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铁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探究

2021-11-24

法制博览 2021年19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风险管理铁路

庄 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平稳上升,国内市场经济制度不断被完善。在日趋复杂的商业和法律环境中,一个企业想要获得良性发展势必在法律的监管之下进行运营[1]。商事法律法规就是我国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手段,我国范围内所有企业的商业活动必须遵守,才能够将法律对企业赋予的权利和责任贯穿到企业管理之中,同时利用这些法律来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铁路企业在进行相关市场活动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多种多样的法律风险,那么如何管理自身的法律风险,在面对法律风险时采取怎样的防范策略,已经成为铁路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2-3]。

一、铁路企业法律风险现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日益健全,铁路企业也将接受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铁路企业对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作用。铁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企业一样需要面对法律风险,甚至会由于其重要性而担负更多的法律风险。

铁路企业法律风险主要是指企业面对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所承担的风险。现阶段铁路企业已经面对众多的法律风险,如内部权益纠纷的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合同风险、经营管理人员违法犯罪法律风险等。铁路企业承受法律风险时,其将无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之中有效地保障自身权益,使企业承受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对效益的影响,最直接的结果是使得企业的利益受损。铁路企业承受法律风险还会造成企业潜在的损失,诸如企业的信誉度、合作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等,这些损失的后果较经济损失的影响更大,将会使企业的信用置于危险之中,不利于企业后续的发展。而在面对这些法律风险的时候,铁路企业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其无法对即将面临的法律风险做出预测,不能处理好已经发生的法律风险,对已经发生的法律风险采取的措施不合理。因此,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法律管理机制,健全企业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减少风险至关重要。

二、铁路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铁路企业外部因素导致的法律风险

1.铁路企业的合作者众多,其中不乏法律意识缺失的合作者,以及为了取得利益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他们通过利用合作的方式达成犯罪目的,这些不法行为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合作者与企业订立合同的合法性不足,双方在合同履行中违反约定,造成法律风险。

2.铁路企业的服务项目众多,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其中自然环境的不可抗拒性造成的法律风险问题较为严重。自然环境的变化往往是造成大范围的灾害,人力无法控制,且避免的成本高昂,因此在面对这一因素的时候往往会违背当初的合同约定。

3.国家政策的变动也是造成企业面对法律风险的一个因素,政策制定可以弥补投机取巧的商人发掘的漏洞,为保护市场的公正性带来了正效应。政策的出台将会对一些灰色地带形成制约,对企业间制定的合作条款中不明朗的部分提出了质疑,而那些之前合乎情理的部分将会成为法律风险。

(二)铁路企业内部因素导致的法律风险

1.企业内部的法律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存在法律漏洞。规章制度能够避免各种法律风险的出现,有效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而不随市场和国家法律变化的规章制度则不能完成上述作用。虽然铁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在一些重要的法律问题方面也做到了从严处事,但一些细小的部分规章制度不完善,还是让一些法律漏洞隐藏在深处。还有部分从业者未正视所设置的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之中简化工作步骤,导致所设置的规章制度在面对法律风险时不能发挥作用。

2.内部法律专业人才缺失,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法律专业人才能够帮助企业管理法律问题、规避法律风险和监管企业运营等,从法律方面引导企业利用法律条文来规范自身行为。一方面法律专业人才缺失导致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无法判别其合法性,对其法律风险评估和分析也自然不合理,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铁路企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法律专业人才缺失造成监督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无法在法律风险爆发为法律问题之前将之遏制,也无法从正确的角度来纠正规章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

3.管理人员法律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人员法律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造成忽视经营管理过程风险现象。既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遇到哪些风险不能完全预测,在运营中也易忽视这些风险的防范。诸如设备验收、工程验收凭人情签字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潜在的法律风险没有一个良好且合理的感知与判断。

4.注重效益,法律风险识别和评估手段投入少。部分铁路企业存在法律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手段落后的现象,这与企业一味追求效益不无关系。同时,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投入不足,法律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及手段不规范,造成风险估计不准确、风险报告不及时等问题。

三、铁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和防范策略

(一)降低外部因素导致的法律风险

外部因素导致企业面临法律风险的可控性特别差,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通过其他的方式来降低和转移这些风险。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相应保险的方式,以降低遭遇诸如自然灾害等情况时的损失,或者采取股票的方式让金融市场分担其面对的法律风险问题。铁路企业可以学习先进经验,让合作者自负一部分法律风险,外包一部分法律风险到其它企业之中,并让股票市场承担一部分法律风险,最终再由自己承担剩余的法律风险。

(二)健全企业内部法律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相关制度的完善对于企业发展无疑受益无穷,在面对法律风险方面也有足够的经验来应对。健全内部相关制度的方式一定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本着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将公司内部的所有环节进行统计,邀请专业的法律团队对企业所制定的相关制度进行改善和提高,在健全内部相关制度上做到严格、严厉和严谨。

(三)建立健全企业法律管理部门,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要实现经营中法律风险管理,就必须要建立属于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防范部门——法务部门,同时落实法务部门的人才引进问题,为推进企业法律风险系统化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铁路企业不仅要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部门,还要在构建完成后要明确其职责和权利,让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同时专业人才的引入可以确保在公司的日常运营中能够发挥监督法律风险的功能。

(四)健全铁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防范体系

健全铁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防范体系要从全局出发,包含了法律管理制度但不仅限于此,是一种应用于全系统的法律风险管理防范软硬件结合体系。其主要的防控流程是企业内部根据合作对方现状,对其内外部环境进行考察,对法律风险事项进行控制,并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在事中做好控制,事后补救作为补充。除此之外,必须要将法律风险防范制度落实到企业当中,要求涉及企业各个方面,并以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来化解及防范法律风险。

(五)注重铁路企业法律风险识别和评估投入

法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法律细则来指导,而铁路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众多。要同时对企业所有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因此,注重识别体系和评估投入十分重要,这对于提高法律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现阶段信息的飞快传播将会给铁路企业带来丰硕的回报,同时也会让铁路企业面临很多未知风险,其中法律风险不容小觑。为了使得铁路企业能够正常运营以及达到盈利的目的,铁路企业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管理和防范法律风险,帮助企业做到在法律风险发生之前就已经被发现和遏制,发生过程中能够被快速改善,以及发生之后能够被妥善处理,从而促进铁路企业的顺利发展。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风险管理铁路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