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结合”中加深对雷锋精神的把握和力行
2021-11-23
参谈嘉宾
刘宏伟:长沙市望城区雷锋精神研究会会长
赵海波: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邓建伟: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后
赵 冶: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王真茂:辽宁省雷锋精神研究会研究员、“雷锋团”退役官兵学雷锋联合会副秘书长
主持人
仇学平:本刊雷锋文化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时间
2021年9月8日
主持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简称“两个结合”)。这对于在新时代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学习雷锋、研究雷锋精神的实践论和方法论。为此,本期我们特意约请部分“雷锋学”研究学者和高校教师展开线上纵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敬请大家关注。
从“两个结合”的视角思悟雷锋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探索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说:“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总书记对雷锋和雷锋精神的定位和概括,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文化价值、道德价值和时代价值,明确了雷锋精神的巨大现实作用,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与使命树立了新标杆。由此可否说,雷锋精神本身就是坚持“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
刘宏伟:
作为雷锋家乡的研究人员,我们深知,雷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美奋斗者,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谱系中的重要元素,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动力源泉。雷锋,用他22岁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曲奋斗者的光辉赞歌,传承和践行了向善向上感恩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引领和开辟了一个永恒的道德高地,散发出无穷无尽的时代光芒,是“两个结合”的时代反映。
马克思主义是“雷锋精神”的理论来源;党领导人民的百年奋斗实践是“雷锋精神”的实践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雷锋精神”的文化土壤。“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的体现,是共产党宗旨的本质特征。事实证明,用“两个结合”的观点和方法理解雷锋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探索。
深化对雷锋精神文化价值的理解,要按照“两个结合”的要求,将雷锋精神切实置于我党红色谱系中去看待、把握、探讨和研究,深刻把握雷锋精神形成的文化基础与发展必然,深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雷锋精神形成的重要影响,使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不断弘扬。
雷锋在其短暂的人生中,始终深怀着一种感恩情怀,他感恩党、感恩新社会、感恩人民解放军、感恩乡亲、感恩人民,这种感恩情怀的生成,无疑与他在家乡长沙望城受到的深厚湖湘文化浸润分不开,与望城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基因影响分不开,与向善向上的乡土文化孕育分不开。雷锋的这种感恩情怀,向善向上的激情,造就了他的崇高理想,形成了他的世界觀、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为雷锋精神的形成带来了必然。而雷锋精神通过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标杆,具有以文化人的道德价值和力量。
深化对雷锋精神道德价值的理解,要站在雷锋精神纳入我党精神谱系的高度来认识。只有在党的培养教育之下,雷锋才可能成长,雷锋精神才可能形成和发展,雷锋精神的道德价值才可能得到普遍弘扬;深化对雷锋精神道德价值的理解,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来把握。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才能形成雷锋精神,才能使雷锋精神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魅力,才能使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崇尚的道德理念一起脉动。
在“两个结合”中传扬雷锋精神的一个范例
主持人:到今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发表重要讲话已经三周年了。为此,抚顺市的干部群众和“雷锋旅”的官兵正在展开新的学习落实活动。王研究员,您作为原“雷锋团”的成员,能否说说相关情况?
王 真 茂:
秋高气爽,今又金秋。此刻,我们重温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的重要讲话,深感这一讲话本身就是在“两个结合”中传扬雷锋精神的一个范例。
在对雷锋的评价上,习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永恒体现不是物理时间存在的长短,雷锋在世时22岁,把有限的人生成就了永恒”,深刻阐释了一个重大课题,即永恒不是物理时间存在的长短的体现,而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执着追求。
在对雷锋精神的评价上,总书记创造性提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结合”,深刻阐明了雷锋精神的绵长渊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并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联系,揭示了雷锋的深厚情怀和雷锋精神的中心内核,是对雷锋精神的价值定位和文化定位,标志着对雷锋精神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新高度。
在学习雷锋精神方法上,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明确了新时代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要求,即把学雷锋“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蕴含了学习和实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新时代最直接、最鲜活和最接地气的学雷锋,为在新时代唱响雷锋之歌、续写雷锋故事,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彰显了对新时代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高度重视。发表的重要讲话,政治含量、理论含量和文化含量很大,从历史与现实、当代与未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雷锋和雷锋精神,作出了高站位、意蕴深、多视角、全方位、系统化的阐释,融汇了新内涵,是新时代学雷锋的一个里程碑,为新时代学雷锋指明了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伟力将会日益凸显。
在“两个结合”中体悟雷锋的勤学精神
主持人:雷锋从小爱学习。从学校到社会、到部队,好学勤思贯穿了他的整个生涯,构成了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研究雷锋的“学习学”,显然也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来分析。赵冶老师,您可否对此作些解读?
