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战略方向
2021-11-24刘艳梅姚志才
刘艳梅 姚志才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
新加坡的国家定位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从其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方面看属于小国,但是从地缘政治影响力、地区话语权、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等方面看,新加坡并不符合国际社会主观意识中的“小国”定义。作为一个依赖外部世界促进经济增长、依赖大国维护地区和平的国家,新加坡通过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模式和外交政策在东南亚地区逐步迈入核心位置。
新加坡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聚集了700多家跨国公司全球总部或亚太总部。新加坡江苏商会会长周兆呈说:“过去三十年的中新合作历程,无论是早期的苏州工业园,还是近期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的合作项目,在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带动下,新加坡的价值优势会更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和新加坡是特殊的朋友和伙伴”,“新加坡的实践为中国破解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难题提供了宝贵借鉴,中国发展也为新加坡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自1990年建交以来,中国和新加坡保持着长期的伙伴关系与密切合作关系,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务实合作深入拓展,人文纽带日益密切。2013年至2020年,中国连续8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连续8年成为中国第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政府间合作项目和广州知识城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开创了很多有益模式和经验,充分展现出两国合作的前瞻性、战略性、示范性。中新合作立足双边、超越双边,走出了一条大国与小国平等相待、互利合作的典范之路。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应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进一步在深化中国和新加坡合作上做文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作与平衡、互构与共生,更好利用新加坡作为重要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与物流中心的通道、枢纽和平台功能优势,增强联通性、突出试验性、着眼战略性、聚焦功能性、致力共赢性,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机遇、注入更多动能。
一、增强联通性,更高水平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联通性是畅通贸易、促进投资,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于连接“一带”与“一路”、促进中国-东盟以及RCEP成员国之间互联互通,对于发展中新关系、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带动相关省区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重庆始发)共开行1297列,同比增长40.5 %;跨境公路班车开行2821车次,同比增长126 %;陆海新通道进出口货物已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化工原料及制品、轻工及医药产品(饮料)、生鲜冻货等350余个品类。截至2020年底,陆海新通道目的地已覆盖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个港口,并在新加坡、越南和中国香港建立国际分拨中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要进一步增强联通性,协调好各方利益,将其建成一个不仅限于中新两国参与的开放性合作平台,更好集聚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区域)力量,促进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发挥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平台作用和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作用,加强双边、三方和多边合作,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进一步完善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体系、现代物流体系、政策创新体系,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和供应链综合服务等功能性平台,为沿线地区提供快速、优质、安全、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促进物流、供应链及贸易投资信息的交互共享,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推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无缝对接,打造经济便捷、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开放型通道。
二、突出试验性,借鉴新加坡开展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压力测试
新加坡是目前全球符合国际惯例、开放程度最高、制度建设最完善、发展最为成熟的自贸港之一。利用新加坡作为参照市场,开展高水平开放的试验与压力测试,既能够做到风险可控,又有利于制度成熟后迅速拓展到东南亚和世界其他经济体。一是依托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更大力度支持江苏自贸试验区推动开放创新先行示范,打造基于规则衔接和压力测试的国际化创新走廊。系统深化中新双方在跨境投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政府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合作,探索更多合作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的有益经验。二是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与新加坡自贸港合作。建设海南自贸港,是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推动建立以区域合作为主题的高端对话交流机制,深化以人员自由便利流动为重点的合作交流,深入借鉴新加坡自贸港建设的经验,加强国际规则与服务贸易等全面合作。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新加坡排名第2位,为亚洲营商环境最好的国家,中国位列第31位。面向未来,中国可以更加系统地对标和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接轨国际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更加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要素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
三、着眼战略性,提升重点领域双边经贸合作水平
新加坡是全球重要的金融和服务贸易中心,在金融、高端服务、数字贸易、教育医疗、商业会展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完善的要素资源,产业门类齐全,在数字服务、文化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双方应聚焦战略性重点领域,推进优势互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一是推动金融创新合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是双循环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长期战略。新加坡已经成为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之一,在金融市场开放、大宗商品计价以及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应依托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持续加大中新金融创新合作,加大双方机构互设力度,深化中新金融机构双边准入,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企业通过新加坡走出去,拓展“一带一路”业务。在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业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新双方在跨境金融、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动中新双方试点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探索数字货币在中新跨境领域的应用场景。二是提升服务贸易水平。积极推动新加坡企业加大在华服务贸易投资,充分利用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国家级合作平台,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贸易先行示范区,推动新加坡以中国为基地形成向全世界辐射的贸易网络,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实现互利共赢。发挥新加坡全球投资中心功能作用,积极鼓励中国企业以新加坡为跳板,走向全球舞台,拓展国际贸易版图。三是扩大数字贸易规模。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贸易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世界经贸格局,企业跨境贸易、跨境综合电商服务、跨境电商政务监管也都逐渐向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受疫情冲击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新亮点,中新双方应抓住契机,优势互补,提升扩容中新国际数据通道等数据基础设施,加强在电子商务、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各领域的合作,推动产业数字化,为贸易转型注入新动能。
四、聚焦功能性,共同打造更多示范性的平台项目
中新自贸协定及去年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涉及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贸易救济、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电子商务、竞争政策和环境等9个领域,是高水平的双边自贸协议,对于促进多边合作,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新发展格局下,应进一步发挥好中新合作各平台的功能,深化改革,率先把相关规则落地落实落细,在更广领域探索推动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中新合作升级版。一方面,进一步复制推广成功经验。中新双方以产业园区、互联互通、知识新城等项目为平台,有选择地学习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是中新合作的重要特色,尤其是政府间合作项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政府间合作项目成功实施,不仅带动了两国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科技环保、现代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新合作全面提档升级,需要系统总结中新合作项目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对一些符合中国实际、具有普遍意义的创新举措,加大复制推广力度,进一步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设立新的功能平台。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深度契合中国重大发展战略,项目选址和合作主题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对我国开放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双方应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聚焦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效应,结合京津冀、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要战略实施,推动建设更多“双循环”示范项目,拓展新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发挥好新加坡的通道、枢纽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区域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接轨国际规则,促进区域开放水平提升,助力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发展。
五、致力共赢性,共同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
2020年,在中新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两国领导人表示,要继续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未来,随着RCEP的签署落地,中新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方面,深入拓展“一带一路”合作领域。推动双方深化在互联互通、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拓展服务贸易、食品安全、司法、疫情防控、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绿色投资等新的合作领域,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树立典范、做好示范。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目前,中新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稳步推进,两国企业一起赴第三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应积极推动两国机构和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更加积极开拓第三方市场,特别是针对RCEP区域在经济规模、贸易、投资、生产网络、金融发展等方面的现状,为维护和稳定亚太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进行前瞻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