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苹果树根腐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1-11-24武绍波邵抚民
张 慧 ,武绍波,邵抚民,李 顺
(1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昆明 650210;2 昆明市西山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昆明 650100;3 昆明鼎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昆明 650100)
昆明市西山区地处滇中高原,属高海拔冷凉山区,具有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征,适宜种植温带落叶果树,苹果栽培已成为当地较有影响的产业。但随着果树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大和果农对果树管理技术水平的欠缺,根腐病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上千万元。且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每年3—11月均发病,6—9月为发病高峰,连年死树(一旦染病植株必死)。目前根腐病已严重制约西山区苹果产业发展,为此,我们对苹果树根腐病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1 苹果树根腐病的病源
苹果根腐病又称苹果烂根病,是为害苹果根部、造成根系腐烂的一类侵染性病害的统称,主要有圆斑根腐病、根朽病、白绢病、紫纹羽病和白纹羽病等5 种。该病对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苹果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近年来,随着苹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果园生态环境的恶化,致使苹果根腐病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云南苹果园根际真菌种群复杂,多种真菌混合存在,其中根腐病致病菌和拮抗真菌占大部分,根腐病致病菌分布广,数量大[2]。孔宝华等对云南苹果病害的调查与鉴定发现,云南发生苹果病害共有23 种。其中真菌病害16 种,占69.7%;病毒病害3 种,占13.0%;生理性病害4 种,占17.4%[3]。
2 苹果树根腐病的调查
昆明鼎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西山区团结街道,种植苹果区域平均海拔2 200 m。年平均气温13.2 ℃,最冷月平均气温5 ℃,最热月平均气温19 ℃,极端最低气温-8.6 ℃,极端最高气温28.3 ℃,气温年较差10.6 ℃、日较差9.4 ℃。全年无霜期170~180 d,年平均日照2 200 h,年太阳总辐射量515.4 kJ/cm2,是滇中地区最适苹果种植区。试验地于2010年开始建设,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3.73 hm2,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德国引进)、‘玉华早富’‘长富2’等。
2020年11—12月,将试验地2 hm2果园划分为2个小区,主要是采用目测法,对每个小区365 株树逐一取样,同时调查并记录发病状态、树体的品种、树龄、砧木,记录调查结果,计算病株率。
3 苹果树根腐病发病症状
试验地根腐病发病主要表现为病菌危害果树根颈和主根,病菌的病索从根系或根颈部的伤口侵入,向根基蔓延,发展很快,沿主干和主根上下扩展。侵入根部的菌索穿透皮层组织,使皮层大块大块死亡、剥落,根颈部皮层腐烂,病菌侵入后呈环割状,环根颈和主根腐烂一圈后,地上部分枯萎死亡,养分回流不到根部而导致根死亡。具体外观表现:土壤表层5~10 cm的主侧根和根颈部腐烂,发病处病斑出现水浸状,颜色呈紫褐色,软而肿胀,逐渐扩大后流出褐色黏液,有“蘑菇味”;病部皮层表面可看见白色或灰色伞形菌丝层,呈扇形分布状;病树地上部分表现为局部或全株叶片变小变薄,新梢变短,花多,结果多,果小而味差、提前着色成熟。
抽取1 hm2果园中的365株树(品种为‘玉华早富’、从德国引进的‘红富士’‘思维塔’‘长富2’‘红将军’,树龄为3~9年,砧木为M26、M9T337、欧洲海棠、丽江山定子),因根腐病死亡率达57.5%;另外抽取1 hm2果园中的365株树(品种为从德国引进的‘红富士’,树龄为4年,砧木为M26),因根腐病死亡率达26.5%。
4 影响因素
4.1 pH 值
由于易感病位置在表层土壤10 cm 左右,因表土层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位置,温度、湿度、酸碱度、透气度等自然环境有利于有害菌(多为耗氧菌)生长,随着作物栽培时间的延长,寄居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群体系统从一个适合作物生长的系统转变为能引起严重障碍的生物系统。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细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明显增多,并在0~20 cm 的土层区域形成一个密集区。近几年有机肥使用量在减少,有的地区几乎不使用有机肥而改用化肥,加快了土壤性状的恶化,土壤的pH 值由原来的弱碱性或中性土壤转成酸性土壤,肥料、农药多数为酸性,从而加快土壤的酸化,酸性土壤又是最适宜真菌生长的土壤,特别是对苹果树有害的真菌,如蜜环菌、镰刀菌。
