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与天下大同
——艺术乡村中的跨文化艺术交流
2021-11-23周建朋
□ 周建朋
中国美术理论家在浙江永嘉论道
中英艺术家合作水墨画《桃源楠溪》
如何将文化交流的命题延伸至实践维度中?中西艺术与文化交流的意义在哪里,关于它的研究又应走向何处?对于上述问题,我最先想到的是费孝通的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同的艺术与文化各有特色,但最终要面对的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文化和艺术的交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冯友兰在世界哲学大会的发言中说道:“我们在哲学专著里,也应该看到同一种精神,我们比较和研究中国和欧洲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为了判断孰是孰非,而只是注意用一种文化来阐明另一种文化。我们期望不久之后,欧洲的哲学思想将由中国哲学的直觉和体会来予以补充,同时中国哲学思想也由欧洲的逻辑和清晰的思维来予以阐明。”②
在“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研讨会上,来自法国的联合发起人、法国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先生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我们面临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那么同时也带来了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等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希望这个世界朝着一个可持续方向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画家之间的交流一方面要看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与相似,用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新视角,用我们共同的原料、形状、颜料及画笔共同去构筑一个和谐的新世界。”③在“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活动当中,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项晓炜也表达过同样的观点:“我们现在同样面临后工业化时代带来的诸多问题,全球变暖的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问题等等,都在要求我们去寻找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艺术在这个过程中会发挥非常重要的指向性的作用。”④
[英]Emily Ball Dreaming of China horizons 81×28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一、山水与风景的对话
自然,曾是中西方艺术共同的母题。随着艺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艺术与自然的分野加剧,另一方面,自然成为人类社会抵御工具理性、回归本真人性的重要制约力量。随着后工业社会诸多危机的显露,自然这一古老的艺术母题在当代语境之中受到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之中蕴含着艺术家作为人类精神先锋对自然的思考与体会,二者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人类共同命题,又呈现出不同文化的哲学思想、人生观念与艺术趣味。如何能让这样古老的命题生发出新的生命力?我想到的是对话。文化在交流、碰撞和对话之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而中西方自然心灵的碰撞也必然为艺术、文化乃至人类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正如卫礼贤所说“在当今现存的所有文化中,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各代表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类型。它们各自都在深入到了共同人性的本源。因此它们特别适合于相互影响、相互提高、相互促进”⑤。更进一步地,以怎样的方式对话?我认为在写生中对话是非常好的方式。西方艺术家有写生的传统;中国艺术家也有游名川大山的习惯,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艺术家在饱览自然风光之后往往是在室内完成创作。在山水画和风景画兴盛之际,中国与西方艺术家所面对的是不同的自然景观,而我所要尝试的是探讨当面对同一片自然景观之时,中国与西方的艺术之眼会观看到怎样不同的风景。
蔡瑞蓉 雁荡山 56×76cm 水彩 2016年
[英]Ann Blockley 远眺·小龙湫瀑布 51×74cm 2019年
