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打造活力高效思政课堂的路径探析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思政课活力思政

刘 靖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独立学院因其特殊的办学性质和生源特征,与普通本科高校存在明显差异。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氛围融洽、效果明显、学生满意的思政课成为独立学院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独立学院打造活力高效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因其设置与管理办法的特殊性,招生生源与普通本科高校有极大不同。因而,独立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生管理与教学模式,真正实现高质量优效果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所谓活力高效的课堂,必然是集教学互动、高效优效、自主探究等为一体的课堂。与传统教学时的机械与沉闷截然相反,活力高效的课堂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将激情讲授与愉悦学习融为一体,也要彰显并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和反思习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收获全方位的成长。

思政课是理论传播的主要阵地,切实办好高校思政课意义重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等等。[1]这些恰恰也反映了活力高效思政课的建设要求。

独立学院打造活力高效的思政课,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独立学院特点,打造特色思政品牌,摒弃社会大众对于独立学院的固有偏见,积累良好的口碑与声誉,提高自身形象和社会地位,实现长远的高质量发展。

二、独立学院打造活力高效思政课的优势与挑战

独立学院通常由某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高校和社会资本共同合作办学,在办学和管理上有一般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明显优缺点,因而在打造活力高效思政课的推进过程中有显著优势,也面临极大的挑战。

1.独立学院打造活力高效思政课的优势

独立学院兼容并包了公立高校各方面的优点和民办高校的一系列优势,在办学模式方面克隆母体高校,同时享用其完备的师资队伍及学科建设经验,为打造活力高效的课程提供各类保障。同时,独立学院管理机制灵活、培养方式多样化,秉持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办学方向,注重实践性,不拘束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提倡应用为主,大大提高了打造活力高效课堂的可操作性。[2]

就师资队伍而言,独立学院既有公立高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大量年轻的专任教师。年轻教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更容易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喜欢创新,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之中,创造一个轻松愉悦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此外,年轻教师刚刚就业,大多满怀教育热情,一心扑在事业上,有非常明显的冲劲和很强的可塑性。

此外,独立学院的学生情商相对都比较高,社会交际能力很强,喜欢参加各类活动,喜欢与老师、长辈接触交流,容易袒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课堂上也能激烈讨论,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活跃。这些学生大多数思维比较跳脱,联想能力比较强,容易就某个知识点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真实事件,从而对该知识点留下深刻印象。

2.独立学院打造活力高效思政课的挑战

独立学院虽大体上模仿或者复制母体学校办学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很多细节方面没有办法完全效仿,内部有时会出现一些混乱,在师资流失人手不够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在辅导员或行政岗中选择一部分经验不足的老师直接参与理论课的讲解,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独立院校的专任教师来源相对单一,且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相比明显缺乏教学经验,对课堂风险的预判可能存在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因年轻教师经验和积累不足,教学方式可能比较单一,配套的教学素材也不够多元化,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网络上很多学生吐槽,部分教师在课上直接念PPT,这就是对教学内容掌握不充分的明显表现,这也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成绩大多不够优异,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存在很大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上课很容易走神,对说教类的学科都极为厌恶。此外,由于没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独立学院的学生看问题比较片面,容易产生偏激心理,鉴别能力比较弱,价值取向也比较功利化,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比较淡薄。

三、独立学院打造活力高效思政课堂的基本路径

活力高效思政课的打造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整体上对教材内容深刻把握,了解教学知识中的每一个细节及背后蕴含的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思政课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积极尝试并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1.整合鲜活素材

时事政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些鲜活素材内容广泛、领域多样化,能够吸引绝大多数人参与讨论。各种传媒介质快速传播,使得这些内容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呈现极具冲击力的爆炸式效果。在此背景下,广大青年学生广泛且高频地使用电子设备获取新闻动态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常态。

近年来,大量“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等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涌现出来,这些与时俱进的鲜活素材既较好地反映了当前国内外的热点事件,吸引学生的眼球;也深刻且紧密地结合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在具体事件中体会思政课里抽象原理的现实魅力。

