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信息化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的文献综述①

2021-11-24刘艳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献信息化信息技术

刘艳杰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促进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通过查阅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以2010—2020年间的研究文献作为综述内容。

1 相关定义的界定

1.1 信息技术

此文中的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

1.2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2 研究综述

2.1 文献体量与趋势研究分析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在CNKI网站,通过输入关键字“信息技术”并包含“高校”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相关论文,共检索到论文1982篇,2015—2020年期间发表的论文为1293篇,这基本和我国信息技术推广的进度相一致。在1982篇论文中,检索并包含“体育教学”,检索到相关论文71篇。从近10年来的研究文献的数量来看,文献的发表主要集中于近5年,且每年呈递增的趋势,伴随信息技术的在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应用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相关方面的研究增速会越来越快,文献体量也会越来越大。

2.2 文献研究内容及分析

2.2.1 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

美国信息化教育教学推行较早,20世纪末颁布了教育技术标准,2005年又颁布了新的信息化教育技术,2014年信息化教学已经走上了正轨,把信息化教育教学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标准之一[1]。美国高校重视体育教学设施的设置,信息技术、互联网设备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更加深入,如篮球教学中给学生穿戴数据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跳、血压等健康状况,同时也可检测到学生的运动情况。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可以及时地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的方向[2]。

英国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非常具有专业性和计划性[3]。面对众多的学生,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并进行标注,在授课时如果某一学生在这一方面特别擅长,就会给予提示,教师就可以对其更加关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设备与其共同,单独设置教学方法和目标。英国高校的体育课程项目较为丰富[4]。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安排舞蹈、游泳、田径、篮球、橄榄球等项目,为了确保学生在几个学期内完成学校安排的项目,学校通过信息技术和设备对学生的项目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科学检测,学生哪一方面差,就针对性的多做该方面的练习和检测。学校还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需要的比赛、技术视频,来安排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5]。

日本高校的体育教学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模拟一些场景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日本高校还建立了很多体育实验室,通过信息技术开发模拟系统,供学生进行模拟练习[2]。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国北京、上海地区著名的体育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体育教学课程的学习,利用网络进行线上学习的模式越来越显著[6]。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有以其本身为中心的全国高校体育系教学教育互联网,优秀高校的优秀体育教学多媒体视频资源相互交换交流;在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将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推广在大学体育中,还会推广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华中师范大学也成立了多种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如何发展中国体育线上教育等,都在提倡用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去结合体育的教学推广[7]。我国信息化教育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信息化水平不足问题,体育教学信息化技术应用力度依然较薄[8];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主要还是备课和上课环节,信息化教学模式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资源是校内的网络教学平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深度不够[9];资源共建共享在我国高校起步较晚且推进不够,该状况既不利于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也不利于大学生育运动动机的形成、确立,因此高校间需要加快信息化在体育教学中的推进速度,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形成互补,增加网络、新媒体、信息化课程资源等大学体育教学资源建设内容[10]。

从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快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互联网技术与体育教学进行融合,信息技术利用率比较高,与体育教学的联系较密切。我国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现状研究还多停留在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层面,高校信息技术应用多为网络教学,更深层次的研究应用相对较少。

2.2.2 信息化教学素养与教学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的教学设计,组织信息化的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11]。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包括信息化意识、道德意识、技术知识和信息化能力4个方面[12]。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要改变教师观念,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3]。

信息化素养方面,我国学者结合国外信息化素养的相关研究,根据国内教师实际情况进一步将其深化,并根据我国教师素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信息化教学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现代化的工具、资源和平台等进行数字化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信息化[14]。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形象化、视觉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包含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和信息化环境下自我发展能力,它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15]。张学华通过对某高师院校的调研,提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具体包括管理机制、教学机制、培训机制等方面[16]。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师能力标准文件,能力标准UNESCO框架包括技术能力、知识的深化、知识创造3个模块[17]。

美国的能力标准(NETS-T):之前的标准侧重于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新标准侧重于教学。在1998年首次推出的面向学生的教育技术的标准后,该协会又先后开发了面向教师和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的标准[17]。通过对NECT-2008、AECT-2012、UNESCO ICT-CFT(2011)、中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2014)、中国高校教师信息技术指南对比分析,指出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分为应用、深化、创新3个连续的阶段阶段,同时还提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18]。尽管世界各国都对教师提出了信息化技术能力标准,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杨明慧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提出了包含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3个一级指标与9个二级指标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并给出了明确的指标权重。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发现,国内外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研究主要为标准的制定及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信息化能力的构成及模式研究方面,虽然各国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在强调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从而指导教师能力的发展。

3 综述分析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发现,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信息化教育教学开始相对较晚,文献整体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现有研究更多倾向于理论研究,应用实践方面相对较少,且深度不够。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应用面也会越来越广,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也将会深度融合,相关方面的应用实践研究体量会更大,研究层次更深。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会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不仅会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体育训练及科研方面的独特优势也将被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研究,必然会衍生多样化的需求,反过来将会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文献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