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生态型小流域规划理念的应用

2021-11-24裴正

商品与质量 2021年40期
关键词:流域生态

裴正

辽宁自然空间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锦州 121000

景观生态小流域是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集水土流失防治、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整治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理。随着流域人文景观的开发和保护、生态景观建设与优化等综合治理新理念。

1 综合治理和现代管理应对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的必要性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土壤是生命之母。土壤侵蚀切断了人类繁衍的希望。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水土流失问题,制定综合治理方案,结合现代技术和管理。将该方法应用于综合治理工作,提高质量效果和工作效率,从根本上改变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形势[1]。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集中研究与合作,以小流域为综合治理的基本单元,构建完整的小流域水土流失数据体系,便于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参考,以及点对点的治理和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综合治理阶段和实施现代化管理中,小流域周边的山、水、林、田、湖、草也应纳入管理范围,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2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现状总体上是非常可喜的。在政府领导和当地群众的通力配合下,一些地方已经实施了生态清洁小流域[2]。在项目中,流域生态环境初步得到改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也在稳步推进,出现了许多成功案例。但仍有部分地区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综合治理形势不明显。例如,一些小流域周边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风沙不断吞噬周边农田,人民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影响相关产业发展,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地方政府的资金不足,无法投入水土流失治理。出现沟道下切,沟岸扩张、下游河道、水库淤积。部分坡耕地成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因使用化肥、农药,产生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因此,目前部分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依然十分严峻。

3 水土流失的影响

3.1 影响土壤肥力

通过对农业产业运行的分析,当农业土地资源经历水土流失时,土壤中的大量有机质会被带走,养分也会流失。如果水土流失严重,土层变薄,农产品质量下降,限制土地资源生产能力。

3.2 带来安全隐患

水土流失会产生大量淤泥、砂石和碎石,造成河道堵塞,给交通、工程设备和人类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危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3]。

3.3 生态环境恶化

在当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水土流失的发生可能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导致该地区土壤肥力严重下降,植物保水能力遭到破坏。地面由亮砂、土壤和裸岩组成,不同的地面成分有不同的影响。如果经常下雨,水土流失严重,还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

4 影响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降雨强度

流域年均降雨量多年居高不下,降雨分布严重不均。雨季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0%,大部分降雨以暴雨形式落在地表,冲刷表层土壤,加剧水土流失。

4.2 地质和地形条件

盆地地质主要由残渣、冲积物和其他易侵蚀物质组成。耕地表层土为肉桂土,耕层含砾石,土质轻,保水能力差;从地形地貌看,盆地内坡陡,沟深,坡起伏5°以上的坡度占陆地总面积的79.26%,加剧了地表径流侵蚀。

4.3 植被情况

流域内平均林草植被覆盖率为47.02%。坡耕地、园地、低覆盖率的林草和低覆盖率的荒地易发生水土流失。

4.4 人为干扰

受该地区资源条件限制,流域内大部分人口以大田种植和果园经营为主要产业,而畜牧、水产品等产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4]。单一的产业、有限的资源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形成了供需矛盾,进而引发人们开垦荒山荒草,最终导致水土资源的灾难性流失。

5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难点

5.1 资金短缺

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治理和管理,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长期的投入。因此,资本已成为实现治理计划和管理策略的基础。资金短缺意味着许多解决方案具有更理想的效果却无法实施。目前,政府主要负责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因此,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在长期投资没有经济回报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支出将是困难的,尽管国家和政府对此非常重视。然而,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仍存在资金缺口。这就需要在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多的资金来源,帮助政府减轻负担,更好地运用现代管理战略。

5.2 人才紧缺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离不开当地群众的积极配合。但是,随着大量当地中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当地群众基础日益薄弱,专业技术人才日益匮乏,因此他们可以投身水土流失治理。在他们的家乡。从事经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政府采取了很多激励措施,政策上也有倾斜,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家乡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来,但效果并不明显。

6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现代管理对策

6.1 清晰的管理思路

解决我国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首先要树立明确的管理思路。就当前形势而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有效防止土壤进一步侵蚀,防风防沙,减缓风速,从而缓解水土流失问题。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体系,对小流域生态环境进行准确分析,从而找到最科学的治理方案,使小流域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6.2 小流域水源综合治理策略

从源头入手,可以尽快切断污染源,提高治理效果。目前,造成我国小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染和水土流失。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污染程度和污染源,确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当地地貌、水文气象、土壤等进行详细统计。植被、流域分布、土壤侵蚀和社会经济状况,并实时监测这些数据的变化,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污染源[5]。在治理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例如,确定污染源来自工业用水,需要质检部门和环保部门联合对区内企业进行统一检查。一旦发现工业废水含有有毒物质,就要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检测合格后方可排放。

