理训练,很多大学生会把音乐欣赏当作一种心理训练,认为只要听音乐然后大家在一起聊一聊、唱一唱就是完成了音乐的心理训练,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因此,一定要在大学生中积极普及音乐在心理健康包括心理治疗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只有不断强化音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功能,才能让大学生们充分了解并且接受它,这样才可以让音乐应用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普及模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中运用音乐开展团体心理训练的师资相对比较缺乏,尤其具有音乐治疗师资格的更是寥寥可数,光有心理学背景和音乐学背景这些都不能很好地胜任,在专业层面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作为指导教师要积极申请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深入了解目前音乐在心理健康领域前沿知识,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积极展示研究成果,为音乐作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加强音乐心理训练技术区分

在高校团体心理训练中,音乐的应用也是可以进行技术区分的,我们现在还是将音乐作为训练中的辅助手段,并且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因为时间、场地、设施、技术等原因,对于音乐的效果分析只停留在当时的活动,缺乏后续的数据跟踪。因此,必须进行交叉学科整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将音乐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不然就是流于形式,最多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游戏环节,音乐的功效也就大大减弱。

五、结语

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中把音乐积极、科学地应用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去,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做好心理调节、情绪疏导,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添砖加瓦,从而全面提升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团体心理健康心理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