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检验检测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2021-11-23胡思玉
胡思玉
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我国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工作,自九十年代已经开始。近年来,通过“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我国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方面,实现了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根本上突破了诸多技术壁垒,全面提升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工作水平。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金融体制与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已经成为总体经济体系建设方面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对它的完善、发展、应用,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全面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均有了一个明确的规范与客观衡量方法。因此,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包括了战略、方法、技术、规范等多重内涵,其应用也扩展到了“价值理性”。
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涵解析
经过近年来我国与全球市场的“经济并轨”,以及在国内市场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持续性扩大,于双重市场的双重竞争中,逐渐认识到了质量管理标准的价值。这种价值的本质在于其功能性,而其功能性则主要体现在它具有中立性特征的“工具理性”,和其具备的生产效率提升方面的“价值理性”两方面[1]。
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检验检测工作中的价值分析
以其“工具理性”为例,在全球同业竞争范围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决定着一个行业、所有企业产品生产制造的质量;同时,掌握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就相当于实现了在同行业竞争中的“垄断地位”,获得了“定价权”。简单讲,以微软的芯片生产制造为例,其芯片的更新换代,在本质上就决定了整个计算机行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该行业中的利润分成等。
以其“价值理性”为例,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核心集中于制造业领域。自从发达国家开启了以工业4.0为主导的工业改革浪潮之后,我国在此浪潮推动之下,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工业发展战略,当前已经获得了较好发展,但是,要真正实现“中国智造”,并在全球市场中击败其它国家制造业,获得真正意义上“以中国智造业”引领世界工业发展。则需要从根本上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通过对该标准的全面建立,实现国家工业发展目标。进一步讲,要真正实现该目标,除了在整体上实现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获得“定价权”,仍需要做好配套性建设工作,并发挥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诸项作用[2]。
3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检验检测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为了有效发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检验检测工作中的作用,要对其应用进行作用限定,逐渐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功能发挥效用。下面分别从与国际检验检测标准对接、与检验检测技术研发设计对接、与产品生产制造产业对接方面,对其作用展开分析。
3.1 与国际检验检测标准对接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完全是“舶来品”,因此,为了发挥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检验检测工作的作用,首先需要“与国际检验检测标准对接”。
具体而言,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工业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阶段,应该仔细研究一些跨国企业案例,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比较各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与各项制度机制,进而明确其应用方面的运营环境,完善我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而实现本土市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国际同行业市场质量处理好体系标准之间的衔接与对应。简单讲,就是要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全球同一”。
其次,需要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应用到具体的检验检测实验室之中,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对接。同时,从当前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初步应用经验看,对应的管理制度机制,以及推进措施,限定条件相对较多,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指标化建设工作相对不足。比如,针对汽车车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检测应用,其中就牵涉到7000多种标准,而要真正实现对这类标准的应用,一方面,应该注重检测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需要匹配其行业与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才能真正实现有效应用。具体分析如下。
3.2 与检验检测技术研发设计对接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往往由研发设计的新技术为准,这种技术包括理论管理技术与实用技术两大类型。因而要实现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达到竞争同行业“定价权”的根本目标。一是在实际的检验检测工作中,需要加大技术研发设计投入,使检验检验技术与检验对象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统一,比如,华为5G技术的发明,要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方面对其进行有效检测,除了基本的5G技术各项指标的检测之外,还应该研发一些能够测定其功能特性与检测流程等方面的管理技术和实用技术,进而逐渐完善关于5G技术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及其应用等。建议如下: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切入,对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新技术与国际同行业中的新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列举出技术发明方面的“比较清单”,这样实际上就能够利用“归纳法”把其中细微的差异弄清楚,进而在我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方面,纳入统一标准,同时在差异化方面,突出专项的创新标准。这样就可以通过创新标准设置,进一步获得生产要素方面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要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应用方面,将其中的检验检测工作当作一项实际的高技术服务产业,一方面,在常规意义上进行检验检测,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另一方面,需要将其作为产业化发展,用服务性产品,扩大其国际全球同行业市场中运用,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通过知识产权进行质量体系标准的制定与完善,间接完成对同业竞争中“定价权”的争夺[3]。
3.3 与产品生产制造产业对接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本质,不同的本质决定了不同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方向。当前我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工作具有规模化倾向,但是,与行业本质之间的关联特性不太明显,不利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特定行业方面的检验检测工作中,产生具有综合效益的生产效率。
比如,计算机行业的本质在于芯片,而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发展了多年芯片,但是在实际上的计算机行业发展中,基本上均采用的是微软的芯片。由此也说明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未建设完全之前,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即使获得了较好的应用,但其中的“价值理性”仍然不能获得有效体现。再如,我国高铁行业的本质在于速度控制与复杂的工业设计能力。我国在这个方面明显具有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但是,通过近年来在欧洲和美洲大陆的实践经验总结发现,即使具备了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定价权”,能够实现在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全面有效应用。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应用方面的制度机制研究仍需加强,才能真正使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当前,我国制造业领域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初步的产业转型升级,与“中国智造”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因而在检验检测工作中要较好的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仍然需要将它与我国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进行一些对接。比如,行业本质决定了企业产品生产制造的产业链条,而产业链中已经基本形成了“产品研发+材料运输+生产制造+订单处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模式。所以,有必要从产品生产制造各环节入手,进而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每个环节的检验检测效用。
4 结语
总之,制造业的大发展是我国创造“经济奇迹”的主要动力,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到“中国智造”,则需要为其设置一个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从近年来“走出去”参与国际同业竞争的经验看,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在同行业市场争夺“定价权”的根本。所以,在当前我国制造业向“智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检验检测工作的应用,而为了提高这种应用的效用生产效率,产出更高的综合效益,则应该注重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检验检测工作中的作用的分析。结合以上分析,建议增强对其功能与效用的关联性研究,进而扩增其“工具理性”,进而将其延伸到产出“价值理性”的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