6.3 坚持贯彻水生态治理理念

实现小流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治理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治理过程必须是全面的,这就需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例如,在增加绿化面积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过程中,首先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小流域的水土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并考察其属性。注意类型组合,找到最适合的植被和作物类型,优化水土保持效果。可分三步实施:第一步解决生态污染问题,对污染源材料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流域内的水、土壤和环境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身体和生态。第二步是加大宣传力度,保护现有生态系统不受破坏,为自然恢复留有余地。例如,该山因放牧而关闭。第三步是手动修复。通过对小流域现有植被状况和水质的复查,人工添加一些植被或生物,使原有生态系统更加完善,更具韧性,达到更好的生态效果。

6.4 加强现代管理模式研究

综合治理是目前我国为解决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制定的最有效的方案。现代管理是综合管理的核心和必然趋势。因此,在治理过程中深入研究综合管理的现代管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以小流域的人工林种植为例。在人工林的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树种的选择和种植策略。种植计划的确定需要根据对当地环境的详细了解。在土壤区,需要建设调水林,可以有效分散水势,缓解水土流失;侵蚀沟附近宜建固沟林;河岸两侧还应建设护岸林,以保证岸坡长期稳定。这些功能林所需要的树木需要从功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成本等方面进行科学计算,才能制定出最优化的种植方案。

7 景观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

7.1 注重功能分区

根据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合理规划分区,使流域土地利用单元更加功能化、专业化,划分为生态、景观、生产、居住、交通5大功能区。①生态功能区:位于流域附近,坡地中上部,以森林和草地为主。属于流域重点保护区,具有防风、节水、净化空气、优化人居环境等功能。在治理过程中,要优化现有林草植被体系,加强管理、保护和防治措施,提高整体生态功能。②景观功能区:位于坡地中下部,包括河流、渠道、耕地等,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合理种植乔木、灌木、花卉等,并增加小型工程景观、石桌、石凳等等。③核心工业区:对现有坡耕地,采取规模化、绿化改造,改造为水平梯田、等高耕作。同时,要注意梯田垄作等高线耕作保护带的建设,做到田间整齐、垄间相连。清除。改造现有果园,通过建设果树梯田、果树托盘,合理调节果园林下植被,提高其抗旱和蓄水能力。④居住区:通过做好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水源井的建设,优化和美化项目区人民的生活环境。⑤交通区域:通过道路修复和道路美化工程,积极改善区域内及周边的交通状况。

7.2 分阶段投资以加强有针对性的治理

根据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紧迫性和预算治理资金的可得性,统筹规划,分阶段投入,强化针对性治理[6]。首批到位资金用于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农田、陡坡地段荒地、低覆盖林草、果园等;第二批治理资金用于治理水土流失荒地缓坡段、低覆盖林草、园林水土流失,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它将引领有机食品和水果产业的发展。在前两期水土流失治理的基础上,第三批治理资金主要用于流域景观调整和核心景观带建设,促进现有旅游业发展。

7.3 实现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一体化建设

根据流域特点,以小流域上游著名的八宝琉璃井为流域核心人文景观,承载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一体化建设以增加流域的旅游潜力。

7.4 重视水土保持产业建设

有必要弄清水土保持技术、农业产业、农业资源之间的动态关系,以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机制和影响变化。认真分析流域内水土流失易发区的形成和可能的演变趋势,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农业产业相结合的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根据区域市场及时调整产业类型需求趋势,不断完善治理措施,实现区域水土流失可持续治理的目的。

(1)植树造林。根据小流域的自然特点选择合适的植被类型。比如在梁茂顶可以种植沙棘、锦鸡儿,通过机械整带进行水土保持育苗。沟坡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可根据具体地形条件种植灌木和乔木。在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使用人造草来减少雨水的影响。

(2)保水保土耕作法。水土保持耕作方法可以细化为多种技术类型。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例如,在梁茂缓坡区开展治理工作时,要综合考虑当地基本农田的数量和地形,对现有耕地中坡度相对缓和土壤质量较好的坡地进行改造。对于坡度为10°的地区,可选择等高耕作方式,即改坡耕为沿等高线耕作,在耕作区沿等高线增加一定距离的土垄,并且缩短了长坡,以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

8 结语

人类活动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片面追求土地生产效率,往往忽视了对水土资源的合理保护。因此,只有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提出引导和优化策略,实施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资源利用模式,水土资源才能健康高效地为我们提供可持续的利益。

猜你喜欢

流域生态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区域联动护流域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滇池流域生态文化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