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癌体检,你需要知道这些
2021-11-23张从志王海燕
张从志 王海燕
据世卫组织2020年的统计,目前每5个中国人中就至少有1人在75岁以前会患上癌症,其中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则是中国的6大高发癌种,发病和死亡人数占所有癌症的近80%。
面对癌症,我们过去是重治不重防,但以最常见的肺癌为例,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只有16%,早期则超过90%。如何在早期发现癌症,不同的癌症是否有统一的筛查手段和标准,很多人依然盲区多多,因此我们整理出以下一些关于防癌体检的科普要点:
防癌体检和常规体检有何不同?
常规体检,查的是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防癌体检(或称癌症早筛),则是专项筛查不同种类的癌症。
防癌体检要查哪些癌症?
目前为止,并没有一种手段能够对癌症统一筛查,因而只能针对不同癌种专项检查。但目前已知的癌种加起来超过200种,不可能每一种都查。在中国,最高发的癌症有6种: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所以,这6大癌种也是绝大部分人做癌症早筛的关注重点。其中,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是乳腺癌。
另外,不同种类的防癌体检的合理间隔期也不同,比如肝癌,高危人群一年一次也不足以避免中晚期癌症的出现;但结直肠癌,一个高质量肠镜做完以后,5~10年间隔一次就足够了。
是否人人都需要去做防癌体检?
和常规体检不同,防癌体检一般是自费,加上有些检查有一定的侵入性和辐射性,所以并不适合所有人。防癌体检主要针对“高危人群”,而每个癌种的高危人群都有所差别。总结来说有4条:(1)高龄人群,研究表明,一个人在50岁以后,患癌的风险就会急剧升高,所以建议40岁或45岁以上的人群定期做防癌体检,相对来讲,除非有家族遗传性肿瘤,年轻人患肿瘤较低;(2)有肿瘤家族病史的人群;(3)有既往病史的人群,比如在中国,绝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4)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等。
不同癌种目前有哪些“金标准”?
目前的主要癌种都有各自的早筛“金标准”:肺癌是低剂量螺旋CT;乳腺癌是B超+乳腺钼靶;结直肠癌是肠镜;胃癌是胃镜;肝癌为超声+抽血化验甲胎蛋白;食管癌是内镜;女性高发的宫颈癌需要TCT、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相结合。另外,即使是“金标准”,不同的癌种筛查的效果也有高有低,像胰腺癌、卵巢癌则没有有效的早筛手段,一经诊断则多为晚期。
肿瘤标志物到底该怎么看?
除了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在常规体检中,也常常出现肿瘤标志物的项目,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就没有肿瘤风险。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张凯表示,至今尚未发现“金标准”的肿瘤标志物,而现用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限,对肿瘤早期阶段的阳性率低。并且,有些肿瘤细胞可产生多种标志物,单一的肿瘤标志物难以准确反映肿瘤的复杂性。
PET-CT是万能的吗?
普通人能不能去做?医学界一直在追求一种十全十美的癌症早筛技术,能够一次性查清身体各个角落的肿瘤。以最高档PET扫描仪和先进螺旋CT设备功能融合的PET-CT发明后,一次检查即可扫描全身,一度成为大家眼中的“查癌神器”。但实际上,在美国PETCT只能用于确诊患者,或者用于高度怀疑的癌症患者,用于不同时期评估治疗效果,而非用于健康人体检,原因是PET-CT的輻射高。因此,很多人做PET-CT之前,医生会强调,做完后3天之内不要靠近孕妇和婴儿。2012年,我国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的通知》中,也禁止在健康人群中使用PET-CT。北京盛诺一家的创始人蔡强说到,他曾接待过一个客户,每年要做很多次体检,拍三四次PET-CT,最后得了白血病。在蔡强看来,以这个患者的检查方法和频率,不得白血病,反而是个奇迹。
除了以上关于癌症早筛的“硬知识”,我们发现另外一些有关癌症早筛的“软知识”也值得分享:
有必要出国做防癌体检吗?
这些年,不少人会选择去国外做防癌体检。实际上,盛诺一家的创始人蔡强表示,国内外防癌体检的设备和技术差距其实已经很小了,现在主要的差距在人和服务层面。蔡强曾经去日本做过防癌体检,一个B超花了40分钟,因为医生检查得非常仔细,而在国内体检,这个项目一般是五六分钟;另外,日本的体检是专科医生做,而非技师;还有一个让蔡强印象深刻的是,他拿到的体检报告经过了三级审核,比如说CT,确实没有任何的异常,没有肺结节,没有肿瘤等,三级医生都要给出意见,签字后,报告才会提供给体检人。
基因检测技术代表着未来吗?
出国体检毕竟只有少数人负担得起,而我国的医疗现状又决定了,经验丰富的B超或影像医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大三甲医院。因此,癌症早筛资源的可及性一直是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斯坦福大二肄业学生伊丽莎白·霍姆斯能用“滴血验癌”的故事,在硅谷完成巨大骗局。今年9月,霍姆斯在美国加州出庭受审,虽然霍姆斯可能面临20年刑期,但“滴血验癌”的目标依然是这个领域探索者的目标。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可以通过一滴血,就能进行癌症早筛,将是健康管理或者大健康领域里面一个技术上的突破。当然,到目前为止,这一天尚未到来。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