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新时代学雷锋的“制高点”

2021-11-23陈先义

雷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制高点学雷锋日本

陈先义

近日同几个青年朋友聊起“新时代为什么还要学雷锋”的话题,他们说,学雷锋不能只是一般地行善积德做好事,更需要着眼于防范西方敌对势力“西化青少年,争夺下一代”的大局。学雷锋能真正强化我们在这方面“打得赢”的底气、骨气和能力,这才是新时代学雷锋最需要坚守的“制高点”。

对此,笔者举双手认同并点赞不已。因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本来就是雷锋精神的支点之一,真正学懂并传承好雷锋的审美观、快乐观、价值观,不仅能使我们远离“黄赌毒”,还能使我们消解得了“网瘾、娘炮”。其中的“娘炮现象”,正是眼下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中“很拿手的一招”。而我们要在这方面坚守学雷锋的“制高点”,不得不面临着一系列“很现实的斗争”,很需要下点真功夫硬功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让我举些实例来说明。

8月27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娘炮形象”等畸形审美必须遏制》,表面看这是针对文艺问题的,其实涉及我们正在进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篇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两个关于限制一些“娘炮”类演艺人员的举措,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护。

说白了,“娘炮”问题,严重到已经在改变我国一代青年人的审美观、快乐观和价值观,已经在威胁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

敌人射向我们的炮弹

朋友,这不是危言耸听。当初一提这个问题,很多人疑虑,你说那些所谓“娘炮”,其实不都是青年演员吗?用得着对他们“开炮”吗?是的,我们知道,他们都是从艺年轻人中的一部分,表面看确实是这样,那些黄发粉面的小白脸,那些走起路来不男不女的小鲜肉,那些被千千万万的粉丝摇着荧光棒放弃学业去猛追的偶像,都是些靠脸蛋吃青春饭的“当红明星”。

但是,我告诉大家,这种理解是十分片面的,这些演艺人员中一部分被老百姓冠称为“娘炮”的人,他们有意无意已经被人当枪使并在中国大地攻城掠地。这种炮弹足可以让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歌声笑声中灭亡。

苏联东欧是个试验场

“娘炮战略”能够改变国家政权,这话听起来好像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前苏联的亡党亡国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

当波兰等东欧国家垮台前夕,国内右翼势力和反对党,认为亟需向美国的思想看齐,所以最先向美国呼吁进口的不是武器和粮食,而是要美国和西欧向他们输送大批与美国西方意识形态相呼应的黄色书刊,输送宣扬西方价值观的读物,其中就有一个目的,要改变他们这些国家,培养大批醉生梦死的“娘炮”,为娘炮文化提供服务的文化产品。

他们的目的要快速引导这些“娘炮”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国家,只求娱乐,不求其它。于是在东欧城市的上空,我们看到一种景观,美帝国主义及西欧的来支援的飞机,从空中大量抛撒宣扬与西方价值观相应的黄色书刊。于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又一个国家变色了。人民重新又堕入苦难之中。这种经验和实验,至今依然在世界各国屡试不爽。

当然,苏联东欧的垮台,有多重原因,“娘炮”文化,不过是其战术之一,但是,我们丝毫不可怀疑,“娘炮”绝对是美国人战略链条上的非常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引导对方的青年一味追求娱乐、娱乐还是娱乐,以致娱乐至死。这种娱乐,西方称为“奶头”文化。用他们酿制的文化奶酪,来哺育他们需要的一代,实现政治转基因,其中一项就是男性青年女性化,女性化后的男性群体,战斗力便会大打折扣。

因为“娘炮”战略,对于西方敌对势力来说,成本比之战争,要低得多得多,它可以在无声无息中达到战争的重武器达不到的目的。“娘炮”比火炮更加物美价廉,可以大大节约毁掉对手的成本。随着苏联东欧垮台,西方鬼子们便开始了在亚洲的实验和布局。最近一篇署名文章题目是《为了让中国人喜欢娘炮,你知道中情局付出诸多努力吗》,文章直击要害,内容披露了大量西方人“娘炮”战略理论的研究和实施。

从历史来看美国“娘炮文化”是长久战略

表面听来“娘炮”是一句时尚语言,其实不是,这是美国人搞了将近一个世纪持续不断的文化战略。最开始美国人的实验是在日本人身上实施的,其最终目的是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

东亚硬汉形象曾在日本“霸屏”,如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电影《追捕》中,男主角高仓健就深受日本及亚洲各国观众喜爱。高仓健也被称为“昭和年代最后一名硬汉”。从昭和后期至今,硬汉在日本娱乐圈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留长发、化妆、打扮中性的柔美男星。人们俗称的“娘炮文化”日渐盛行。“娘炮文化”主要指从娱乐圈刮起的男人女性化现象,他们在着装、仪表、语言、动作等方面女性化,包装成小鲜肉、娘娘腔,缺乏男性本应有的阳刚之气。

这时候,美国一个外交官叫乔治·布坎南的人提出一个设想,这个叫日本人倾向美国人远离苏联人的计划,必須交给懂日本的专家去做,谁懂日本呢?只有日本人懂日本。到哪里去寻找愿意做这个事情的日本人呢?布坎南想到了日本的在押战犯。

