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法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
2021-11-24钱镜伊
钱镜伊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以人为本是现阶段国家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理念。私法作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维护的个人利益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将私法精神贯彻到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是能够有效保障公民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措施。要想对私法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进行分析,首先就要了解私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主要有哪些。
一、私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
(一)民法是私法的核心内容
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最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在保障公民个人权益的同时能够平衡社会与公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这一切都是需要以民法为基础的。私法建立的出发点就是保障个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因而其法律条款的规定是以保护个人的利益为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私法也就是民法[1]。民法作为私法的核心内容,需要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对其引起重视,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即一切为了人民。
(二)私法中的部分内容是现代民主的基础和源泉
私法的概念最早是在欧洲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因而这种法律从性质上来说带有一定的商品经济属性。而这种属性体现和强调的就是以个人的利益为根本,法律中的一切规定都要以保护个人的权益为基础[2]。在将私法精神贯彻到现代法律体系中时,一些能够体现保障个人利益、崇尚自由平等的法律条款和规定是现代民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因而私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现阶段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私法精神
私法精神最初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环境和背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方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无论是在法律还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而这种固有观念也是影响私法在我国法律体系建设中实施的最主要原因。现阶段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公法为主,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公法的内容强调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3]。而由于私法精神的缺失,不仅法律的内容条款中缺少更加注重自由平等的民法精神的体现,还会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对私法的建设抱有偏见
造成私法精神难以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贯彻落实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无论是从公民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都对私法的建设抱有一定的偏见。这种偏见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不仅是因为私法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和建设理念与社会主义的公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在私法的内容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发展的内容,因而如何更好地利用私法精神,也是现阶段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构建私法精神的具体措施分析
私法精神是私法的内在体现,私法精神的贯彻落实不仅能够帮助我国更好地落实和保障公民的个人权益,还能够通过公法与私法的协调和结合来保证我国社会的平稳运行和发展。而要想在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构建私法精神,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拓展社会自治领域
私法精神最早产生于古罗马的市民社会,这种精神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保障当时古罗马的贵族阶层的利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法律观念。而市民社会也逐渐成为以古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建立私法并倡导公民权利的重要基础。而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当中,公民是社会的主体,法律内容的制定要以公民个人的利益为先,在建设社会的过程中要积极听取公民的意见,而这一点也是民主社会产生的雏形。而通过私法在欧洲国家的发展情况可以得知,之所以私法能够受到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欢迎,就是因为在应用私法构建市民社会的过程中能够为社会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公民在这种环境氛围中能够充分享受到私法为公民带来的益处。
因此,对于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来说,将私法融入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就要坚持以社会为法律利益的主体,通过拓展社会自治领域来营造更加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氛围,进而促进私法精神的构建。而具体来说,要想拓宽社会自治领域,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要转变公民以及社会的法律观念。无论是当公民遇到民事纠纷还是能够通过社会自治解决的问题,都尽量不借助法律的手段。这样不仅能够让公民以及社会在自行处理纠纷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还能够通过体现更加自由平等的观念来体现私法的精神,让私法能够在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
自法律的概念诞生以来,权利和权力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权力是法律规定赋予公职人员在任职期间享有的依法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治理的一种具体的执行力,而权利则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依法享有的能够进行的社会活动、保障自身利益的权益。私法精神作为现代社会法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满足民主平等的社会建设要求的重要精神,在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要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才能够为私法精神的贯彻落实提供有效保障。权利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要对一些直接或间接损害其个人权益和利益的行为引起重视,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而从这一方面来说,私法精神与公民个人的权利意识之间存在较大的共通性。私法在欧洲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很好地培养了公民个人的权利意识,而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我国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公民与社会权益方面的选择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主。这样不仅会使得我国社会的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社会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固有观念,还会因为自身缺乏权利意识而使得自身的权益更容易受到损害。而要想让私法精神的贯彻落实能够对推动和完善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公民个人的权利意识是必须要提高的。具体来说,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不仅需要依靠公民自身积极地转变思想观念,还要依靠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法律中能够保障公民利益的条款和内容加以宣传。
(三)以立法实践为契机
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的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建设目标。法律本身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秩序方面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通过法律管理和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私法精神的融入不仅能够让其更加注意尊重和保障个人的基本权益,还能够通过协调个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来促进社会主义国家更好更快地建设。要想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构建私法精神,还要注重坚持以立法实践为契机。在立法实践的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开展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来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而在将私法精神贯彻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中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要注意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不断完善自身工作行为的过程中促进宣传教育工作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让私法精神在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有更好的体现。
现阶段,《民法典》的施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个人权益的更有效保障,还对私法精神在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私法精神在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对如何构建私法精神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知,目前在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想贯彻私法精神仍有一定的难度。在推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拓展社会自治领域、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以立法实践为契机等措施来为私法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奠定基础,是能够让私法精神发挥更大作用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