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2021-11-23王正飞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8期
关键词:热水节水供应

王正飞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我国建筑能耗每年占总能耗的30%以上,但整体来说,建筑给排水能耗占比不大,给排水节能的重点就是通过节能技术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改善给排水系统的性能。当前国内用户在用水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浪费现象,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卫生器具水资源浪费较多。

1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的意义

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安全的场所。然而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这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为此,加强建筑的节能减排设计尤为重要。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根据相关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发展中国家中的贫水国。由此可知,加强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对于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对给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设计的重视度仍然不够。与此同时,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设计缺乏合理性,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为此,就有必要进一步增强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提升设计人员的节水节能设计水平,进而增大水资源利用率[1]。

2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技术的应用

2.1 太阳能技术应用及热水供应系统优化

建筑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在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基础上,控制热水流量,降低热水消耗量;引入先进技术措施提高冷热水转换效率,避免浪费情况的发生;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和技术,规避热传递中存在的散热情况,促进热水供应;加大新型清洁型能源利用率,替换传统能源,做到能源的科学管控。在太阳能利用上,由于其储量丰富,转化后不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因此被作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清洁型能源,已得到大力开发和应用。太阳能是我国近几年一直研究的新型绿色能源,能够替换传统能源进行电、热能的供应,满足人们生活所需,控制能耗量。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从广义上讲,太阳能包含内容广泛,水能、风能以及化学能均可视为太阳能的衍生物,目前除用于发电外,太阳能还可为热水器提供能源,在现代热能供应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重复用水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型建筑越来越多。大型建筑均采用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冷却多采用水冷却,中央空调冷却系统应作为建筑节水的重点之一。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使水资源重复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达到节水的目的。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工业生产蒸汽冷凝水回收,完善蒸汽冷凝水回收网络,建立以闭环控制技术为主的回收管理系统。在建筑工程中,设置蒸汽冷凝水回收设备装置,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在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统中加入自动控制系统,尽可能做到应收尽收,实现节水的目标[2]。

2.3 科学设立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现今,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对于热水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根据研究得知,水资源浪费现象中占据主要的地位的正是热水供应系统,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对热水供应系统进行合理调配,从而尽可能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首先,在热水供应系统中,要对热水的水流速度进行合理分配,过大的水压会导致热水流速过快,从而造成热水资源的浪费。其次,对于热水供应系统的建立者来说,要重点将节水节能特征融入热水供应系统中,借助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力量来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比如太阳能资源。众所周知,太阳能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并且时刻伴随在居民身边,对太阳能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减少我国水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如今,太阳能资源已经被人们合理地开发利用了,对于建筑方面来说,其对太阳能资源主要的应用方向是热水供应系统与照明系统,即太阳能发热与太阳能发电。现在被人们广泛应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依靠太阳能发热的原理,将太阳能源转变为热能,使热水器通过充分吸收太阳能资源,达到长期提供热水的效果,满足居民对热水的需要。

2.4 雨水和中水回收系统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为达到节水要求,在控制地下水使用量的基础上,还应通过雨水和中水回收系统的设置,加大雨水和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不必要损耗的产生。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可借助专用管道设施的安装,对屋面、地面中的雨水加以收集,再经过回收系统净化处理,清理掉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处理后的雨水可直接被应用到灌溉、车道清洗等领域内,降低水资源消耗量,缓解现存的水资源危机。另一方面结合建筑实际情况构建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将生活中排放的污水实施回收处理,净化后的水源可用于冲厕、道路清洁等方面,达到节水目标。

2.5 加强绿色建筑设施投入

节能减排是施工的重点工作,因此要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加大前期投入,提高给排水工程质量,降低水资源和能源损耗,提高增量效益。加大研发投入,结合传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更要探索一条给排水节能技术应用的合理路径。

3 结语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功能模块众多,而且相比传统建筑,新问题也较多,因此要采用节能新技术进行优化改造。在运用绿色建设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楼高、结构、功能等多方面的约束条件,革新水资源供给理念,不断创新技术水平,打破现有瓶颈。

猜你喜欢

热水节水供应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一壶热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高层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多喝热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