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下河北省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研究
2021-11-24张艳玲河北传媒学院
张艳玲 河北传媒学院
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人们也期待能享受更优质的老年生活。从目前来看,农村养老方面突显出一些现实问题,引起国家社会的关注,正在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
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下改善农村居民养老状况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农村老年居民幸福感是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体现
我国在确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国人民展望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其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不但要使产业振兴、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更是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乡村振兴旨在为农村居民谋幸福,但如果忽视了农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就偏离了乡村振兴的初心,无法真正完成乡村振兴的使命。改善农村地区老年居民的养老状况,提升农村老年居民幸福感,就成为彰显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是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也在持续上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北省60岁以上人口占19.8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3.92%。①而且河北省局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城镇地区,比较典型的如太行山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才能持续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近几年改善农村居民养老状况取得的成就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农村地区居民养老的现状与养老意愿,本人对石家庄、邯郸、廊坊等地部分郊区、周边县乡村进行了走访调查。河北省改善农村居民养老状况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的保障力度有所提高
一方面,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河北省政府部门统筹资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同时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对农村低保群体的保障水平同样在不断提高。据有关文件显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 500元/年,农村五保最低供养标准为5 000元/年。对于农村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正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同步提高,使特殊群体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另一方面,政府对改善农村养老条件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河北省多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农村养老事业。对于符合相应条件新建或者改建的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可从政府部门获得相应的补贴。可见,政府在改善农村居民养老状况这一方面担负着重大责任,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农村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
早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区纷纷采取各项措施,改善村容村貌,也涌现出了不少因地制宜成效明显的典型案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很多村落着力全面清理村庄乱堆乱放、治理生活污水、全面清理垃圾杂草、全面规范畜禽养殖,硬化村内路面,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大部分行政村建起了休闲健身场所、读书室,这些都使农村地区留守老年居民的居住环境总体改善比较明显,为老年人安度晚年、享受老年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助力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我省农村老年人口总量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越来越大,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不只是家庭、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河北省近几年对于社会力量发展农村养老事业给予很大的政策支持,如放宽养老机构准入条件等,使农村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基金会、志愿者纷纷投入到农村养老事业中。这些都反映出农村居民养老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河北滦州市在探索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大提升了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截至2019年底,全省农村互助幸福院已超过3.1万个,这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难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三、改善河北省农村居民养老现状的困境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养老主要有家庭养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政府养老等几种方式。其中人们选择最多的依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农村居民养老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普惠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力度低,提高农村居民养老水平还存在诸多困境。
(一)农村地区老年居民人口基数比较大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居民总量大,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亦或在城镇定居。尽管如此,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0》中数据显示,河北省农村居民总量仍占全省总人口42.4%。而且空巢老人和留守家庭增多,年轻人外迁比例不断加大,使得农村地区尤其是太行山区等地老年人分布比较密集。这为提升农村居民的养老水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传统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
通过走访发现,农村老年人一般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不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更倾向于依靠家庭成员的赡养来维持生活。在人们的观念中,家庭合美是共同的期待,而老人更渴望享受儿孙绕膝、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这种思想在农村地区更为根深蒂固。老年人不愿住养老院,子女们害怕因送父母去养老院而被贴上“不孝”的标签。这就使得在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建起了养老院,但存在床位空置的情况。
(三)农村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在乡村镇兴战略实施后,河北省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从业人员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同步增长。根据2021年2月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6 467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2 644元。②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居民收入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是消费支出增长的速度更快,结余较少,教育、医疗等费用成为支出的主要方面。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很多老年人依然在从事劳作,不能安心享受老年生活。在目前农村地区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情况下,这一现象给提升家庭的养老能力、提高养老水平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四)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丰富老年人生活可利用的资源相对较少
养老不光是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还需要对老年人进行精神慰藉、提供医疗服务保障等多诸内容。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心情愉悦也是养老的一项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河北省很多地区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环境、交通、医疗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比较明显。但是由于历史上城镇与乡村发展的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无法实现城乡均等化,尤其是为老年人提供的文化娱乐、社会化养老服务等较为缺乏。