我将中西方艺术家写生与展览的大本营放置在永嘉——谢灵运的故乡、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在这里举办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⑥,包括风景画和山水画的交流、分享、创作、展览。在“当巴黎遇上温州”活动的研讨会上,主持人黄河清提到永嘉之于中国山水诗、山水画的意义,它所孕育和传承的是中国文化的山水精神⑦。风景画与山水画所共享的是人文主义的精神:艺术,让人成为人!⑧自然主义在西方文学与艺术中曾经风行一时,自然主义是逃离工业革命造成的种种异化的避难所,它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从自然中寻找抵御异化的灵感。而中国的山水画在相当程度上讲,也正是中国文人的桃花源。不过其中差异也十分明显,中西方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张世英提出的“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独特的自然哲学,是亲近自然、物我两忘、渴望和自然融为一体古老智慧。这也正是“永嘉论道”活动的缘起。中国人的自然观为西方艺术家带来启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艺术的发展。汉学家卫礼贤曾包含深情地评价老庄返璞归真、清静无为的哲学观给西方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批判与救赎的可能。雷米·艾融认为中国的山水精神中所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为艺术,尤其是当下语境中的艺术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和潜力:“然而在中国,从17世纪,从石涛、从中国传统绘画开始直至现在,中国画一直与大自然紧密联系。在西方绘画里,我们把人放在绘画中心位置,而大自然被认为有危险、被认为是原始的代表,所以被推到画的最深处。中国认为自然即是美,人们应当尽早让自然回归到人的内心,并将自然移至画板。”⑨
面对日益走向共同体的人类命运,开放和多元是必然的趋势,而交流和对话的意义在于如何生成新的文化艺术样式,让艺术为构建更美好的人类前景贡献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正如张世英先生对当代语境中国哲学的畅想那样,那是一种“既有西方现代主客二分和主体性的进取精神,又有天人合一、人物交融的诗意境界的哲学,是个体性、差异性和流变性从传统的整体性和凝滞性中获得解放的哲学”⑩。
二、媒介与形式的交流
媒介与形式是关乎艺术本体的问题,从个体层面来讲,追求新的形式、寻找合适的媒介从而形成个人的风格是艺术家毕生的使命;从群体层面上看,艺术史的沿革与发展就是一部媒介与形式革新的历史。可以说,风景画与山水画的对话既是艺术观念碰撞,又是不同媒介与形式的交流。因此,形式与媒介的问题自然成为中西艺术交流的核心问题。
从媒介的角度上看,中国画运用的是笔墨,而西方则运用颜料和笔刷;中国绘画偏水性,西方绘画偏油性。媒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绘画的语言、形式、风格等问题。不同的媒介与语言不仅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传承的文化传统。从这一方面对中西绘画进行比较研究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相关系列活动试图进一步探索的是,在这样的差异中获得新启示,乃至生成新的、融汇中西的媒介形式与绘画语言的可能性。在研讨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得到了许多艺术家的关注。中国艺术家庄重在研讨会上提到从丹培拉画法中看到了“两种传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可能性。针对这个问题,中国青年艺术家夏理斌则将关注点放在了形式与心灵的关系上。关注绘画语言和人类心灵、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指出了绘画作为一种独特的图像语言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位置,从而在媒介与形式层面为中西绘画的交流打开了新的视野。
中英艺术家(合作) 桃源楠溪 69×138cm 纸本水墨 2019年
中西方艺术相互借鉴、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雷米·艾融指出,摄影的发明带来了绘画危机,正是以中国山水画和日本浮世绘所代表的平面化的、抽象化的、散点透视等东方绘画语言为西方绘画走出危机提供了可能性。在西方吹起的“中国风”曾深刻影响了西方绘画、建筑、设计等诸多领域,并由此生成西方现代主义风格。包华石将中国艺术语言在西方产生深远影响并经由西方学者将西方的后发阐释为“现代”这一现象称作“现代主义的文化政治”。而中国现当代也有许多著名画家深受西方的影响。中国现代美术的开创者徐悲鸿将西方古典主义的写实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结合起来,生成新的现实主义美术风格,对中国现代美术乃至中国现代的社会革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林风眠、吴大羽、张大千、吴冠中等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都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抽象绘画语言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另一派重要风格,并直接推动中国艺术语言的当代转型。
在当下,我们欣喜地看到中西艺术融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有许多艺术家在实践着媒介、形式等语言层面的中西交融。比如中国画家陈航一直以中国西部四姑娘山作为他写生的地点,那里四周常年都有雪山、树木、草丛、嶙峋的山脉。他借鉴了塞尚对山川的几何分割方式,汲取了清代画家虚谷的轻、淡、空灵,又很枯涩的笔法特点,用极具中国绘画特色的笔墨语言去表现塞尚的观察方式。再比如,如果按照中国画论“写实派”和“写意派”的划分,参与活动的绝大多数西方艺术家都属于“写意派”。比如前文提到的雷米,2017年在巴黎接受我的采访时我问他:“你是如何欣赏中国画的?”他回答:“是抒情的艺术。”雷米写生的状态十分抒情,由于近15年连续不断地来中国,已经融入了中国画的氛围。
