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引领文明实践

2021-11-23窦芒

雷锋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志愿

窦芒

红色文化引领,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独特魅力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给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明了方向。上海拥有众多红色历史足迹,城市的根脉里流淌着红色基因。百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就是从这里出发。

上海的红色文化具有宏大、深远、雄奇的特点。宏大,即内涵丰富,影响广阔。从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中,中国共产党举行过七次代表大会,其中一大、二大、四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有12年设在这里。深远,即思想深邃、影响深远。历史上许多重要思想、理念是在上海酝酿、产生的,许多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件是在上海发生的。雄奇,即英勇雄壮,英雄辈出。五卅运动全球震惊,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英勇顽强。我们欣喜地看到,红色文化作为承载历史与现实之重要纽带,其作用与价值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其传播和践行,通过百万学雷锋志愿者得以实现。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通过创新传播方式,红色遗址成为文明实践的“课堂”,文物史料、英烈前辈事迹成为弘扬建党精神的“教材”,志愿者成为初心教育的“老师”,红色资源亮出来、活起来,红色城市的光荣历史绽放光芒,形成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生动效应。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也为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提升上海的城市软实力汇聚了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点评员:上海市教委“红色宣讲团”专家 傅向东)

打造“永远跟党走”的育人大课堂

初心之城,红色之都。600多处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红色血脉流淌百年。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给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明了方向。

初秋时节,记者在上海实地感受到:浦江两岸,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风起云涌。上海从加强制度供给到创新传播方式,全面系统挖掘“红色宝藏”,传承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倡导的上海城市精神,让百年风华直抵民众之心,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魂”。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上海建立了党史和理论宣讲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机制,使常态化宣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联手成立全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组建覆盖47所高校,以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等为代表的首批65支大学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推出精品课程,通过线上点单、线下讲课的方式常态化进驻全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既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为大学生搭建了社会实践“大课堂”。

用多元化群体现身说法感召——

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力邀“眾鑫有话”市委老干部讲师团等讲政策、成就、形势,引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尚社”青年讲师团、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老教授讲师团等讲学理、道理、哲理。闵行区请王海滨等道德模范讲身边人身边事身边变化,打造“闵理”讲坛。松江区的“松江三人行”“青年说”等宣讲品牌深受市民欢迎。静安区“明灯”讲师团等群众身边的优秀宣讲团队,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推动党史和理论宣讲走进社区、园区、楼宇等文明实践阵地,让爱党爱国情怀激荡心灵、凝聚力量。

用全景式课堂深度体验吸引——

记者在有着百年历史的长宁区愚园路采访,听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介绍:愚园路拥有布尔什维克编辑部、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钱学森旧居等宝贵的红色资源,已被纳入上海市7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近年来,愚园路依托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挖掘和用活这些宝贵资源,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他们绘制愚园路街区红色路线地图、组建愚园路弄堂红色宣讲队、吸引一批白领青年志愿者、挖掘100个经典爱国故事,将愚园路街区打造成集“看”“听”“学”三位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小小愚园路,折射大上海。仅今年以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就依托“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党史和理论宣讲”资源2129项,组建宣讲志愿服务团队1569支,推出常态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1515个。通过文艺党课、主题展览、电影展评、舞台展演、文化集市、经典诵读、人文行走、名人巡访等活动载体,构建体验式、沉浸式、流动式“学习场”,打造全媒体、分众化、互动式“直播室”,让党的光辉历史和创新理论触手可及、深入人心。

黄浦区打造集宣教、议事、服务、实践为一体的“瑞金·初心会客厅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再现新老渔阳里之间的“马克思主义小道”;

杨浦区举办“百年·百人·百场”红色经典诵读展演活动,使滨江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串珠成链绽放红色光芒;

静安区通过“红色印记”新时代文明实践巡展,依托“五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聚集地、首部党章诞生地、群众运动策源地)的丰厚文化底蕴和资源,实现全区14个街镇全覆盖;

虹口区的“文化三地”志愿宣讲开创文明实践新模式:依托本区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名人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组织“文化三地”志愿宣讲团讲好“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故事;

位于沪苏交界的青浦区夏阳街道多举措打造“光耀初心”文明实践品牌。通过整合辖区内老、中、青三代志愿服务力量,打造红、青、黄“三原色”理论宣讲团队。以道德模范丁昆源为代表的“老一辈宣讲团”讲师,利用所学,紧跟时事形势,把最新的国际形势、国家形势融入讲课内容,积极宣讲党的理论,引领村民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恪守初心使命。

让红色革命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文物史料、英烈模范事迹成为党史“教材”,志愿者成为党史“教员”。上海在全国最先开展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创新表达方式、走进年轻人群,让红色资源亮出来、活起来,形成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生动效应。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民文化节,讲红色故事成为首选内容。今年3月至7月举行的“永远跟党走”市民红色故事演讲大赛,3000余名市民参赛,百位优秀讲述者获评“红色故事传讲人”。