如清华大学的“00后”大学生杨倩夺得2020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金牌,将奥运会首金收入囊中的事件,若融入高校思政课案例,一方面与我们上课的群体,即大学生们息息相关,因事件主人公与他们年龄相仿,代入感、冲击性和对比性都会尤为明显,吸引力和讨论性也因此会大大增强;另一方面,选用的素材不再过时陈旧,是学生在课堂上、书本中都从未见过的新案例,这份新鲜感也很容易吸引学生对话题进行讨论,从而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表达个人见解,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终透过现象看本质,合理深刻地对事件发生的原委进行解读。

2.坚持政治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极强的政治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只有始终坚定地将正确的政治方向置于高校思政课的首要位置,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坚持政治性,必然要紧紧依靠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然而有些教师照本宣科、空洞说教,极大地削减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充分考虑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摒弃死记硬背的方式,深入开展启发式教学。

央视一套黄金档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在年轻人中更是有很大影响。究其根本,这类主旋律电视剧迎合了时代的审美特征,在创作实践上找到了新颖的表达路径。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研磨教学方式与方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破学生对传统说教的刻板印象,用趣味性启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比如将鸿星尔克被“野性消费”冲上热搜的案例纳入高校思政课堂,让可能也是当事人的学生积极讨论这一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以鸿星尔克为代表的民族品牌企业在灾情面前的优异表现,学生能够意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这些吸引大众眼球的事件一旦被加入高校思政课堂,必然会颠覆学生对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刻板印象,最终达到思政课真正的育人效果。

3.灵活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积聚更深沉更持久力量的重要源泉。地方优秀文化历经历史长河的沉淀,特色鲜明、底蕴深厚,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3]

倘若在高校思政课中积极融合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如灵活选取在当地有故居或纪念馆的名人的光辉事迹、当地曾经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等,比如上海的高校选取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展览内容,通过介绍中共一大召开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南京的高校可以以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依托,引领学生走进雨花英烈们的精神世界,见证历久弥坚的信仰……以此为例,优秀文化资源将发挥其优势,成为思政课教学中既有特色又宝贵的素材。

当代青年大学生普遍热爱生活且感情真挚,对于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充满了期待和探索。高校思政课灵活合理地借助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能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运用思政课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透彻的领悟和思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和修养,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增强仪式感

注重仪式感,给学生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样是思政课教师营造活力高效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群体大多二十岁左右,感情真挚、个性鲜明,特别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容易因各种仪式活动而触发强烈的回应,比如入党仪式、生日庆祝会、告白仪式等,倘若合理利用,必然可以激发广大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能量。

高校思政课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涵盖文化传承、价值认同和政治信仰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命,对青年大学生文化认同、成长成才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思政课上开展“庆典仪式”“纪念仪式”等活动,重现历史经典,沉浸式体验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理解程度上进一步升华文化记忆,实现文化传承、文化认同,用事实彻底击垮历史虚无主义,最终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

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若能有效借助课堂和内容载体进行思政课仪式感教育,为学生营造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开拓创新等思政教育情境,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具体的巨大转变,必然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融入思政课教师塑造的高仪式感的情境之中,满足青年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情感体验,增强情感和身份的归属感、认同感,引发强烈而深刻的情感共鸣。

5.发挥共青团优势

高校思政课和共青团都具有政治属性,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5]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高校共青团组织更应该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本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思政课相辅相成,协同育人。

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对于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实践项目高度重视,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直面困难,这需要理性且冷静的分析,需要结合思政课中的基本原理,在生活中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最终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共青团组织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发动群众,这对打造活力高效的思政课也是大有裨益的。思政课教师应与共青团组织之间加强沟通,灵活调动学生干部的优势,对思政课的教学情况和效果进行调查反馈,通过共青团组织发现课堂教学自身不能发现的问题,最终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打造活力高效的思政课堂。

四、结语

思政课越发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课程,其教学改革也是当下热点话题。立足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师生特点,整合鲜活素材,坚持政治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灵活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增强仪式感,以及发挥共青团优势,将成为当前独立学院打造活力高效思政课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思政课活力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活力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