赵冶:
雷锋能够从一名普通的学生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可以说,勤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勤学精神贯穿雷锋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这既是马克思主义自我修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然。
从实践中学习,磨炼本领增长才干。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正是通过实践来改 造客观物质世界,同时也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马克思主义者要坚持从实践中來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中,也强调实践对于学习和思考的基础性作用,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刘向在《说苑》中写道,“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陆游更是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雷锋自小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学什么都是学了就干,干中求学,在各个平凡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雷锋始终保持勤学的劲头,充分发扬“螺丝钉”精神,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修养要求,成为一代代炎黄子孙修身自省的箴言。雷锋始终向人民学习,以英雄模范作为自己的榜样,他的日记中多次记载要向张秀云、黄继光、郅顺义、董存瑞等英雄人物学习,时刻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正是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闪光点,雷锋不断精益求精,促进了自身的长足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也十分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诸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等诗文,勉励一代代学子珍惜光阴、勤学苦读、不负韶华。雷锋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无论什么时候,他口袋里总装着书,一有空就坐下来看书、写笔记,晚上也会读书至深夜,针对有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雷锋就拿钉子做比喻,“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他充分利用挤出的时间刻苦学习党的理论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改造自己的思想,不断提高实践的本领。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也要把雷锋这种勤学精神传承下去。
透视雷锋快乐生活观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主持人:邓教授,我刚刚读了您专门研究“雷锋学”的第一部专著《雷锋精神生成机制的社会学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年8月第1版),其中有一章恰恰是您运用“两个结合”的观点透析了雷锋的快乐生活观,也就是雷锋的幸福观,讲得新颖独到,给人印象很深。对此,您可否简约地披露一些?
邓建伟:
您的提点让我颇感荣幸。雷锋的信仰是什么?雷锋已经回答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信仰决定了雷锋的理想和行动。雷锋的理想和行动的标准就是看是不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从来不会考虑是否有利于自己。雷锋的信仰和金钱无关。我们来看看雷锋参加工作后六年的收入:1956年11月,望城县委公务员,月工资23元;雷锋在农场开拖拉机的时候,每个月可以拿到32元;刚到鞍钢做学徒时,每月可以拿到22元,后来他出师以后带徒弟,厂里给他一些补贴,他没有要;参军后,每月可以拿到6元战士津贴。从收入看,雷锋的工资曲线趋势是向下的。在鞍钢,当老工人师傅问他为什么要来鞍钢时,他说为了“1070”!“1070”就是当年党中央定下的钢铁指标。说到为什么要参军,他说保家卫国,人人有责,能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就是最大的幸福。可见,雷锋每次转换工作都不把收入作为考虑因素,他看重的是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是对国家和人们的贡献。我们应该学习雷锋,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才可以成就幸福生活。这是雷锋的快乐生活观给予我们的第一大启示。
雷锋做好事就是一种真快乐。雷锋入党转正申请书中有一段话表达了这一点:“我接到河南省一个民办小学校的来信,他们说,因几年遭受自然灾害,造成了一些暂时的困难,要我给予他们经济帮助。我看了这封信后,就向首长请示,准备卖掉自己的衣服和皮鞋,以支援他们办学。当首长没有同意我这种做法的时候,我心里却感到很不安,连觉也睡不着。我左思右想,后来拿出自己在部队一年零九个月所集留下来的全部津贴(100元),支援了干沟民办小学校。我把钱寄去了,心里也就快活了。”“我把钱寄出去了,心里也就快活了。”这就是真正助人者的来自内心的快乐。无条件地帮助人,不求回报地帮助人,竭尽所能地帮助人,这就是雷锋助人的特点。快乐助人,在助人中感受快乐,这才会有福至心灵的微笑,才会有高尚的情操。这就是雷锋的快乐生活观给予我们的第二大启示。
说到交友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就告诫我们要用心交友。2014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如此,人与人之间交往也是如此。如果我们都像雷锋这样毫无功利之心,真诚与人相处,这种美好的境界不难实现。这就是雷锋的快乐生活观给予我们的第三大启示。限于篇幅,对雷锋快乐生活观的其他诸多启示,有感兴趣者请去查看我那本书吧。
人的国度,善的光辉
主持人:作为一项全民性的道德文明实践活动,“学雷锋”在我国经过近60年的持续强劲发展,雷锋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雷锋精神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赵教授,您可否结合自己的人本文化研究成果,对此作些解读?
