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衔接

2021-11-23李黎丹

商品与质量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院校

李黎丹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1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鼓励和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018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办法》指出,高校和企业双方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标准研发、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制订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进一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1]。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期以来高校一直以“职前”的学历教育为主,而对于“职后”的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不够重视,《意见》、《办法》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使得职业教育的“培训”职能逐渐凸显,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衔接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行业,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涵括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其中职前教育以学校的学历教育为主,通过专业教学将知识体系化,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职后教育是指就业后,为增进或更新知识及技能以提高职业能力而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主要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实践应用能力。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强调教育应该贯穿人的整个职业成长生涯,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问题越来越受关注。

2.1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职责不清

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从教育对象、教育模式到整个职教体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在199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就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包括了各级各类及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然而高职院校对于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职责界定一直处于模糊阶段。从现有研究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仍以职前的专业学历教育为主,对毕业生的职后教育普遍缺失。事实上,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职前的专业教育应该适应职后的基本工作需求,为职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职后教育作为继续教育,是职前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则更应从企业和劳动者实际出发,更多考虑个性化需求[2]。

2.2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衔接不畅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推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然而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仅仅停留在初级的实习实训基地合作阶段,并未深入地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校企联合培养路径优化、毕业生职后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高职院校职前教育的核心还是依托全面的理论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忽略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而职后教育由于被教育对象、时间、场景、需求等方面无法统一,因此长期被弱化甚至缺失,导致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存在脱节现象,难以找到衔接的关键点。

2.3 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支持不足

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实质上是将传统的一次性、终结性的专业教育培养转变为连续性、终身化的综合教育,在职前教育中体现实践性,用职后教育深化职前教育,使职前职后自然过渡,成为一个整体,服务企业和人才自身的持续发展。这需要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等多方的大力支持,目前来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方向性的政策意见,但是缺少具体的实践指导条例依据;企业作为职后教育的主体单位,缺乏动力,并未主动担负起相应的责任;高职院校则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凭一己之力推动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3]。

3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衔接的具体对策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毕业生自身职业成长与企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对于毕业生来说,职后教育为他们提供了持续性的成长支持,不仅能帮助他们快速适应职场岗位,还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职场的每一个阶段提供有效帮助,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对于企业而言,职后教育完美解决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后顾之忧,为其选拔高质量人才和稳定人才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持续保障。

3.1 明确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主体和职责

根据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成长基本规律,学生的职业成长周期包含了职前阶段和职后阶段。职前阶段的首要责任主体是高职院校,目标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职业知识、职场技能和职业道德;职后阶段的首要责任主体由学校变成了企业,目标任务是将职场新人训练成高素养的技术能手和技能大师。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对区域经济、行业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人才需求最为了解,应当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前教育当中,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标准开发、双师教师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等多方面进行主体合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作为人才的主要供给方,具备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以及培训资源,有义务对培养的人才质量负责,应该主动作为,配合企业建设职后教育机构,开展职后跟踪培养,不断开发人才的职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4]。

3.2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自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出台文件聚焦产教融合问题,如2019 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应该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从普通办学模式到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转变。《方案》强调,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根据产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目前我国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企业参与度不高、高职院校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很大程度是由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脱节严重,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没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与企业的人才需求都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行业背景以及自身特色进行专业建设;紧跟技术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对照岗位能力进行职业素养训练。职业素养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岗位能力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客观评价与认证,它指向具体的行业和工作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职前的素养训练时,既要考虑到行业企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共性,比如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英语、计算机等通用的职业技能,更要考虑到不同行业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差异性,比如具体的岗位操作技术与实践技能,确保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顺利过渡,为职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跟踪培养。职业教育是贯穿学习者整个职业生涯的全程教育,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责任主体,各自承担了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下,高职院校应该着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职前职后进行中长期的培养规划,实现校企双导师制联合跟踪培养,对学员的职业成长提供引导与帮扶。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双方应该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和技术骨干积极参与职后教育服务。同时鼓励双方师资和学员积极开展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新流程设计等高水平研发工作,反哺职业教育。

3.3 整合多方资源,为职后教育提供支持

(1)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为职后教育提供政策支持。从政策层面看,要加强政府职能,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打破阻碍职后教育的各种壁垒。职后教育主体涉及到各大企事业单位、各类院校,多头管理不利于职后教育的有效推进,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集中行使职后教育相关职能,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并配套相关政策,确保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从财政层面看,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职后教育的经费投入,减轻企业开展职后教育的负担,同时制订相关规定确保职后培训费用的合理合规使用。最后,政府还应加快终身教育立法以及推进学分银行的建设,打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校企之间的沟通壁垒。

(2)强化企业职后教育的主体责任。职后教育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学习者同时也是职场劳动者,涉及到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权衡问题,另一方面职后教育需要企业投入经费、场地、设备以及人力等支持,导致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职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到整个企业内部的学习、培训、创新氛围。因此,要强化企业职后教育的主体责任,首先要让企业意识到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企业开展职后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发展以及员工自身职业发展的三重需求,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人才队伍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其次政府和行业应该建立相关的培训制度,对职后教育的经费、学时、考核认证等提出规范要求[5]。

(3)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推动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高职院校是衔接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产教融合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培训师资优势,精准对接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化改革,积极开发职后教育资源,承担地方行业企业委托的各类各级培训项目,其次高职院校作要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着力为企业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协助企业共同制订职后教育计划与学员职业成长档案,缓解企业职后教育的压力,推动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建设。

总之,从全球教育改革趋势来看,高职院校要适应终身教育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其努力探索符合人职业能力发展的多元化、灵活性的开放办学模式,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搭建贯通的桥梁,依托产业经济发展,与行业企业展开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搭建专业人才培养和职工职业培训的重要基地,实现多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进一步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院校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