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中的施工与技术难题分析
2021-11-24代杰
代杰
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31
根据道路改造要求及形势变化,加强相关的施工分析,积极开展技术难题处理工作,可使道路改造施工效果更显著,避免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满足施工企业的长效发展要求。在细化道路改造方面的研究过程中,应提高对施工、技术难题处理的关注度,使具体的处理工作落实到位,顺利实现道路改造施工目标,丰富道路改造施工所需的技术手段,确保道路改造施工状况的良好性,完成规定期限同名作业计划,促进施工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可增加道路改造施工中的技术优势,丰富技术难题处理方面的实践经验。
1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中的施工问题
1.1 科学性以及安全性不足
在旧路改造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工程施工效果,还需要结合实际施工需求进行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借此保障后续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但是,目前很多地区在旧路改造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有诸多不足之处,也没有对原有市政道路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明粘结也就导致了施工方案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对于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的一些安全隐患也没有进行有各县市,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一些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
1.2 施工质量不合格
目前,在道路改造施工质量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未引用先进的道路改造施工技术,也没有在进行改造施工方案设计前实施现场勘查工作,对道路的受损状况了解不足,没有基于原有路面的各项参数进行科学分析,无法为后续的改造施工方案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目前还未制定完善的道路改造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1.3 复杂施工环境条件的影响
部分施工单位在实践中过于看重道路改造施工进度及自身的经济利益,忽略复杂的施工环境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为施工计划推进埋下了隐患,影响了道路改造效果,使施工面临更多的风险。
1.4 道路建设缺乏系统规划设计和统筹建设
道路是地下综合管线的载体,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热力等各种管线通常都敷设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内。对于旧道路的改造,解决地下管线这一问题更为棘手,首先,由于旧道路地上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并且缺乏原始规划文件及设计资料;其次,由于各管线部门通常拥有自己的建设投资计划,可能与道路建设计划存在冲突。
1.5 技术选用不合理
在实施道路改造计划的过程中,由于对现场情况及施工要求等缺乏综合考虑,使道路改造中的技术选用不合理,应用效果不明显,对道路改造施工的质量、结构稳定性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阻碍了改造水平的提升。
2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几种常见施工技术
2.1 接缝处理技术
在道路旧路改造工作中,多面临的是平缝接缝问题,在进行平缝线的接缝处理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平稳紧实的原则来进行,并且需要结合当地施工条件进行施工设备的合理选择。在施工完成后,要求摊铺机能够从道路末端附近的施工现场稍微抬起,随后离开施工现场。此后,通过不同型号的压路机,进行接缝部位混合料的及时碾压和处理工作,保障平缝的接缝质量。对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纵缝问题,一般需要通过冷缝处理的方式进行接缝处理,保障整体接缝处理质量。
2.2 摊铺与碾压技术
在进行混合料摊铺前,首先,要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还要与混合料摊铺的标准温度保持一致性。一般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中,需要将摊铺温度控制在150~185℃,并需要在摊铺之前做好摊铺机的准备工作。在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在料斗上涂刷一些柴油以及水的混合液,避免此种合料与料斗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粘结的问题发生。在具体摊铺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工程施工需求,尽可能应用双钢轮压路机的选用,碾压次数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借此来保障摊铺以及碾压效果。
2.3 共振碎石施工技术
夯实路面的过程中,需要从外部着手来进行分层夯实以及加固。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一技术的应用可能无法达到完美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对钢筋的压路实施碾压,在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辅助材料,比如小碎石等。当这些工序完成以后,可以进行洒水夯实作业,以此来整体提升市政路面改造施工的整体水平。在实践过程中,为更好地达到路面改造成效,为更好地提升路面改造质量,有必要注重施工环境。在采用这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在干燥的环境下来施工作业,以此来更好的防范可能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全面提升路面改造施工的整体成效。
2.4 混合料搅拌技术
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中,一般多采用沥青混合料进行路面施工作业,混合料的拌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整个市政道路旧路的改造效果,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混合料搅拌技术,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开展混合料搅拌工作。为了保障混合料的搅拌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施工效果,在混合前还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具体包含对混合料质量进行检测。进行矿物温度的控制以及沥青加热处理等。在矿物加热工作中,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70~190℃,沥青加热过程中,温度需要控制在150~170℃,在混合料搅拌过程中需要保障混合料的均匀性,对分离自己凝聚问题也要进行处理。在混合料运输过程中,需要将搅拌时间以及运输时间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及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使用,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加强道路改造中施工与技术难题处理的相关策略