(五)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缺乏。
通过对近几年的统计结果分析,河北省养老服务机构中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尤其是具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更为缺乏。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增速十分缓慢。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主要的原因表现为:
其一,工作强度比较大。在养老机构中部分护理服务人员的每日工作时长在12个小时以上,且需要较大的耐心、爱心,精心照顾与护理老人。
其二,养老服务所需专业要求比较高,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需要心理咨询、康复护理等专业背景,才能更有效地提供服务,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其三,工资报酬比较低。
其四,社会地位较低。由于人们的思想偏见,对养老护理这一职业的认可程度较低,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
基于上述原因,养老服务人才流动性大,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使得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加之农村与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农村养老服务人才更加缺乏。
四、走出改善河北省农村居民养老现状困境的对策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速
只有拥有稳固的经济基础,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居民养老提供各项有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目的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使农村居民走上富裕之路,实现共同富裕。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河北省各地职能部门加紧制定政策措施,努力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1.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
河北省是全国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河北省仍然立足农业,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逐步实现农业强省的发展目标,并且不断减轻农民生产负担,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农村居民增收提供可靠保障。
2.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
围绕传统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各地特色产业,也是拓宽农村居民增收的有效渠道。村企合作,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完善,关联行业也会快速发展③,惠及众多农户。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不光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地区的面貌也会焕然一新,农民养老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就会更丰富。农民增收,有了资金作为保障,也可使家庭养老走向商业化,满足农村老年居民不同类型的养老需求。
(二)加大宣传,改变传统观念
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调查中,较多人认为在养老院中居住的一般是无人照管的孤寡老人,故而对养老院等机构带有排斥心理。老人们愿意通过子女的支持获得相应的照料,并获得精神慰藉,体会家庭温馨。由此,家庭养老成为农村居民的首选。
改变人们的观念,宣传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调查中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农村养老模式的了解并不深入,加上经常有养老院虐待老人的消息传播,更使一些人对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避之如虎。
主流媒体对各种养老方式的特点均应进行正确宣传,尤其是乡镇等基层政府也应对养老方面的政策进行普及,同时可选择典型发挥其示范作用,运用多种传播形式将新事物介绍给老年人。
(三)继续加大政府保障力度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用地被大肆挤占的背景下,土地的保障功能被弱化,家庭承担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政府部门要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待遇。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养老资金缺乏是制约农村养老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专款专用。同时不断把养老引向市场化,降低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养老领域的门槛,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管,更加丰富其服务内容,提高其服务质量,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
政府应制定相应优惠政策,激励当地青壮年积极投入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缓解养老服务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四)调动各方力量,创新养老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但是受到前述各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老难所养问题将更加突出。创新养老方式,就要调动家庭、社会、政府各方力量,构建多元主体养老模式。目前,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政府养老等方式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型养老服务方式,并且在不断地改进创新。如在社会资金的支持下,以家庭为核心,农村地区出现了互助型养老服务,即互助组织发动村内人员,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当留守老人陷入自我照料的养老困境时,为老人提供服务,同时引入相关外部资源,着力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文化娱乐、医疗等养老难题。
日前,网络上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结伴养老。即年龄、志趣相投的几对老年人居住在一起。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老年人多了,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多了,如钓鱼、看电视等;聊的话题也多,如养生、美食、健身等,彼此相互照应,就不会感觉到孤独,晚年生活质量更有保障。
此外,不少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通过融合医疗和养老方面的社会资源,不断提升老人的保障水平。河北省巨鹿县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积累了一定经验,值得推广与借鉴。
近几年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智慧养老也显示了科技在养老领域中的优势,在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智慧元素,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健康状态都在智慧系统的监控之下,将社会资源与家庭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增加了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感。
(五)完善政策法规,突出对农村养老的关注
从目前全国通行的法律来看,有很多涉及到农村养老问题的内容,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社会保险法》等,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各地区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还需因地制宜,通过完善地方性法规等形式作出针对本地方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相关规定。另外,在现行的法律规定中,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关注程度较高,而对其精神生活方面关注程度尚有不足。
如此种种,都显示出社会向前发展给解决养老问题带来的契机。据专家预测,2022年—2032年河北省将形成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由此可见,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难题,是关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大事,应高度重视。
注释:
①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2021.5。
②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2。
③河北正定塔元庄村企合作:产业融合成乡村振兴强大引擎,http://hebei.hebnews.cn/2021-06/04/content_8537213.htm。2020年,塔元庄村与同福集团合资,成立了河北塔元庄同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平台化建设、品牌化运营的思路,打造总投资20亿元的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完善,关联行业飞速发展,一条田园生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