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创新助力东北振兴
2021-11-24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赵莹
文/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赵莹
一、东北文化与吉林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地区,依靠丰饶的自然资源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成为创先肯干的代表地区。以“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东北精神成为全国上下学习的榜样,东北社会发展水平也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其中,吉林省更是拥有被称为汽车业“共和国长子”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受到计划经济方方面面影响至深的东北地区经济开始日益衰退。由于东北在计划经济的道路中缺乏对自身经验教训的总结思考,在改革开放后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中,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固有的思维模式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得“投资不过山海关”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告诫”。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日东北社会的衰落?这其中,东北文化中的“糟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实证明,区域文化特性,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
文明是人类以自觉意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是优秀和进步的;文化却包罗万象,其中并非所有的组成部分都是好的,或者说文化中的一部分特质曾经适应于当时社会发展阶段,但如今已经落后。从体制机制方面看,由于东北地区长期处于农耕文明状态,深受扎根土地有劳作就有收获的因果关系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重工业发展社会模式转型为工业社会,长期计划经济“大锅饭”“铁饭碗”的思维模式却又塑造了东北人对体制内身份的执念。因此,东北地区实际上仍旧长期处于传统社会、人情社会状态,未能完全转型为现代化、规则化的社会模式。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官本位、政府高于市场等思维模式仍旧桎梏着东北地区的发展。“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固化思想行为模式,严重制约了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个人习惯于依附各类组织机构,成为附庸,造成了个体主体意识的丧失。
从经济结构方面看,东北地区呈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农业社会精神内核,因资源枯竭、产能饱和形成的工业重镇逐渐衰退现状,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增速缓慢等情况叠加。如今,在产业转型、创新为先的今天,第一产业农业存在机械化程度偏低、没有打造出国际国内知名农产品等情况。第二产业钢铁、汽车等老工业呈现资源枯竭、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精尖技术水平偏低导致的疲态。第三产业经营分散、发展规模有限,诸如传统旅游业对地域风貌、冰雪旅游资源等挖掘不够深入,未能更好与地区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巨大合力;IT、电竞等新兴产业在东北发展规模有限,无法形成规模。区域经济增速缓慢、就业市场紧缩、人才流失严重,虽有“哈工大”“吉大”等老牌名校培养各行各业优秀学子,却依旧留不住人才。
从对外开放方面看,东北三省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加大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与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在对外经贸、文化交流等方方面面的合作。但整体而言,对外开放程度仍居于全国较低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其中,吉林省在东北三省中更存在明显弱势,地理方位居于东北中部,不同于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辽宁省属于沿海城市。吉林省虽然靠近朝鲜半岛,也有部分城市与俄罗斯接壤,但经济合作贸易程度不高,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东北三省在对外贸易上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偏小、出口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优势产业在对外出口中的作用不突出、对外出口多数为附加值低的产品、投资环境与投资者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对外技术合作水平有限等问题。
从思想观念方面看,东北地区具有少数民族聚集、四季分割鲜明、冬季气候苦寒且漫长等特点。虽然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红山文化,但在漫长的更迭演变之中,无论是进入农业文明的时间,还是诞生璀璨文化名人的数量,东北都远远落后于关中中原地区。纵观东北历史,人口占比多数是山东、河北移民后代,受儒家文化及“闯关东”文化影响颇深,加之自身关外文化特点,交织构成这方土地有容纳百川的胸襟却又重传统轻个性的秉性,丰茂的自然资源和相对封闭的内陆地域环境使它具有扎根土地、踏实肯干的性格又有封闭保守、重农轻商的特质。新中国成立后,依靠自然资源和国家扶持的优势造就了“共和国长子”的辉煌,却又因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逐渐形成“东北问题”。东北地区建立现代制度较晚,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情社会、圈子社会风气严重制约了东北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北地区规矩意识和契约精神的缺乏。农耕文明形成的固守田园思想,官本位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施计划经济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使得社会活力逐渐流失,社会活力一旦不足,产业发展不均衡、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等情况直接导致人们越发倾向于体制内的工作,严重缺乏创新驱动力,使得社会逐渐形成闭环,犹如一潭死水。
二、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东北振兴,文化先行。肖前教授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中,曾就文化二字给出了一个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风格的表述:“文化即人化”。东北文化革新是新时代东北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解放思想势必要从文化出发,探索东北开阔前行的康庄大道。推动东北文化创新,既要扎根东北地区传统文化、借鉴其他地区优秀文化,更要与时俱进地汲取时代精华、吸收人民群众的经验与智慧。
(一)要以文化创新培植创业精神,激发全民创业万众创业新活力。创业,“创”有开拓创造创新之意,“业”则是伴随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事业和产业。曾经的“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都是东北人创业精神的鲜明表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精神则增加了新的内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必须要有创新精神的加持,在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所以要从文化出发,转变思想观念,以东北文化振兴为精神引导,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要做到思想扩容,行为转变,任重道远。一是优化舆论宣传方向,倡导创新创造未来,鼓励人们从小富即安、旱涝保收的保守思想中挣脱出来,将东北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不断传承和发扬,跟上时代步伐。二是要制定完整有效的制度保障,确保创业者不吃亏、有依靠、有前景。政府部门应按照新要求新变化,形成新思想新意识,探索形成运转有序、协调有力、服务到位、督促有效的创业保障体系。
(二)要以文化创新挖掘地方特色,探讨区域产业发展新路径。文化是“软实力”,区别于资金投入、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之外,但却对硬性条件的运用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文化不是无本之木、无花之果,要发展本地文化产业,增强区域竞争力,不能故步自封、照本宣科,更不能全盘否定、东抄西挪,而是要扎根本地特色文化,去糟取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本土文化特色为遵循发展经济,进行产业改造升级。东北地区农业在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的道路上,还需要加大力度走品牌化、市场化、优质化的路子,我们具备资源优势,也打造了不少优秀品牌,但是离全国知名、国际知名品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东北地区自新中国成立后便是重工业基地,如今重工业优势逐渐流失,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迫在眉睫,应探讨如何依托高新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推动生产方式从低级向中高级转化。要改造,要升级,就不能走老路子,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对于第三产业,在优化政府扶持政策的环境下,更加尊重市场规律,针对第三产业灵活、机动、轻型化的特点,充分挖掘本地优势,接轨行业发展趋势,形成更加系统、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诸如电竞、动漫、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应在文化层面深化内涵、推动发展,积极利用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才回流等方面的作用。
(三)要以文化创新改革人才政策,培养留住时代新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东北三省是教育大省,包含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内的各类高等院校在建国以来为祖国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人才不计其数。但是人才的流向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东北人才大量流失,一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导致人才自然向薪资更高的地方流动;二是干事创业空间有限,传统行业无法满足求职者的需要,其他行业发展空间有限,人才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成长;三是人才政策缺乏优势,管理机制不够长远。“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应以文化创新为切入点,依托政府职能转变和本地科教优势,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地方人才战略,形成更加系统完备有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
无论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达成,还是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文化的去糟取精和自我革新。厚植优秀文化根基,探索文化创新路径,要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正视自身短板,挖掘潜能优势,积极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势必会对新时代东北振兴,吉林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