“不说再见,雷锋驿站是我们永远的家”

——上海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表达《志言志语》

“我们不说再见,雷锋驿站是我们永远的家。感谢傅老师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在这里领悟了雷锋精神,收獲了帮助别人的价值和快乐……”8月25日,上海海事大学“行浪锋帆暑期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队”朱红红老师,代表同学们对浦东新区上钢街道“雷锋驿站”负责人傅余贤表示了这样的感谢。

“雷锋驿站”的前身是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服务站。世博会后的10多年来,“雷锋驿站”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提供365天常态化志愿服务,向国内外游客和社区居民提供信息咨询、便民服务、应急救护、公益活动等服务内容。每年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服务人数超过 25000 人次。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作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窗口和平台,“雷锋驿站”还是广大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热门打卡地”。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周边的大中小学校学生都会踊跃报名来感受雷锋精神,服务市民群众。今年是学生在雷锋驿站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十个年头。经过前期的报名、面试、培训、上岗等工作,今年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有30余人,分别来自上海海事大学、向明中学、上海师专附小、周浦镇第二小学、洪山中学、上师大附属卢湾实验小学、上南中学东校等学校。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学生志愿者在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实的情况下,共参加志愿服务和各类活动800多个小时,并经过考核全部成为上海志愿者网注册志愿者。

负责驿站日常管理、协调的退休工人傅余贤,见证了驿站的建设、服务的历史,目睹了青少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快乐奉献过程。他说:“同学们给雷锋驿站带来了青春活力,他们以雷锋为榜样,力争成为新时代老百姓身边文明实践的活雷锋。他们从文明宣传、解疑答惑、帮助老人、环境卫生等身边的小事做起,并坚持每天写下一篇《志言志语》,记录一个个美好的瞬间,收获一份份付出的快乐,践行着伟大而平凡的雷锋精神。

柘林“好声音”

奉贤区柘林“好声音”宣讲志愿服务队自2017年成立,由本镇青年、乡贤、文艺、大学生4支队伍组成,旨在讲好柘林故事,传播柘林声音,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理论宣讲工作有机结合,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柘林镇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政治意识,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常言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柘林镇每年开展理论宣讲培训,如邀请至理贤言讲师团副团长狄建英以“中国之制,中国之治,中国之智”为主题进行示范宣讲,以体系化、规范化培训为依托,进一步理清宣讲思路、提振宣讲信心、增强宣讲实力。柘林“好声音”自成立以来,在全镇各事业单位、村、居进行广泛开展,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同时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提升水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构建融合多方资源的共享大平台

在上海采访期间,记者体验了一次“百年党史路奋斗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巴士课堂,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党的诞生纪念日为何不是一大召开的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在上海……?”这辆红色“党史巴士”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出发,途中经过渔阳里、中共二大会址、五卅运动纪念碑、外滩陈毅广场、浦东开发陈列馆等20多处红色地标,最终到达浦东展览馆,游客下车即可参观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100分钟的讲解中包含了“中共一大开天辟地”“历史为什么选择上海”“中共二大建章立制”“中共四大强化组织”“没有硝烟的隐蔽战线”“解放大上海”“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建设新中国”“浦东开发开放”等12大板块,结合30分钟视频资料,40多个党史故事。期间解说员还会与乘客互动,提出问题,让整个解说更加生动,乘客印象更加深刻。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流动课堂,党史教育巴士是浦东新区创新宣讲方式,拓宽宣讲载体,把红色资源串点成线,将建党、建国、改革开放三大主题有机组合,努力探索红色文化传承的“浦东经验”。截至8月中旬,已有7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在预约平台登陆注册,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团队走进党史学习教育巴士课堂,300多名社会各界有志青年报名参加志愿讲解。

上海各方通力合作,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整合各方力量系统挖掘红色宝藏,先后将1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合为四条红色文化修身路线。

中共一大会址向西约800米的老渔阳里,中共发起组成立地;向北约1公里的辅德里,中共二大会址;向南约500米的成裕里,印刷《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又新印刷所旧址……

近年来,通过系统挖掘,多轮考证普查,已确认红色遗迹遗址和纪念设施612处,每一处都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改天换地”的脚步。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今年6月3日开馆以来,人头攒动,人们在这里致敬百年历史,感悟初心使命,燃起心中的信仰之光、理想之火。

上海还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为“源头”,顺应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建党百年,紧锣密鼓地完成了“一馆五址”建设修缮工程。目前,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五址”正成为党员干部重温初心、牢记使命的瞻仰参观地,市民群众引以为豪的红色文化打卡地。

文化引领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提升城市温度。为配合庆祝建党百年,上海各级在继续巩固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同时,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助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

