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①

2021-11-24代函芷许水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高校学生体育锻炼

代函芷 许水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现如今,国民体质健康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体质健康发展成为我国发展重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逐渐衰退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较为突出的体质健康问题表现为关节僵硬、运动动作不协调等。然而,在高校学生肺活量等指标不断下降的同时,高校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却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体能状况、心理健康及营养均衡3个方面。该研究对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发展对策,着力为改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提供参考。

1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1.1 家庭体育参与意识

家庭对于学生成长影响较大,目前我国家庭情况大多数为三口之家,家庭成员间关系更加亲近且易于交往,这也使得子女在家庭环境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学生父母对于体育的理解、体育参与频率与其文化程度、职业水平、身体机能、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然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求学阶段,父母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忙于工作等其他事务,对于自身身体状况关心较少,体育参与也随之减少,从而影响自身体质健康;很多学生家长着重考虑子女未来的学业生活,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日常时间分配较多集中于考试与升学,削弱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时间分配,家庭成员体育参与意识的匮乏对学生的深远影响,也使得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从而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1.2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自主性与科学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仅对大一、大二学生开设体育课程,并且体育课程的课时数目较少,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课后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没有体育课程的情况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率较低;有些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方法缺乏系统、科学的认知,盲目进行体育锻炼,造成运动损伤,从而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

1.3 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

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之基础,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学校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场地与设施的建设,以及对于学生使用相关体育设施的运营管理,成为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点。随着许多高校的扩招,学校内的学生逐渐增多,很多高校的体育场地过小,设施数量不足,许多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参加体育锻炼,这也是使得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学生对于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认知

目前,许多学生对于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相对较为匮乏。许多学生认为身体素质中的一些因素只是与提高运动技能中的体能有关,而与个人的身体健康没有关系。事实上,体质健康指标中的心肺功能及肌肉力量等均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体质健康为实现个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对于体质健康的认知程度对于学生着力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自身体质健康水平具有较大影响。

1.5 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

目前,我国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较高地位促使一些独生子女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对于如何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不甚了解,父母的过分溺爱从而导致其心理、生理多方面问题的产生,进而使其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2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对策

2.1 为在校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

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位学生所面临的体质健康问题也有所不同,不同程度、不同性质及不同应对态度使得高校学生的体质改善方案无法通过普适化运动得以实现。可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的测试结果将学生分类,通过课内、课外体育运动相结合的方式,为全体高校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用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改善心理状况。在分类阶段,特别需要筛选出体质健康状况较标准差距显著的同学,成立专业体质健康辅导小组对此类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及课外辅导,促进其体质健康正向发展。

2.2 丰富体育课堂,积极组织开展体育竞技或者趣味体育运动

体育课堂是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收获体育知识与体育竞技比赛常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应着力丰富体育课堂内容,提高体育课程质量,为学生提供数量充足的体育课程,使高校学生积极参至体育课堂之中,在课内实现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

除此之外,在课外积极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竞技比赛及参与门槛较低、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健身项目,为学生体育参与提供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运动会、晨跑、夜跑、马拉松等体育竞技或者趣味体育运动,促进其体育参与的积极性。

2.3 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实践健康校园活动

高校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性,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能忽略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因此,要明确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高校要提升体育教育的认识和决策高度,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在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教育中,高校应着力支持体育事业给予高校学生充足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予以科学指导及完善管理,尽量确保学生具备放松及锻炼的健康空间,实践健康校园活动。

2.4 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应对困境,妥善处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建立基本定位;开设心理咨询室,使心理健康方面有困惑的学生可以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交流、倾诉。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与相关课程,积极解答学生困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应将运动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对体质健康的正确认知及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理解,促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5 培养学生形成营养搭配的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营养均衡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学校应积极宣传,科学指导,培养学生营养搭配的观念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开设营养均衡、健康生活方式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健康生活提供科学指导。可进一步与学校食堂联动,对于学校食堂菜品种类和价格上作出适当的调整,使菜品种类更加丰富,营养价值也进一步提高,以吸引学生能够健康饮食,保证学生体质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至学习、生活中。

3 结论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教育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凸显,体质健康发展也成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理念,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实践目标。该研究通过实际调查提取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改善的发展对策,为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高校学生体育锻炼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南开大学教职工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