为什么找战犯呢?因为当时日本的知识分子,大多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不可能和美国合作,并且美国人往日本广岛长崎投了原子弹,他们很仇恨美国人。唯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沾满人民鲜血的战犯们,个个罪行滔天,他们大多面临终身监禁,为了活命就会替美国人卖命。这样美国人不但可以赦免他们罪行,还可以给他们重金。这对日本战犯来说,是一件拯救生命的大事。于是,这些战犯们便大胆献计献策,其中就有一个非常阴险而毒辣的办法,即软刀子战略,改变日本人那种好战好斗的民族性格。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一个叫喜多川的娱乐经纪人,这家伙在美国长大,曾经做过美国政府翻译和美军间谍,美国人对这个人物选得很准。他奉美国人使命,首先招募与我们今天舞台上一样的长得漂亮,长得像女孩子一样的影视男明星当“娘炮”,引发轰动效应。他招募和培养的这种娘炮演员的第一场大型演出,就是由驻日美军出全部资金来组织的。此后美国人以资金做基础控制媒体,对这些不男不女们进行突击的全面包装和大肆宣传,日本大街小巷都是这些娘炮的宣传画和广告模特,这与我们今天的街上明星炒作几乎如出一辙。

于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文化发生重大变化,大批“娘炮”开始受到追捧,男孩子审美向一种畸形的和病态的方向迅速发展,男性女性化开始呈一时之盛。于是,由一批日本战犯的出谋划策,有喜多川这样的资本支持,有大批被捧红的娘炮们走俏全日本,大量娘炮类的男孩子控制了整个日本娱乐场,喜多川成了日本的时尚教父。日本一代人的文化审美观变了。美国人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如意改变了日本人的好战品格。日本失去了那种血性的青年。

举一个例子,比如,这些年日本死皮赖脸要去参与联合国维和,因为按照国际法日本没有资格出兵维和的,可日本政府一定要派自卫队。可他的自卫队队员们极不争气,在联合国维和部队中,日本自卫队成为全世界最为贪生怕死一族的代表。比如,日本自卫队最喜欢的任务是留在军营拔草,因为比较安全。被戏称为“拔草部队”。此外,驻扎的军营地点斤斤计较,他们一定要挑选距离机场和逃跑最近的地点,有了情况好跑。任务要挑选最安全的项目,当年所谓“江田岛”的血性已经大为减弱。

最被世界视为笑柄的,是当日本大地震,要派遣一批飞行员去福岛勘测现场并执行灭火挽救百姓安全任务时,偌大个日本,竟然派不出一个飞行员,“娘炮”飞行员们认为那里有辐射,太危险,不愿去,不敢去。

世界诧异,一个民族的品格就这样在文化的名义下悄悄改变了。这个改变,便是美国人绝对控制了日本。

在日本成功之后,“娘炮”第二个试验场便是南韩。“娘炮”文化很快在韩国炮声隆隆,所向披靡。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电视剧掀起的所谓“韩流”。与其说韩流这是对明星的追捧,倒不如更準确地说,这是美国“娘炮”文化的又一亚洲战略告捷。那些粉面桃花的“娘炮”们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已经赚个盆满钵盈。但是可怜的中国同胞们,却沉醉于哈日哈韩的文化狂潮中。前几年在中国,了解和崇尚韩国明星,被认为是一件非常时髦和荣光的事,不知道几个韩国“娘炮”的名字,被某些中国青年当作脱离时尚和落伍。

西方在中国推演的“娘炮战略工程”

这些年,伴随我国军事经济的发展,美国人明白,凭军事势力征服中国越来越困难,两场战争的失败,一是朝鲜战争,一是越南战争,都让美国付出惨重代价,于是又重新谋划对华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从那时一直到今天。

随着美国人在日本、南韩的实验成功,中国文化呈现的多元化发展,东边邻居的这种“娘炮”文化终于开始了向中国本土的进攻,美国的战略开始得以布局实施。

中国的一些文化娱乐公司的大亨们从来是只顾赚钱不顾国家文化安全的,他们看准商机,开始了对“娘炮”文化的如法炮制,开始了对“娘炮”们的培养和挖掘。这种挖掘,是以一些卫视台的娱乐节目为平台和开端的。有些制作方法和推广模式,几乎照搬了日韩。

这种“娘炮”文化流行,给中国文化的深层危害是巨大的。一个人喜欢柔弱,喜欢阴柔,是一个人的自由,我们固然无可指责。但是,当一种文化成为全社会青年崇尚的文化并且集体去追求的时候,就会吞噬一个民族的血性精神,就会毁灭一支军队的战斗意志,就会让一个民族丧失阳刚之气,没有血性的民族,便会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让我们庆幸的是,从高层开始,我国已经开始限制和制止这种“娘炮”文化的蔓延,已经开始对高片酬、小鲜肉、“娘炮”及其内容的去政治化现象加以政策规定,已经开始向“娘炮”文化开炮,对公开诋毁党的政策和领袖的内容明确挞伐,但愿这类批评之声不至于是空炮哑炮,要成为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真炮实炮。

在这种情势下,我们主动出击,重新倡导全民学雷锋,首先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学起,让大家学懂掌握雷锋那样的审美观、快乐观、幸福观、价值观,岂不可以牢牢掌握消解西方“娘炮战略”的主动权、坚守我们新时代学雷锋的“制高点”了吗?

猜你喜欢

制高点学雷锋日本
探寻日本
学雷锋
高职院校枢纽型学生社团精品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日本神社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