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猕猴桃果园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对策

2021-11-23赵晓琴王延峰刘宁娟

山西果树 2021年6期
关键词:猕猴桃误区病虫害

赵晓琴 王延峰 刘宁娟

摘 要:近年来,随着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病虫发生危害日益加重,果农在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次数、用药量和用药成本上也相应增加,但效果不明显,收效不一,有的甚至出现药害、污染环境和安全事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和实际调研,摸清了群众在猕猴桃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许多误区,分类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果农参考。

关键词:猕猴桃:病虫害:误区:对策

文章编号:2096-8108(2021)06-0059-03  中图分类号:S663.4  文献标识码:A

Mistake and Countermeasure of Pest Control in Kiwifruit Orchard

ZAHO Xiaoqin1, WANG Yanfeng1, LIU Ningjuan2

(1.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Centerof Mei County, Mei County 722300, China;

2.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of Mei County, Mei County 7223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iwifruit industry, the harm of diseases and pest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Fruit growers have also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pest control, dosage and cost of drug use, but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Some even have drug dama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afety accidents. According to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research, many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preventionwere summar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kiwifruit; disease and pest; mistake; countermeasure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猕猴桃已成为眉县“一县一品”、富农强县的主导产业,但随着栽植年限的延长、面积的不断扩大、品种的多样化,猕猴桃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日益加重,特别是溃疡病、褐斑病、小薪甲、斑衣蜡蝉等病虫害已对猕猴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群众虽然加大了防治力度,增加了防治成本,但防治效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无明显提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和实际调研发现,大多果农在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时存在许多误区,导致防治成本高,费工费时,防效差。现对生产中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以供果农参考。

1 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误区

1.1 盲目选择农药

近年来,猕猴桃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十分重视猕猴桃病虫防治,但用药观念上多注重广告宣传药剂,而轻视价格便宜药剂。以防治溃疡病为例,因猕猴桃受地理气侯等因素影响,在全国栽植有局限性,在防治溃瘍病方面登记的农药品种少,目前市场上主要以铜制剂和抗生素及其复配剂为主。溃疡病不仅来势凶猛,而且防治难度大,由于作物皮层较厚、病原隐蔽性强的特点,药剂防治效果差。部分群众在购买农药时一味注重广告宣传的新药、贵药,不惜代价,渴望一次或数次用药就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认为投资越多越大,用药成本越高,防治效果应该越好,而对于一些常用有效药剂,放弃不用。

1.1.1 用药无主见,跟随性大

许多猕猴桃种植户施药无目的和主见,别人用药品种、时间、次数,都是自己效仿的对象,不能充分结合自己果园的实际情况和病虫发生情况,一味地追随别人或听信经销商的推荐。

1.1.2 选择农药比较教条

习惯于头疼治头,脚痛治脚,对于猕猴桃黄化病,许多群众认为黄化病仅因缺铁引起,对土壤、施肥、浇水、植株根系等原因不了解,只注重在生长季节看到叶片、果实黄化时,就喷施螯合态铁或用树干注射营养液、土施铁肥等,通过用肥达到用药的目的,然而以肥代药却不能对症用药,导致连年黄化,难以根治。

1.2 重治轻防

大部分果农重药剂治疗,轻早期预防。一般溃疡病在春季枝干发病,流菌脓症状明显时农民才购买农药刮治,忽视了此时猕猴桃正处在伤流期,树体对药剂吸收少,防治效果差。到4月底,枝干发病结束后,因群众对溃疡病在叶片、花蕾上的危害症状认识较少,便不再采取防治措施,造成秋季溃疡病连续侵染。秋冬季果实采摘后、落叶后、修剪后,由于伤口多,给溃疡病入侵提供有利条件,农民如未见到溃疡病枝,一般疏于管理。许多群众对生理性叶枯病和褐斑病不能正确区分,5-6月将高温日灼造成一夜间的落叶归根于褐斑病,不间断地防治;7月底至9月份的高温高湿造成的褐斑病、早期落叶病认为到后期,叶片即将脱落,用药没有意义,打药次数少或

不打。

1.3 轻视果园栽培管理,重视化学药剂防治

表现在猕猴桃溃疡病防治上,大多数农民非常重视药剂防治及治疗效果,希望通过全园全程防治及打药的次数来达到防治的目地,将重点寄托于药剂的选择和打药的次数,85%农户存在擅自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认为药量越大,效果越好,忽视栽培管理、配方施肥、合理负载等农业技术措施和提高树体自身抗性等综合措施。

1.4 用药随便混配,难以做到交替用药

多数群众认为混配药剂越多越好,省事效果好,在购买农药时,不同的防治对象经农药经销商的推介,5~6种混配非常普遍。特别是在7-8月病虫害多发时,往往同时将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灰霉病、溃疡病、斑衣蜡蝉、蚧壳虫、小薪甲的药剂和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多种药剂随意混配使用。因农用链霉素在防治溃疡病时效果较好,一些群众将农用链霉素整件购进,只要打药防治溃疡病,每次都加入农用链霉素,交替用药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实现,这也是造成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1.5 用药缺乏安全、环保意识