“我们倡议,成立上海市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志愿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庄重嘹亮的誓言声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上空久久回荡……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由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市文联、市志愿者协会、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等共同主办“永远跟党走——文明实践在上海”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现场。

仪式教育、引导参观、沉浸表演……漫步在上海大大小小的红色文化场馆,视野中总少不了一抹鲜红的身影——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打响志愿服务品牌,市文明办牵头各区、各相关部门,以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志愿服务基地为主要阵地,以“‘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总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市级机关志愿服务总队”和16个区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等为主要力量,成立上海市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首批120家成员单位,包含36支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和84个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基地,使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开展“文明实践大家谈”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自今年3月启動“文明实践在上海”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第二季)以来,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文明实践大家谈”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打响“文明实践在上海”品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内涵建设。现场邀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中共一大纪念馆“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汤文琼讲述志愿者为来馆探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党员群众送上精细化服务;“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志愿者代表蒋捷描绘青年志愿者们为打通宣传教育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勇于探索各类方式方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秦文明45年笔耕不辍,书写宝山区百年红色历史,退休后走进社区开展党史宣讲……主题活动在线上线下融合开展,通过图文直播的形式与全市500多万注册志愿者共同分享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故事。

发布“文明实践在上海”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游学路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设计推出64条、覆盖394个红色文化阵地的“文明实践在上海”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游学路线,包含市级路线10条,16个区级路线54条,以此来深化市民对上海这座“光荣之城”深厚红色底蕴的了解,吸引市民和志愿者主动参与打卡,营造浓厚的氛围。

与此同时,依托“上海志愿者”全媒体宣传矩阵,全市共发布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相关信息近500条,累计阅读量超过50万人次。市志愿者协会还发动上海市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邀请100名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以“百位志愿者讲百年党史”为主题,拍摄并制作100条系列短视频,陆续通过“上海志愿者”官方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微信服务号、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官方微博等平台推出。

滨江森林公园千名学雷锋志愿者净滩行动

7月下旬,超强台风“烟花”来势汹汹,急风暴雨在上海肆虐了四天。“烟花”离去,成片成堆的海洋垃圾被吹到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防浪堤亲水平台及滨江岸线,数公里美丽的滨江岸线变成了垃圾堆场,令人痛心不已。台风过后,滨江森林公园向全社会发出净滩倡议,号召市民以志愿服务净滩行动支持海洋环保贡献力量。倡议发出短短2天,就有2000多名志愿者报名响应。7月31日一早,净滩志愿者们如约从四面八方齐聚滨江森林公园亲水平台。志愿者中有老人、机关干部、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有的从几十公里外赶来。大家冒着高温酷暑,默默捡拾、处理大件垃圾,手套破了,鞋子脏了,衣服被汗湿了全然不顾。经过共同努力,沉积在防浪堤上的数吨垃圾得到清理,滨江岸线重新变得整洁美丽,赏心悦目。

营造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暖心大环境

记者在上海街头巷尾,楼宇园区,无处不见微笑着的雷锋头像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指示牌。的确,在这座有着鲜明红色基因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都市,雷锋已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学习雷锋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雷锋文化已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当年,上海不仅在全国媒体最早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还有分布于全市各处的雷锋驿站、雷锋纪念馆、雷锋收藏沙龙、雷锋塑像、雷锋广场、雷锋树、大中小学校里的雷锋馆等,见证着上海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生生不息。而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雷锋讲堂”“雷锋故事会”等一系列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的新举措更加温暖人心。“十万天平人,个个是雷锋”。记者在徐汇区天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采访时,负责人刘佳告诉记者,街道老书记多年前提出的这一口号已经成为现实,街道居民不仅人人学雷锋,个个做好人,还涌现出“汇新知”讲师团、“宝怡乐”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团队。

“你当过志愿者吗?”“你为何注册参加志愿者?”“你对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满意吗?”这是一次由上海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市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开展的专题调查。调查显示:截至今年8月,上海志愿者网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已达559万多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超过22%。且96%的志愿者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表示满意,93%的市民对志愿者服务满意。

值得关注的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有需要的人”和“实现个人价值”。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動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孕育而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快速发展, 更在扎根基层社区、融入社会治理中展现作为、惠民利民。近年来,上海以市政府实事项目为抓手,在全市共建立 16 个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221 个乡镇(街道)级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和6000 多个村(居)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市文明办的负责人介绍。

制度化常态化是关键所在,阵地是基本依托,社区是基础工程,各级政府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上海学雷锋志愿服务为何能持续不断,红红火火?记者在采访中寻找答案。作为“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专著,不久前出版的《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手册》,洋洋25万多字,汇集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是上海志愿服务体系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制度化常态化高效运转,志愿服务项目接地气、聚人气,于细微之处感受城市温度的生动展现。其中两个方面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对记者印象最深:能力建设体系完善和志愿服务激励嘉许机制。

