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布置与监测分析

2021-11-23党思思

陕西水利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施工期分区扰动

党思思

(陕西黄河生态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1)

0 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国家针对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台了不同的法律法规。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20]161 号),旨在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量,对指导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设项目及区域情况

1.1 建设项目及区域概况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以下简称“机场工程”)坐落于陕西省西咸新区,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3条跑道、东航站楼、东GTC、货运及配套的公用设施、辅助生产设施。本工程建设总占地1373.96 hm2,其中永久占地1358.66 hm2,临时占地15.30 hm2,本项目建设期规划挖填土石方量5437.95万m3,土石方开挖2970.55 万m3(其中表土剥离172.25万m3),填方2467.40 万m3(其中表土回覆172.25 万m3),弃土方503.15 万m3。

机场工程地处关中盆地区的渭河北岸Ⅰ级黄土塬上,属于陕西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域,执行西北黄土高原区一级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中的上层滞水,水位升降主要受周围蓄水池及大气降水补给影响。根据当地多年实测气象资料显示,年均降雨量为514.3 mm,年均温度13.4℃,年均蒸发量为1184.2 mm。

1.2 工程组成

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区包括机场工程区、场外配套工程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其中:机场工程区主要包含飞行区、航站区、货运区、附属设施区;场外配套工程包含场外供电工程,场外排水工程,污水排放工程,回水利用工程和垃圾处理站;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包括临时堆土区和临时生产生活区。

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范围及水土保持措施

在工程实践中,为将水土流失防治范围进行细化,一般将项目当地水土流失实际情况和项目实际相结合,经分析设立不同的防治分区,根据防治分区的特点选定不同的措施类型,控制水土流失危害。本工程防治分区和选用的措施类型见表1,该措施体系搭配合理,可有效的预防水土流失。

表1 防治分区范围及水土保持措施

2.2 水土流失预测

结合项目特性、施工进度,考虑项目建设期、地域特征等特点,对项目在建设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工程建设新增土壤流失量见表2。

表2 工程建设新增土壤流失量结果表

2.3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根据本项目实际特点、项目区土壤侵蚀特性,依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参照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执行,水土保持防治目标见表3。

表3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3 水土保持监测

3.1 监测范围及监测时段

根据本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和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监测范围包括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经统计分析计算,确定监测面积为1373.96 hm2。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中的要求,确定监测时段为项目准备期、项目施工期及项目恢复期。

3.2 监测点布设

机场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扰动土地面积较大、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等特点。因此,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在每个分区中都应该布设监测点,监测项目划分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扰动地表面积动态监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监测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1]。结合主体工程建设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依据相关规范,本项目主要在机场工程区、场外配套工程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共布设13 个监测点位,主要监测方法为现场调查量测,监测内容主要有水土流失六项防治目标值,见表3。

3.3 监测方法

(1)调查监测

采用实地勘测、线路巡查、地形测量等方法,监测地形地貌变化、植被破坏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水土流失面积等项目,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扰动地面面积和挖填方数量及面积,监测记录表见表4。

表4 调查监测记录表

(2)定位监测

在水土流失重点区域,采用测钎法监测坡面水土流失情况。根据规范要求,在每次大暴雨之后和汛期终了,根据测钎钉帽距离地面高度差值,进行相关计算。同时,应该布设雨量筒或者自计式雨量计来进行降雨量记录。

(3)遥感监测

为更客观、准确的反映本工程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状况,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开展遥感监测工作[2]。田遥感监测主要包括扰动范围、水土保持相关措施、植被覆盖度等水土流失因子。可利用遥感影像监测施工期扰动范围,并结合地面定位监测成果,分析工程初期水土流失状况。

3.4 监测频次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和划分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合项目区的气候、地貌等自然因素和项目建设施工情况及进度安排,综合考虑确定监测频次。监测情况见表5。

表5 本项目监测内容和监测频次

3.5 监测目标

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的监测目标为以下几点:

(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协助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切实履行相关职责。

(2)及时、准确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编写监测实施报告、季报、年报、总结报告并上报主管部门。

(3)对潜在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和隐患及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建议,减少水土流失状况的发生。

3.6 监测内容

依据相关规范和本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监测时期主要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恢复期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监测内容有较大差距,监测内容具体如下。

(1)施工准备期

监测内容:监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水文气象、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状况等基本信息,掌握项目建设前生态环境本底状况。

(2)工程施工期

监测内容:项目扰动面积、扰动形式,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隐患与危害、水土保持措施等。

(3)恢复期

监测内容:各防治分区中布设的水土保持措施运行状况、土壤植被恢复状况,扰动土地整治率等六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

4 结论与建议

机场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扰动面积大等特点,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本项目中涉及的水土保持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本项目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扰动土壤面积大,因此对于临时堆土区要做好临时挡护措施,如增加彩钢板拦挡和生态袋装土拦挡;做好雨水截、排工作,,及时修建临时排水沟并增加临时沉砂池,尽最大可能减少水土流失。

(2)对于裸露地表,及时做好密目网苫盖工作,及时检查密目网是否破损,是否苫盖到位,对于密目网应选择符合密目网安全要求尺寸的密目网。

(3)在项目施工期和恢复期,要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制度,加强维护和管理,保障主体安全,进一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由于机场建设的特殊性,项目相关单位应该紧密联系,发挥好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与功效,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落实“两山”的理念,造福一方百姓。

猜你喜欢

施工期分区扰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带扰动块的细长旋成体背部绕流数值模拟
绢云母片岩引水隧洞施工期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手诊分区法之原理探析与诊断应用
磁暴期间中国中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与扰动分析
结合向量化和FFT技术的模型扰动引力快速计算
一种改进的基于SINS/GNSS的水平重力扰动测量方法
山区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期抖振时域分析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