在猕猴桃上用药,只要药剂效果好,群众对毒性高低、是否对昆虫天敌、鸟类、鱼类造成危害、自身防护、安全间隔期等缺乏了解,极易造成农药残留量加重,污染环境、人身伤害等安全性事故。

1.6 废弃包装物随意丢弃

大多群众安全环保意识淡薄,施药后的塑料袋、药瓶、药桶等乱丢,地头、水沟、河边随处可见,导致有些农村老人捡到比较好看的包装物用来装面、舀水,这些做法不仅污染了水源、而且危害生态环境,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2 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误区,综合目前实际,提出以下对策:

2.1 农技部门积极宣传引导

农技、植保等部门应做好病虫监测,在防治适期,通过各种媒体、平台积极宣传防治技术,制作病虫电视预报,引导群众正确开展防治。

2.2 树立良好的用药意识,科学选择购买和使用农药

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绿色植保理念,在选择化学药剂防治的同时,应注重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自身抗逆性。用药前应结合自己果园实际,有计划、有目的的根据猕猴桃园各个生育期防治对象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在猕猴桃园坚决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认清药剂主要成分、用途,清楚自己的用药目的和防治对象,从使用说明上看清用药的规范要求,克服盲目跟风。要在正规农药经营店购买三证齐全的农药,索取发票和凭证,并建立防治台账,记录每次购买农药的品种、使用时间、方法、用药量、防治对象等内容,在下次购买农药时,查看记录,做到购买农药成分不重复、为交替使用农药打好基础。购买农药时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标签。看是否是合格的农药,标签应有以下内容:农药通用名称、有效成分、含量、規格、农药登记证、毒性标志、农药用途、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项等。

2)看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对症选药针对自己需要防治的病虫害种类选用对口农药,防治真菌、细菌、虫害目的要明确。

3)看外观质量,鉴定农药好坏。凡水剂、乳油农药有沉淀、浑浊、分层、漂浮物、杂质、渗漏等,粉剂农药有结块、充气、开袋等均属劣质农药,不能购买。

4)看经营资格。了解经销商情况查看经营单位是否有农药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经营人员上岗证等。

5)看农资经销专用发票。索要凭证农药购买者应当向农资经销店索要购药发票,以便发生药害、出现纠纷时作为证据。

2.3 安全科学使用农药,保证防治效果

2.3.1 适时施药,防重于治

根据猕猴桃园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农技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和电视预报,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合理掌握用药时间。

2.3.2 选择良好器械,做好个人防护

因猕猴桃园枝多密闭、株距较小,生长季节喷药,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带好面部防护罩,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在不同生育期选择不同的施药器械,生长期选择机动喷雾器或动力喷雾器,压力大、喷水量大,休眠期选择电动喷雾器或手动喷雾器,以减少浪费。加强喷雾器的维修保养,防止施药时跑、冒、漏等现象发生。

2.3.3 严格用药量,喷药均匀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施药,目前用于专门防治猕猴桃病虫的药剂登记的比较少,具体使用时,可结合近年用药实践经验,以苹果和柑橘树为参照量,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喷药时做到不重喷、漏喷,防止产生药害。

2.3.4 合理混配,交替用药

现已知猕猴桃病虫种类有10多种,应根据生长不同阶段、不同病虫发生情况,采取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必需农药品种合理混配,保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性杀菌剂混配,同类药效药剂只用1种,以免混配药液浓度过高产生药害。一般内吸性杀菌剂比较容易引起抗药性,如苯并咪唑类杀虫剂(多菌灵、甲托等)、抗生素类(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等,但接触性杀菌剂不大容易引起抗药性比如代森类、铜制剂类都是较好的轮换品种。因此在猕猴桃1个生育期内,交替使用作用机制不同、剂型不同、成分不同的农药品种,既能减轻病虫抗药性,又能较大提高药效。

2.3.5 高温时段不喷药,防止中毒

猕猴桃植株高大,喷药时易溅到身上,夏季又是猕猴桃生长高峰期,农药使用比较频繁,务必做到夏季高温季节(中午10:00-下午16:00)不喷药,确保人和作物安全。

2.3.6 安全贮存农药及处理农药废弃包装物

新购买的和未使用完剩余的农药,应妥善保管,最好放入农药专用储备箱后加锁,避免儿童误食。对于用药后的包装物、不乱扔、不乱用,集中销毁处理,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安全。同时呼吁尽快建立农药经销商对农药包装物的有偿回收制度,使废弃包装物变废为宝。

收稿日期:2021-09-05

第一作者简介:

赵晓琴(1976-),女,大学专科,农艺师,现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电话13259173656;E-mail:3091604420@qq.com

猜你喜欢

猕猴桃误区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猕猴桃催熟日记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养个猕猴桃做宠物(大双色图,排四面)
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