不断完善的能力建设体系,形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持续动力。上海十分注重以理论研究为先导,通过举办上海志愿服务论坛和长三角地区志愿服务论坛,连续6年研制年度《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5—2020),连续3年出版《上海志愿服务发展蓝皮书》(2018—2020),汇编“上海志愿服务丛书”等,形成理论研究与基层实践良性互动。上海以专业培训为核心,建立国内首个雷锋学院,成立上海市志愿服务培训中心,编印《志愿心》和《志愿行》培训教材,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分层分类相衔接的培训体系。上海建立了文体场馆、医院、交通枢纽、旅游窗口等一千多家专业化志愿服务基地,培育和壮大文化、医疗、应急、心理咨询、科普、法律援助等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以“互联网+”为支撑,完成“上海志愿者网”能级提升,在纵向上实现上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下连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的全线贯通;在横向上打造集咨询、激励、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完善覆盖全市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网络。

令人耳目一新的激励嘉许办法,给学雷锋志愿者传递温暖。

早在2009年4月,第十三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就通过了《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并于同年6月1日正式实施。早于国家的《志愿服务条例》颁布实行8年多。而近年来,上海又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综合激励保障机制,借此推动形成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生态。2020年11月1日正式发布并实施《上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实施办法(试行)》,涵盖的六方面令人耳目一新。

在评选表彰方面,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小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指标体系。

在宣传激励方面,对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市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在信用激励方面,上海已连续五年多将“上海志愿者网”大于规定时长的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及历年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志愿服务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激励。至今,已将183万余名在“上海志愿者网”实名注册并累计服务时间大于50小时的志愿者及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信息纳入市信用平台。

在资助帮扶方面,为全市有影响、有创新、可复制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为曾在志愿服务等领域作出贡献,但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急需帮助的好心人设立“关爱好心人”专项基金。

在保险保障方面,自2011年起,市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上海分公司为在“上海志愿者网”实名注册的志愿者免费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截至目前,共理赔因意外伤害导致受伤33起、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3起,理赔金额计206.98万元。

在礼遇优待方面,对志愿服务先进代表提供一定的精神激励,如市文明委领导会见,高温时节文明办领导走访慰问送清凉及部分综合性医院免费体检、主题乐园门票、“上海志愿者公益龙卡”等“以服务换服务”的内容。

文明实践在上海,暖心志愿传力量。六项激励嘉许举措的落地,催生着上海群众性学雷锋志愿服务花开更艳,好人更美。正如一位基层文明办负责人所言:“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是城市品质、市民素质的一面镜子,能反射都市里所有的美好和爱心。持之以恒地学雷锋志愿服务热潮,不仅使城市更有魅力、更有温度,也已成为推进上海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

“雷锋部队”专项巡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在上海,有一支天天见面的“雷锋部队”:市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团。作为“精神文明的创举,弘扬雷锋精神的平台”,这支由市民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监管,以巡访为主要形式,服务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志愿者队伍成立近20年来,成员已扩展到目前覆盖市、区、街镇三级,拥有上万人的队伍。 这一领先全国的创新之举,曾受到时任市委书记习近平的高度肯定。

不久前,市民巡訪团委办分团正在进行着一项特别的巡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活动情况。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持续推进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不断拓展中心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这些阵地功能作用发挥得怎样?是作秀图名还是真诚服务群众,让市民百姓受益……”根据动员培训会上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要求,巡访团依据《上海市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评估标准》和《上海市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评估标准》及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和乡镇(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评估细则,采用实地考察、大数据分析、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三级阵地进行巡访评估,找问题,促整改,树典型。

承担这次专项巡访任务的市民巡访团委办分团,30多名成员大多来自市级机关的退休干部。在团长和各组负责人的带领下,大家克服困难,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深入基层开展工作。

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巡访团团长朱响应等亲临一线参加巡访。副团长陶志良、秘书长姜艳华所在的第14组巡访组,承担了嘉定、奉贤和杨浦共51个站点的巡访任务,他们早上6点多就出门赶往巡访地。劳模张金秀等巡访员调整了原来的工作,积极参加巡访;委办一团团长王星刚做完手术,处于身体恢复期,但她坚持参加巡访,并提前完成了本组的巡访任务;巡访员许荣华腿伤尚未完全康复,也坚持参加;老巡访员龚淑琴、马伟勤、何颖、谢梓芳等都积极发挥了传帮带作用。

在基层社区、企业机关,巡访员们通过“一看”——看现场、“二问”——问活动内容和形式、“三了解”——了解特点、特色和不足,对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阵地作出客观的分值评估,达到以评估促整改、以评估树典型、将评估成果转化为调研指导工作重点的目标。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