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

2021-11-23谢国文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6期
关键词:运输系统矿井机电

谢国文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邹城 273514

1 机电运输系统及其发展现状

目前,无人智能运输系统已成为机电运输系统主要的发展方向,充分将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进行了融合,逐渐增加了设备使用安全性对,对于电机设备稳定运行也有很大帮助。为了确保机电运输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实际运输效果,煤矿企业大范围地使用了互联网技术和信号传输技术,完成了机械设备封锁和控制,合理使用远程监控了解安全情况,整体增加了机电运输安全性。但在无人化智能工作面上依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这些问题[1]。

2 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2.1 在矿井提升机系统中的应用

对矿井作业效果的提升来说,提升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矿井下系统程序繁多且运行速度较高,因此,煤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影响。虽然大部分矿井企业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保护方案,但是实际效果不佳。通过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提升机的问题自诊能力,对设备内部结构进行简化,使其更具简单安全的特点。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数字化提升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

2.2 在矿井井下传送系统中的应用

矿井采掘作业中的煤炭运输至关重要。运输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重视机电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益。煤炭行业应用较广泛的设备已全部实现了智能化,运输系统中还采用了传输软件和控制软件,逐步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出错概率,对提高运输安全性也有促进作用。但自动控制系统在进行长距离运输时,内部驱动点会出现失稳,对煤炭运输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对这部分内容还需要更深入的分析。

2.3 在监控、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煤矿事业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在系统监控和测试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我国煤炭企业更加重视科学技术融入,此方面的研究力度也正在逐渐增加,最终实现了监控系统的自主研发,在技术和监控效果方面也不断突破,使最终效果得到了优化和升级。其会给矿井调度作业有效的保障,从而促使表现出更高的质量,而且能够很好地对开采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控,最终促使开采能够达到相当程度的安全性[2]。

2.4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4.1 借助智能化技术加强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

(1)如若要提升系统里的信息化技术,以实时监控煤矿工作过程。现如今,由于高新技术的成长,相当部分的工程管理范围完全达到了监控经过的信息化。如果从煤矿工作视角出发,构建信息化的监管机制能够极好地实现成本的节约,且能够很好地促使监管效率的极大提升。而在打造安全监测体系经过里,监测人员能够借助信息化方法,从而把煤场中的不同数据进行整合,比如煤场内气体的监测数据,粉尘、煤尘的监测数据,温度的监测数据等,然后由专业人员分析与处理,且应该对开采和运输经过展开专门性的指导。

(2)健全监管里的网络化机制,并将大数据当成重要的基础,从而形成工程数据库,这对管理员而言是极其有利的,能够帮助其对整个经过进行有效监控,亦可以对相应的隐患展开排查。

(3)完善安全监测系统中的信息数据整理。在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通常会存在着许多的煤场环境的数据以及图像,这些都需要去加以处理,所以,在工作人员层次上,必须能够非常好地去应用管理系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处理,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并且,在对煤场进行安全监测时,往往存在着很多的信息资料,而这些则是应该注意相关的保存工作,应该构建工作台账,且要展开有效的整合。

2.4.2 重视智能化技术机电运输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养

(1)对机电运输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训。在工作过程中,机电运输人员对地下安全知识的缺乏而引发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对工作人员而言,日常培训的重点必须放在地下操作的技术规范以及安全知识普及方面。

(2)在监督与管理机电运输过程中,对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他们既要掌握现代化的采矿学知识和管理学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经验以及网络技术能力。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企业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重视新人才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管理能力的提升。

2.4.3 借助智能化技术强化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输时的安全管理与维护

(1)机电设备使用之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在机电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应该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排查各种安全和监控方面的问题,做到万无一失,同时,对其使用过程要严格监管。

(2)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生产中,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某台关键设备因故障而不能继续运行,往往会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系统的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机械故障诊断智能技术,对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趋势预报,故障类型、程度、部位、原因的确定,为早期发现设备故障的苗头、预知设备劣化的速度,为设备的故障诊断决策提供依据等发挥很好的作用。

(3)提高机电运输设备的验收标准,并且定期维护和检修,一方面,要完善设备的验收制度体系,规范验收标准,杜绝不合格设备进入生产作业中;另一方面,对于投入使用的机电运输设备,也要时刻注意它的质量问题。煤矿方面应该专门成立负责机电设备维护和检修的工作小组,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查,更换老旧设备。同时,相关部门要向工作人员讲解设备使用规范,严格杜绝违反操作规定的行为[3]。

3 煤矿机电运输的智能化发展前景

3.1 深井开采系统

矿山开采深度逐渐增加,部分老矿井整体开采深度已经超过了800m,这种现象表明我国矿山开采事业已经整体进入了深度开采阶段。我国东北地区实施煤矿开采时间相对较长,开采深度已经超过了1000m。对于大部分没有达到千米深度的矿井而言,深度也正在逐渐延伸。在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矿井开采需要具有准确性、节能性以及高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运输要求。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正面临着制度更新和机制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一定要重视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系统检测,逐渐提升程序效率和准确性,预防出现设备损伤等情况发生,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提升设备效率。

3.2 智能化带式输送机系统

只有做好运输机整体数字优化和调速等方面的工作,全面实现数字调控、网络控制、局域信息融合等,才能实现系统速度调控。例如,在千米矿井中需要确定运输战线和多种复杂施工环节,合理使用监控系统、定位系统以及信息通信系统,构建完善的远距离物料输送系统。若想完成智能系统配套和技术优化,矿井施工中需要构建远距离驱动系统,这样才能同时满足大吨位和远距离传输要求。在斜皮带输送方面,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随机输送带,满足不打滑和倾斜角需求,从而保障最终的运输安全。

3.3 无人化运输

在已有技术背景下,若想提高运输安全,需要针对人为因素和设备缺陷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运输设备调度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保障设备运输效果。无人驾驶设备的出现,很好地规避了多种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促进了设备的更新。从调度方面来讲,需要合理设置井下运输,控制系统安全性,将提升运输安全性和稳定性作为最终目的。在已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引用更加先进的传输方案和智能概念,构建完善的调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最终的数据分析更加具有准确性,同时也能避免出现物资耗损等情况。

3.4 运输系统数据融合分析系统

数据传输技术要求合理地运用各种数据信息技术,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完成总台控制。它包含了多种网络传输技术,并逐渐成为一种信息数据交换的方式。因此,需要对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转换,从而不断提高数据的处理精度。必须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建立完善的指标预警模型,对风险也要有判断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结语

大部分煤矿机电运输已经完成了智能化和无人化,但是在无人化智能工作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其中忽视软件和控制系统情况比较常见,使用的输送设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若想确保未来发展符合时代要求,那么就要重视无人智能化的发展,合理使用发电和输送硬件设备,对于软件设备设计也需要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完成煤炭行业的智能化、一体化以及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设备管理水准,提升矿井作业安全性。

猜你喜欢

运输系统矿井机电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矿井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传感器在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
美国2022财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新动向
BIM技术指导下的机电安装实施探讨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废弃矿井变成主题公园
DCS控制系统在生产线物料运输工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