三、自然·乡村·艺术:中欧跨文化交流模式的未来探索及延展
程大利 楠溪图卷 38×612cm 纸本水墨 2016年
程大利 楠溪图卷(局部)
中西艺术在表现自然的方式和审美上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与其各自所生存和观看的自然山水之特点相关,但自然景色又自有其共通之处,在面对自然时所产生的生命之思和对宇宙大化的感慨又能沟通、交融。让欧洲人来到中国,体验中国人民的热情,中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情绪,身即山川而取之,可以更直接地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
不同的风景对艺术家有不同的触动。境异景殊能否使欧洲艺术家打破固有的对风景结构之认知,欧洲人以西方之眼观看具有中国文化意味的山水时,心中的艺术情思会产生怎样的新的火花?这些都需要在新的探索中寻求答案。
在新时代的国际环境中,文化需要承担怎样的职能和使命,该如何利用文化艺术尤其是绘画进一步实现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中国文化的输出,提升文化的感染力?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将自然、艺术与人文三位一体的架构搭建起来,并予以强化,以期实现全方位的社会和文化效益。
永嘉作为山水诗的发源地,其在历史和人文性上有着先天的优势。中西艺术家亲临此境,追随谢灵运在约千年之前的足迹,踏访山水之美,体会其中的韵味。又以油画或国画表现所见、所思、所感,打通诗与画的界限,将胸中逸气以不同媒材加以传达,实现跨越历史和地域的人类共通情感之表达。
中国和欧洲在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友好而充分的对话,共同探讨艺术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对于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中国艺术家的水墨创作表现出了特别的热情。在2018年的“遇上大理”活动中,中、法、英等国家的艺术家作品共同展览,相互比对,是自然·乡村·艺术的一次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西艺术彼此碰撞、启发、交融,推动艺术不断向前发展。在山水间、乡村里、艺术写生过程中,在自然、社会、文化精神三个层面融融对话中,实现中、欧艺术最直接又最根本层面上的交流互动,将推进双方达成对共同命运地体认。当人类命运日益休戚与共,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所面对的课题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风格选择抑或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而是在观念与形式的互动互融之中寻求创新。以艺术之眼观照自然与人类,在各美其美的同时携手并进,以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正是艺术之所以需要跨文化交流的初心与使命所在,也是当代中国艺术工作者文化交流实践的方向。
注释:
①参见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
②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89页。
③[法]雷米·艾融在“当巴黎遇上温州——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国际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④项晓炜在“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活动研讨会上的发言。
⑤参见Salome Wilhelm:“Richard Wilhelm——der gestige Mittlerzwischen China uncl Europa”[M].Diederichs Verlag,1956.
⑥为增强文化交流,拓宽理论视野,笔者自2017年起陆续发起并组织了以“遇见”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包括代表中国艺术家赴欧洲出访、组织中西方艺术家召开研讨会、举办展览与写生、拍摄纪录片等。其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包括“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举办时间为2018年5月15日-23日;“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举办时间为,2019年9月1日-15日(中英艺术家赴温州写生、展览与研讨)、2019年10月(中英艺术家赴伦敦写生、展览与研讨)。纪录片《当伦敦遇上温州》首发与2020年9月28日,主要展现了英国艺术家眼中的温州。
⑦黄河清在“当巴黎遇上温州——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国际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⑧[美]理查德·加纳罗,[美]特尔玛·阿特休勒著,《艺术:让人成为人 人文学通识》,宋健兰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⑨[法]雷米·艾融在“当巴黎遇上温州——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国际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⑩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