4.2 温度
适宜的温度是所有生物生长的基本要求,若土壤表层温度昼夜变化大,容易对苹果树的根颈部位造成伤害,形成伤口,给病菌侵入创造有利的条件。
4.3 湿度
每年雨季时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增加,表土层适宜的湿度、温度正好是真菌生长及大量繁殖的最佳时期。日常要特别注意雨季的病害防控。
5 防治方法
5.1 物理防治配以化学防治
在病树四周挖防护沟(宽30 cm、深50 cm),沟土不要翻向健康树方向,向内翻,减少污染源。死树要及时清出园外,不留残根。向死树塘及周边撒施多菌灵(500 g/m2),用土覆盖;随后用福美双配成1∶100 覆盖树盘。当年不要在死树塘补种苹果树,自然休闲二三年后再栽植。为预防周边健康苹果树被病菌感染,刨开树盘土壤,刨至露出主侧根40~60 cm,晾根15~20 d,用1∶100 多菌灵或福美双,加草木灰(5 kg/株,可根据树的大小增减)覆盖还原。发病树周围的树,每株都要喷5°Be 石硫合剂5 kg ,以免受到传染。也可用40%氟硅唑乳油浇施树盘及根颈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短期内可改变土壤pH 值,抑制病原菌生长,且可同时达到防虫目的。但缺点是石硫合剂接触面积小,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及雨水冲刷,土壤性状短时间内的转变并不持久;若加大石硫合剂用量,部分矿物质会产生拮抗反应,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微生物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预防效果不佳。
5.2 化学防治
每年一二次。在开花前浇水时用恶霉灵400 倍液进行第1 次防治。第2 次是在雨季来临时用恶霉灵200倍液或农抗120 防治。
化学防治的优点是比较方便。缺点则是成本高,防治面积小,药效时间短,且防治实施较难。
5.3 综合防治
苹果萌发期检查感病树。若萌发枝条节间短,新叶撑展不开,生长点弱……可初步诊断为根颈部位感病。具体防治步骤:一是扒开根颈部位的土层,深度为30 cm 左右、宽度为50 cm 左右,若发现病斑,则清理干净病变组织。清理时要保护好健康根颈部位及根系,裸晒1 周,伤口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喷药处理,也可用农抗120、恶霉灵200 倍液喷雾病害位置及周边。二是每株树用草木灰5 kg 拌土回填,可以根据树体的大小增减草木灰的用量。健康树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预防。
综合防治的优点是防治效果好,防护时间长。缺点则是劳动成本比较高。
5.4 加强日常管理
5.4.1 禁止使用除草剂
草甘膦是一种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是阻止氨基酸合成,随后抑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蛋白质合成;草甘膦还会抑制植物对锌、铜、锰等矿物质的吸收,使用除草剂会使植物更容易受到土壤中病原体侵害,感染疾病。
5.4.2 进行树间轮作
苹果树为多年生植物,自生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经过多年积累而不能有效被土壤降解,产生针对苹果树生长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形成连作障碍。连作会增加土壤有害真菌的数量,使土壤病害加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可采取果园生草、树盘种葱或蒜等矮秆作物,以调节和减轻由于连作而产生的土壤传播病害。
5.4.3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目前西山区团结街道多数果园的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有机质过低会引起土壤的微生物菌群不平衡。应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适宜苹果树生长的土壤有机质应在1.5%以上。
6 建议
苹果树根腐病传播速度快,初期症状不明显,预防难;发病后治疗成本高,且不容易见效。目前苹果树根腐病防治仍然以化学手段为主,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会引起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和果品农药残留等严重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今后苹果树根腐病的防治应多投入到生物防治方面,对苹果根腐病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果树根系死亡原因,筛选鉴定病原菌,同时结合田间试验,探索一条生物防治根腐病的新技术,为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