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合同法》在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研究

2021-11-24李庆运

法制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技工合同法

李庆运

(商丘技师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一、引言

当前从整体情况来看,在全国各大技工院校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开展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改革,并逐步做好试点工作,列入试点的技工院校要在统一化、规范化的指导之下,进一步着重做好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等相关方面切实增强,以此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安排取得应有的成效。据此,有必要针对《劳动合同法》在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内容进行探讨[1]。

二、《劳动合同法》在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缺失的情况

在技工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其重点所在是相关专业理论、技能课程的设置,从具体情况来看,在实际的课程设置过程中,往往没有关注文化理论课程的设置,特别是法律课程等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课程类型往往存在缺失的情况,或者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存在很大的问题,除了因某些专业需要设置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课程,在其他方面往往缺乏应有的法律课程。《劳动合同法》在课程体系中没有得到充分地融入,往往只是作为一小部分章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进行穿插,此类课程缺失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系统学习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严重限制了学生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的增强。

(二)相关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以此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改革成效。而从具体情况来看,某些技工院校在法律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往往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并没有充分实现与时俱进,在教学理念方面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得到切实提升,教师往往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并没有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很大限制,这与落实以学生为本、把能力作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精神都会造成很大的限制。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往往没有高度关注教学和实践的融合,通常情况下只是灌输理论知识,并没有把理论和课程内容转化成为合适的项目或者任务,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学以致用,而这样的情况对于技工学生来说,会严重限制其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其维权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也会造成很大限制。

(三)法律专业教师比较缺乏,专业技能不强

针对技工院校来说,所配备的法律专业教师比较稀缺,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同时相关教师往往不具备应有的岗位胜任能力,在专业技能、业务素养方面往往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从实践情况来看,很多技工院校的法律课程教学往往是由非法律专业教师担任的,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往往与专业教师有很大的差距,而要想充分实现法律课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就需要着重关注师资队伍的健全和完善。

(四)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往往在教学考核方式方面还沿用传统的模式,通常情况下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某些技工院校往往会涉及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平时成绩、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相关内容,而这样的情况不够科学合理,方式十分单一,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全面性、动态性的考核,这对于劳动合同法的有效落实和学生法律意识及相关技能的提升,都会造成重大阻碍。

三、《劳动合同法》在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内容

《劳动合同法》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一体化教学改革,要针对总课程进行充分地明确,然后分解成四个不同的学习项目,分别是: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总则、附则、特别规定、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为指导,针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同时对于不同的小组安排相对应的合作项目[2]。更切实可行的任务和目标,具体来说,相关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评价与总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确保相关学生有效完成相关任务要求,按照原计划和责任制度来切实履行。根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和结果展示的流程要求来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活动,下面以教学项目劳动合同订立作为案例来着重探讨实际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相对应的项目任务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项目具体任务进行充分地明确,然后明确相关学习要求,以此使学生能够把握好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同时对于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有明确的认知,并有效掌握相关原则、流程和步骤等等。教师要提出以下几方面任务:首先要根据已经分好的小组,确保成员分工明确,并拟定相对应的具备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同时也要拟定一份具有陷阱的劳动合同。

(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把小组作为单位,进一步结合项目的具体任务来明确相关学习计划,以此更有效地完成相关任务,小组成员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对各类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储备好物品资料等等,对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实现优化配置。

(三)对于相关计划进行切实执行

首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任务要求逐项完成相关工作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课堂秩序,确保课堂秩序足够良好。其次,要听从安排,积极有效的参与,不能无故拒绝任务的安排,要切实配合有效参与。再次,要严格按照既定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四)做好检查评估

要把小组作为单位,进一步做好检查和评估工作,并形成相对应的评估意见。

(五)成果展示

要在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展示相对应的成果,然后通过各小组选派代表的形式进行全班展示,最后由教师进行相对应的指导和点评。

四、《劳动合同法》在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进措施

(一)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增设法律课程

针对技工院校来说,要着重针对当前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缺失问题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对应的法律课程,打造健全完善的法律课程体系,结合相关专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专业调研和深入分析的方式而增设和完善相对应的专业法律课程,使技工院校的法律基础和氛围能够逐步完善。

(二)针对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针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而言,因为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所以要确保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教师要针对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地融入创新的因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国家相关标准能够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得到切实的融入,以此为基准进行一体化改革和优化。同时进一步着重做好教学教研活动,使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效果。

(三)配备专业化的法律专业教师

针对技工院校来说,针对自身专业法律师资队伍不够完善的问题要深入分析,要想使一体化教学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打造高质量的专业法律教师团队,同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培训,使其具备应有的专业资格和教师资格,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在法律工作经验方面也要严格要求[3]。

(四)针对考核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针对劳动合同法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效果而言,要科学合理地分析和严格地考核,针对考核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以此促进一体化教学能够真正执行。针对技工学校的法律课程考核而言,要把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充分融合,进一步着重做好全面系统的考核,实现整体的动态化的评价,以此体现出应有的考核效率和水平。

由上文的分析,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着重做好《劳动合同法》的教学工作,是大势所趋,同时更是紧迫任务。需要针对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应有的解决措施,落实一体化教学的各项实施要点,以此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维权意识和综合素养等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猜你喜欢

劳动合同法技工合同法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从技工到英雄
论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关于合同无效制度的法律适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之再议
关于合同法中连带责任研究
新劳动合同法视阈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