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1-11-23林凤英上官凤娇黄巧珍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重建术椎管脊髓

林凤英,上官凤娇,黄巧珍

(泉州市中医院骨科,福建 泉州 362000)

椎管肿瘤又称为脊髓肿瘤,是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的各种组织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1]。椎管肿瘤可压迫脊髓和神经,引起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目前,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病患者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并且在切除术后加以稳定性重建术以维持脊柱的稳定[2]。然而,手术刺激较大,疼痛感强烈,且术后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卧床休息,患者易出现孤独感,依从性下降,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疼痛,进而改善预后[3]。在以往的护理工作中,干预方式较为单一,护理效果有限,因此应当寻求一种更加高效的护理方式。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将护理工作内容作为纵轴、将护理时间作为横轴,制定护理计划的护理模式,护理全面性较高。为此,本文就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的患者7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腰椎穿刺、X线摄片等一般检查及脊髓造影、CT扫描、磁共振成像或脊髓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证实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压迫脊髓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其他重大器官障碍者,手术耐受力差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患者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54.04岁;病理类型:星形细胞瘤7例,神经鞘瘤20例,脊膜瘤12例。干预组中,男21例、女18例;患者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54.37岁;病理类型分类:星形细胞瘤8例,神经鞘瘤21例,脊膜瘤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围术期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指导、饮食调整等,护理人员术前协助患者完成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术后实施体位干预,防压疮、褥疮。干预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具体如下。(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集中组员参加岗前培训,学习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内容包括如何制定高效的护理计划、如何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等。在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人员向其宣传、讲解椎管肿瘤的治疗方法、术后护理的重要性等知识,并指导患者填写临床护理路径表格,使其明确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后临床护理路径的大致流程和目的,提高依从性。(2)第2~3 d,按照主治医师的手术治疗计划,护理人员再次开展健康宣教,耐心讲解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的大致流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良反应,加强心理准备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第4~5 d,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后,送至手术室,与手术医师做好交接工作。术后加强体征监测,定时检查引流管、手术切口的情况,观察引流管、导尿管是否存在脱落风险;按照主治医师的安排给予相关药物治疗,督促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生活护理需求。在主治医师的指示下协助患者开展早期肢体功能锻炼。(4)第6~11 d,继续体征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肢体活动受限程度等术后恢复状况,按照规定时间检查手术切口是否存在出血、感染,确保引流管无扭曲、堵塞、脱落;加强干预,维持脊柱稳定性,为患者更换舒适的床铺,避免病变位置暴露于寒冷的环境下,禁止空调冷风直吹颈部,提醒患者不要过度弯腰,久坐时要适当的站立,舒展筋骨,并防止外伤和外力冲击。(5)第12 d至出院前,加强出院健康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注意居家休养期间的饮食,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为其制定出院后的膳食计划;告知患者坚持肢体锻炼,但需要避免运动强度过高,定期回院复诊。

1.3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4]评价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主要从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等对其进行腰椎功能的评估。JOA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29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2)观察两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3)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包括:切口感染、手术压疮以及脊髓压迫症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比较分)

2.2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状况比较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6 %低于对照组的15.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目前,通过手术将病灶切除,并实施稳定性重建术是治疗椎管肿瘤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由于手术刺激会造成剧烈疼痛,易引起各类并发症,因此术后的护理干预工作极为重要[5]。有研究指出[6],椎管肿瘤患者接受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治疗后的护理风险包括切口感染、静脉血栓、脊髓压迫症、脑脊液漏等。以往的护理方法较为单一,无法全面降低术后风险,因此急需一种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法。本研究中,护理后,干预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减治疗时间和费用。临床护理路径是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实施干预的护理方法,既优化了诊疗方案,使护理工作程序化、条理化、标准化,又有效促进了科室建设和发展,使医护人员在共同的平台上积极开展工作。在患者入院的当天,护理人员向其宣传、讲解椎管肿瘤的治疗方法、术后护理的重要性等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其明确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了解自身的护理计划目标,并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最终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同时,经过宣教,患者也增强了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有利于达到最佳护理效果[7]。在患者入院第2 d至手术前,护理人员根据治疗、护理计划,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有效避免了负面情绪对手术治疗的干扰,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治疗效果[8-9]。术后,在加强病情监测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的耐受力指导其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加强生活护理,为患者更换舒适的床垫、防寒保暖等,可降低脊髓压迫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恢复[10]。在患者出院前,给予必要的出院健康知识宣教,使其掌握日常生活中的自护措施,并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有助于缩短术后的康复时间,减轻治疗费用。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接受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降低治疗时间及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重建术椎管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