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高海拔地区对公路工程工程造价的影响

2021-11-23官卡利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8期
关键词:海拔施工人员费用

官卡利

西藏自治区交通建设项目技术评审中心 西藏拉萨 850000

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地质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植被少,含氧量不高,交通环境差,使公路建设的难度加大。施工环境艰苦,很多施工工艺无法有效应用,导致工作效率低,对材料的要求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造价标准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必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结合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的影响,探究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实施策略,促进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1 高寒高海拔地区对公路工程工程造价的影响

1.1 部颁定额管理不完全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

我国传统公路工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中主要采用部颁定额的方式进行造价处理。但是这种定额管理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公路工程造价工作开展。部颁定额管理方式是一种全国性的,代表性的管理模式,对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却不完全适用。第二,高寒高海拔地区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形式,但是部颁定额定价管理中并不包括这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比如冻土开挖、供养设施、高原草甸移植、防风等工艺都没有被考虑其中,导致具体的应用中存在不适的情况。虽然其中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增加了高原地区施工的附加费,但是海拔高度和气温的差距使不同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造价管理工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1]。因此需要结合海拔的不同高度确定不同的费率水平。此外,高寒高海拔地区气候具有显著的高原气候特点,与全国统一的雨季、冬季等方面的划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全国统一部颁定额管理中对冬季施工、风沙地区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费率,但是对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来说这些费率的增加并不合理。

1.2 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的适应性低

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含氧量非常低,是平原地区的60%左右,而且这些地方的气温比较低,长期处于冰冻时期,冬季的季节长,一般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都属于冬季。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大部分为外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含氧量,人员流失情况严重,施工人员的频繁更换会导致工期延长。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进度不得不加大人员投入,进一步加大工程施工成本。生活设施、招聘以及培训等方面的费用进一步增加。

1.3 外购材料以及水电费费用高

由于公路施工地点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匮乏,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断电或者大面积检修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而且由于高海拨地区的含氧量比较低,也会影响发电效果。高寒高海拔地区一般没有建设专门的电网设备,而民用电力设备的电压低,无法满足施工的电力要求。为了保证供电,部分企业会自行配备发电机组,导致加大投入。此外,在外电架设中会进一步加大成本。一般外电架设1000米就需要投入70万元的成本,电费每度达到1.2元,如果自发电的情况下电费会翻倍。

1.4 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风力过大

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风力比较大,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更容易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而且短时风速大,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特别是对于高空作业的人员来说,在操作中更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2]。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在公路施工中需要安装抗风缆设施,特别是涉及到高墩施工的环节,必须要做好安全设施保障,而这些安全设施的投入本身也是一笔较大的费用。

1.5 地质灾害的影响作用大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施工中地质灾害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作用比较大,高海拨地区的地形往往比较复杂,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特别是遇到大暴雨天气后,地面土壤在暴雨的冲刷下会出现土壤松弛的问题,影响公路塔基的稳定。比如夏季本身多雨,而雨季的雷雨天气比较多,高海拔地区更容易出现雷击的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更大。同时高寒地区在高压以及寒冷气候的影响下,会出现土壤冻结等情况,导致公路施工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大施工成本,增加设备以及材料的损耗。

1.6 工期的影响因素

高寒高海拔地区工期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严重的影响。高海拔地区的地形结构特殊,工作环境恶劣,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容易出现工期延长以及成本增加等问题。如果在施工中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或者对工期进行预测,会导致造价水平提升。因此需要从材料设备、材料以及管理等方面实现对成本的有效预测和控制,通过缩短工期、提升施工率等方式实现对公路施工成本的节约。

1.7 工程机械率的影响因素

高寒高海拔地区与普通地区的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同样的机械设备在普通地区以及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应用效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海拔地区的气压以及环境的因素导致机械设备的应用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机械发动机的功率和内燃机的工作效率都会有所降低。从海拔的高度来看,海拔高出1千米,内燃机的效率会降低10%,油耗则会加大12%,导致施工成本和造价进一步加大[3]。

1.8 地形地势的影响因素

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地势结构复杂,传统国省干线的建设中一般是在两山之间沿着山谷或者河岸进行线路分布,使走廊空间被占用。新建公路与原来省干线保持布线的平行性,而且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遇到沟或者水都需要架桥或者下穿隧道的方式达到技术要求,同时在线路走向方面缺乏可选择的余地,桥梁隧道的建设量大,占比高。而且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地势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比如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场地狭窄,人员操作以及设备的安放等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桥梁、桥墩间的高度差比较大,必须要修建便道达到施工标准。不仅加大了施工难度同时提升工程施工费用,桥墩施工的危险性比较高,在施工中和施工后都需要做好安全设备的维护,并根据施工增加安全生产和工程费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山地比较多,而且地势陡、狭窄,桥梁构建建设以及职工生活场地的建设位置都比较有限,为了提升安全性需要设置挡防设施,加大建设的费用。高寒地区冬季比较寒冷,需要加强保温设施的投入,普通地区的彩钢结构无法保证保暖效果,需要采用砖混的结构,并加设供暖设备。高寒高海拔地区地形的限制无法按照普通地区的施工标准和标准化设施进行建设,因此在工地建设中需要的物力、人力比较多,对场地平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投入加大。