3.1 做好施工前测量工作
为了保障道路旧路改造效果,要求施工技术部门能做好施工前的各项测量工作,这样才能为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充足准确的数据信息。在进行施工前测量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的测量部门开展工作,并要结合图纸坐标进行桩点的放样处理,对桩位做好各项保护工作,对于各项施工数据以及施工参数,还要做好详细地记录工作。在施工完成后,需要提供相关的竣工图,还要及时进行归档保存处理,借此保障道路旧路施工改造工作的有序开展。
3.2 共振碎石施工技术应用
有效应用压稳技术。在应用共振破碎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其目的在于通过共振破裂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而不是全部粉碎。因此只需要压平、压稳市政道路路面的表面就行,不需要达到真正的压实。一般情况下,会应用10t钢轮振动压路机设备,利用此型号设备在原有路面上进行碾压施工,碾压的次数为2~3次,让表面的细小碎粒进入路面裂缝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破碎混凝土模量,利用水罐车进行洒水,一遍即可,完成后再开展一次振动碾压工作。其次,在实施共振破碎技术时,一定要保持其作业环境的干燥性,不可过于潮湿,否则混凝土破碎过程中的一些细小颗粒将难以保存,无法与粗颗粒成为一个整体,影响路面的强度。如果施工环境中的水分过多,容易造成路基变软,削弱了路基的稳定性,而且也会对沥青混凝土面层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必须做好排水工作,可建立健全的边缘排水系统,在一些比较低的地方,或者是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水平方向的排水管,把施工中的水分排出去,排水管之间的距离最小为100m,最大不可超过300m。
3.3 排水施工技术
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需要使用挖掘机进行反铲挖土处理,随后将土方运输到施工场外,结合土质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挖掘机无法挖掘的区域,可以通过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并要尽量将对基础下层所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在人工开挖完成后,要做好夯实处理。在土方开挖中,还要做好对地下水位以及土质的动态观测,结合观测结果来进行排水措施的调整跟优化。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需要结合设计要求实现对基底的整平处理,进行杂物的清除工作,一旦发现存在有不良地质或者检测发现承载力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时,需要立即开始基础施工作业,减少地基地暴露时间。在开挖完成后,进行放线定位处理,进行高程控制桩的测试工作,随后开展混凝土垫层施工。在垫层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相关施工设计要求后,进行管道中线的控制,在管道安装前,也要做好管材质量的检验工作,在确保其材料质量达到相关要求后,方能够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对检查井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要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规范开展工程施工,一般在井盖类型选择过程中,需要采用重型铸铁井盖,在管道施工完成后确认合格后,随后进行回填处理,减少暴露时间,还要保障地基压实度跟压实效果。
3.4 路基开挖回填
对道路改造施工过程中,路基开挖时遇到的土质情况较差问题进行解决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路基回填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40毫米细沥青混凝土+80毫米粗沥青混凝土+250毫米C20混凝土+750毫米山泥道渣+150毫米道渣。在路基回填方案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分段开挖的施工方法,开挖完成后,要利用人工平整方式对其进行平整处理,同时要间隔5米左右设置集水井降水。在填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回填厚度进行严格控制,每层填回厚度在300毫米以内,综合利用机械压实以及人工压实方式保证路基回填的压实度。
3.5 人行道和绿化带施工技术
新旧路面的衔接处利用C30混凝土进行浇筑作业,人行道、绿化带侧石部分同样可先进行混凝土预制,人行道侧石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预制块的尺寸。在安装预制混凝土构件之前,应当先做好挂线测量工作,然后再安装侧石,先对其进行检验,质量无误、准确度无误之后,再铺设基层坐浆。实施铺砌工作时,每一块之间都需要留有一定的缝隙距离,通常为1cm,而且缝隙应当是垂直方向,完成铺砌作业后要用适宜的水泥砂浆材料压平。侧石的安装和铺砌,稳定性必须达标,而且要保持平整。在进行平石施工时,需要在下层进行混凝土浇筑,然后再进行铺筑。人行道混凝土预制测评石则采用现场浇筑预制技术,必须保障混凝土强度达标。
3.6 路基修整
在路基修整处理过程中,需要将路基表面拱度以及实际高程指标作为参考,随后进行挂线找平处理工作。在施工初期,要进行静压施工处理,对于暴露的凹凸面,要进行碾压整平处理,在确保整平效果后方能够进行后续工程施工。此外,路基修整中还要实现拱度以及高程等施工指标的检测工作,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的施工标准。如果检测后依旧没有达到相关的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效果,要通过多次碾压作业的方式进行找平处理,在完成后,需要相关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处理,确保施工无误后,才能够开展后续的工程施工作业。
4 提升道路改造施工水平的思路分析
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评估工作,保持施工风险良好的应对状况,给予道路工程建设中的改造施工水平提升更多支持。应加强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方式使用,优化道路改造施工中的管理方式,为作业计划的高效完成提供技术保障。健全道路改造施工过程方面的管控体系,将其执行到位,处理施工中的细节问题,使道路改造施工更具科学性,不断提升施工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车流量的不断增加,使一些道路工程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交通运输需求。为了促进旧路的效益和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减少资源的浪费情况,也就需要能够在结合区域段交通需求基础上,进行旧路的改造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旧路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我国城市交通行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是对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分析,希望能够为后续的旧路改造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