赵海波:
雷锋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际、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完美结合的典范。中国是一种典型的崇德向善的人本文化国度。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精神可以看作是在一种真正的人的国度里人性尽情焕发出的善的光辉。
西方社会发展出了严格的宗教崇拜,而中国则始终是一个“人”的国度,并很早形成了一种有机进化的宇宙观。在中国社会,人始终昂首站立在世间的“为天地立心”者。神权则始终受到限制。这种差别意义重大。它使中国的“人”可以安然地与外部世界及他人和谐相处,既不必匍匐在神权脚下成为神的奴仆,更无须担心在上帝死后变为“他者的地狱”。
实际上,中西方“神”的概念原本不同。西方的神是超验的,是全知全能的主宰者。但“神不歆非类”。上帝偏爱自己的信徒,他者则是异端,能够得到的最仁慈的对待也不过是被“宽容”。中國也有神灵,但没有一个与西方一神教对应的神灵。而且,受到人们顶礼膜拜的往往不是那些泥塑木雕,很多还是舍生取义、为他人造福、在努力追求“至善”过程中磨砺出的人格之神。换言之,在人的国度,人即圣即神。面对灾难和困境,中国人从来不是跪下来祈求神灵,而是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撸起袖子自己改天换地。投身于这一进程的那些杰出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也在“践道”的过程中,被大家真心崇敬,并进而作为某种精神的代表成为人们衷心崇拜的偶像。
西方人对中国人精神生活有一个常见的困惑:没有对真神的崇拜和宗教信仰,如何过上有德性的生活呢?在他们的观念中,不信神,没有原罪感,没有天堂的诱惑和对炼狱的恐惧,人怎样保证自己不会堕入物质的深渊、欲望的放纵,并导致道德的堕落呢?
这里必须要提到我们独特的”德性”传统。《大学》说要“明明德”,最终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孟子讲,人生而有四端,其性本善。只要精心滋养呵护,人人皆可成圣。现实中没有完美的人,人性的真正完满,需要的是一个不断修省的过程。显然,道德责任绝不可能在这个“践道成圣”的过程中缺席。这不仅保证了“人”不会因缺乏神的督导而自我放纵,而且为有限的人生赋予了无限的意义,为生命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而且需要特别指出,这个过程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人与人禀赋不等、境遇各殊,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充当什么社会角色,都无一例外地需要不断完善人格,“人人皆以修身为本”,在修省“内圣”的过程中,完成“事功”,达成“外王”。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同样可以闪耀圣洁的光彩。“六亿神州尽舜尧”是也!
雷锋正是通过投身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用自己22岁的短暂人生完成了对个体生命有限性的超越。也许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被聚焦在闪光灯下,但每个人都可以把心中的善投射出来,并在像雷锋这样杰出人物的身上得到映照。有了这种善的投射,才能保障雷锋精神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黯淡无光;有了这种善的相互映照,才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愈加温暖而璀璨。也正是在人的国度中这种善的投射和映照,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个体与异类之间的斗争才得以真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