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的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1-11-23闫晓
闫晓
泊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泊头 062150
电子信息是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的学科,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是对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编程技术对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1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与市场技术需求脱节。由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反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很难及时反映到书本之中。学生在校学习的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知识,缺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训练,学习的内容由于没有在实践中充分实践,很多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第二,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教师极度缺乏。由于中职学校教师晋升,更多的是获得的项目和发表的文章的比拼,很多教师的主要精力并没有投入到提升自己实践能力之上。第三,学生学习反馈机制单一。当前我们主要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是以闭卷笔试为主,缺少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第四,资源受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由于职业学校扩招,在师生比严中不足的客观条件下,只能够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教育学生。学生的实践训练也大多数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现场解决问题的指导。
2 基于实践的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1 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结构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职学生具有丰富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如何引导学生在获取足够多的专业理论的同时,又具备充分的视野去探究电子科技的发展方向,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各种快餐式和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学生对于中职学校的知识讲授也提出了快节奏的需求。如何兼顾知识的深度和学生快节奏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是我们研究的难点内容之一。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提出新型的教学思路:首先,中职学校老师需要在明确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的改革,进而创立完备的新型人才建设结构以及对应的专业实践培养模式。针对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过程,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分别进行规划设计。以技能掌握、兴趣拓展、开放性思维等方面为指南,构建校内、校外以及课内、课后相匹配的新型模式,进而在教学中完善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和能力。该思路的核心思想在于:将理论的教学模式和实践的操作技能进行融合,形成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良性循环模式。最终实现学生完成对应的课时任务之后,就已经具备了培养模式所要求的多方面素质。
2.2 建设实践教学新平台
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全面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①全面开放实验室。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制度,实行“时间、空间、资源”开放,营造学生创新训练和研究探索性的实验教学环境。②建设一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见习与生产实践教学、校外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和自由探索研究的创新实践三大创新实践教学平台。③建设一流实习基地。与向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族激光、长沙航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光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2.3 方法创新——创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多元合作、五轴联动”人才培养新理念,推动“企业技术进课堂、企业课程进体系、企业标准进课程、企业师资进团队、企业设备进基地、企业评价进考核、企业文化进校园”,实现“教学要素与生产项目一体、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体、教学评价与生产评估一体”,最终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2.4 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平台是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校级课程平台,设置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由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组成,设置为必修课程。由培养本专业特定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组成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是为了帮助学生具备某一专业方向完备的知识和技术技能所设置的课程,为选修课程,要求学生至少修读一个方向的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是由帮助学生形成跨专业复合能力的课程组成。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由各专业根据学生个性发展、个人兴趣、社会发展需求设置的,比如升学深造类课程,职业技能拓展类课程。集中开设的各类实践课程构成了集中实践课程模块。平台与模块分类,必修与选修并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更有系统性。
2.5 开展学科竞赛,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来说,学科竞赛是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学科竞赛能够充分促进创新思维火花的出现,能够体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生交流,进而为培养综合性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教师们应当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和宣讲,来提高学生的知情度。同时可以邀请有过获奖经历的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进行交流,并组建团队。专业系应当提升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应当对专业方向的前沿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并且在大量的练习中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在学科竞赛的过程中,也是挖掘学生潜力的最佳途径。学院和专业系应当出台一定的奖励措施,支持学生踊跃申报各类科学竞赛或是项目,在申报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给予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各中职学校对工程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我校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了新型工程教育的建设与探索,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了电子信息类课程新体系,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形成了理工融合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