2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工程造价管理策略

2.1 合理控制人员流动,保证人员成本控制

高寒高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外地施工人员难以适应当地的环境,很多人员到达施工现场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因为无法适应而选择离职,导致人员流动加大,提升人工成本,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消除施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外地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后,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施工人员的身体调节工作,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适应高寒、低压和缺氧的环境。在施工人员的选择中需要以20到40岁的青壮年人员为主,这个年龄段施工人员的身体免疫力高,更容易适应恶劣的环境[4]。同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先对施工人员的心、肝、脾、胃、肾等脏器器官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施工人员患有脏器方面的疾病需要从施工队伍中剔除,防止高原反应造成施工人员安全隐患。此外,施工队伍中还需要配备医疗体系,可以通过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有效应对施工人员的身体不适,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和对高原地区的适应性,避免由于人员的安全事故产生更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人员和经济的双重损失。由于施工人员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工作效率比较低,需要合理控制施工班次和劳动时间。在施工中需要配备相应的备用工人,并通过轮番换班的方式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尽可能聘用当地的工人,当地的施工人员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高海拔作业效率也比较高,有利于控制工程成本。

2.2 完善施工设计,加强造价管理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需要加强对设计目标的细化,以常规设计为基础,根据设计参数做好设计模拟和实验工作。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科学技术模式加强对公路施工线路的优化,保证布线方式的合理性。高寒高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一般都比较恶劣,通过模拟和实验的方式有利于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障碍等进行提前分析,对其中可能会产生问题的环节进行改善,有效克服环境造成的施工障碍[5]。如果施工中产生使用问题和障碍,必须要返工,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在高寒高海拔公路施工中,还需要保证施工材料选择的合理性,并合理调试施工设备。如果传统施工设备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需要根据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施工设备和材料。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减少施工中的材料和设备浪费。

2.3 加强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的预算和成本预测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工作开展中,无法通过传统的预算和成本计算方式实现成本管理。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和施工问题做好预算和成本预测工作。首先,加强对材料和人工费的预算。先结合高寒高海拔地区的人工市场环境确定人工工资和人工费用,了解人工费用的超支以及结余情况。同时根据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要求的工期以及人员数量等进行计算,做好材料的关键成本控制工作,无论施工中的重要材料还是辅助材料都需要做好入场的把关。同时认真核定材料的购买成本以及装卸成本等,并对这些成本费用定额分析和多次核定。如果发现材料数量、费用以及存量等存在差异,需要及时查找差异问题;其次,加强机械费用管理。高寒高海拔地区工作施工在招投标过程中即需要做好设备的定额测算,施工机械的应用本身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对设备的使用成本进行认真核算,并做好对设备台班的定额审核;再次,加强对辅助性费用的管理,辅助性费用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工程量清单以及图纸等方面往往没有具体的列出。比如,高寒高海拔地区在公路施工中需要的机械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大部分机械设备都需要租赁。租赁费以及材料费等费用都需要按照施工组织等进行计划和预测;最后,临时施工费用,包括设施以及工地转移的费用支出。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环境往往比较恶劣,施工难度大,为了解决施工问题往往需要采用一些临时设施,或者对工地进行迁移。临时施工费用需要结合当地环境以及施工规模等进行预测。

2.4 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保证造价管理效率

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对设备的性能要求比较高,设备必须要耐寒、耐低压,才能够稳定运行。在设备的选择中要求采用大容量的发电机以及进口的固体电瓶。这种电瓶的耐温能力强,能够在零下50摄氏度到零上70摄氏度之间工作,使发电机即使在高寒高海拔的地区也能够顺利运行。此外,为了保温还需要采用水套预热设备或者乙醚助燃设备,促进发动机在低温状态下的有效运行。如果建筑单位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使用高原补偿增压发动机,使机械的运行更稳定。这种发动机可以利用进口增压器,有利于为高海拔地区的设备提供充足的功率。机械运行过程中必然会散发热量,导致机械出现热度过高的问题,为了帮助机械进行散热,除了应用冷却系统外,还需要加设大号风扇,保证风扇的散热速度和范围。如果风扇的散热效果不佳,还可以采用大型散热器,使机械在高海拔低气压的环境下也能够更好的完成散热工作,提升发动机的散热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相对于普通地区来说,在工作环境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工作环境恶劣、地势特殊,在施工中容易遇到很多的问题,包括施工人员的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机械设备的应用效果降低,施工效率难以提升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公路施工的成本增加,不利于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因此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工程成本管理中需要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施工问题和环境做好成本控制,查找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降低施工企业成本。

猜你喜欢

海拔施工人员费用
DRG病例分组错误与费用结算申诉探讨
我国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
高海拔的甘南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英国养老费用贵过伊顿公学
黑色星期五:英国零售商面临巨额退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