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建设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措施

2021-11-23马泉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用电配电网电网

马泉

镇江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0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电网亟需改造和升级,面对新时期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势头,如何将智能电网建设与农村电网之间的改造升级相联系是值得分析的问题。

1 智能电网建设对于农村电力系统的意义

一是减少有效装机容量。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电力负荷的差异性特点来进行调峰错峰等方面的联网设置,结合分时电价机制来减少高峰负荷,并引导用电用户在用电的低谷用电,将装机的容量有效减少。二是降低线损。实际上,智能电网建设能够有效减少电能输送中的损失率,尤其是针对一些高压输电技术,借助智能调度系统和灵活输电技术展开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为电流的分布和优化提供更高效的便利。三是有效地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在农村电网的改造过程中,借助智能电网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地提高农村供电的可靠性,提升整体电路系统的安全性,借助智能电网可以确保供电更加可靠和安全。四是降低系统发电燃料费用。基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将农村地区电网燃料运输成本有效降低。五是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电网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电网的技术创新,也能够提升整体的电力结构的安全性,面对日益变化的电力市场,建设智能电网能够为后续的电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1]。

2 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措施

2.1 农村电网智能变电站技术

变电站是实施有关农业网络各种信息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县域农村可以被视为整个网络智能化建设的最重要部分。因此,创建智能替代方案并研究智能替代技术就会变得非常重要。对新型智能县域农村网格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用于100k智能配电网以上切换的光学和同步相位测量技术。②实时创建动态测量技术,IEEE158同步技术和技术协议的组装,基于智能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测试模型和测试标准的创建,建模和分析技术,开发仿真模型和相关智能通信工具;③通信网络故障智能更改是一项用于监视,管理,恢复和冗余网络拓扑中负载平衡的技术。

2.2 科学规划电网结构

电网结构不平衡是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而电网结构规划缺乏前瞻性也是非常致命的一个弱点,解决这一致命的弱点对于整个农村电网建设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2.3 科学规划农网、制订合理的配电台区

农村配电网规划是农村电气化和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配电网规划的相关内容应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与城镇的规划相互紧密配合、协调并同步实施,以适应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根据农村用户聚居位置、供电户数、地形等综合因素,针对农村用户居住分散,负荷不集中,电力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严重,供电半径大,高耗能配变多,应在规化设计中重点改善农村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新建和改造结合,以供电安全、合理、可靠为前提,力争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变压器的位置选择在地势较高,高、低压线路进出方便及公众不易聚居的地方,从而方便了检修和维护。

2.4 农村电网智能调度技术

智能调度在构建智能县域农村网格时是保持其重要地位的关键之一。智能传输中心通常被称为智能网络的神经中心,并且是确保智能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智能传输的主要内容是来自螺旋桨的数据收集,晶体传输控制等。因此,主要的地籍传输方法包括网络传输操作,网络传输,交互式负载调整方法的基本分析以及集成的过程信息收集是很重要的。自动建模技术,页面设计技术,预警技术操作,用于可视化有关威胁的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主要设备的集成设计[3]。

2.5 农村电网智能配网技术

像智能调度一样,智能传输网络在县域农村网络的智能设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智能网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传输网络和网络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连接。分布式网络拓扑是分布式网络结构中最困难的路径和最弱的连接之一。因此,正确使用智能电网技术对于确保智能电网的正确构建和运行至关重要。智能配电技术包括自我监控技术,网络分析技术的部署,智能网络管理技术(错误检测,定位,分离,恢复等)。实时全景信息,同时进行测量,跟踪和分配。它包含有关网络中重要点的信息。

2.6 智能化用电管理

基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与通信系统,可以在集控中心建立用电管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①监控用户侧电压水平,以此为根据科学分布与布置无功补偿设备,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用户用电质量与配网运行效率。②全面分析客户用电数据,掌握客户用电的时序性,了解客户用电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窃电与偷电等异常。③根据客户的用电规律,智能安排网络运行方式与潮流分布,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①配网自动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区域配电网的电网稳定性与供电可靠性,自动化的发展需要牢固的配网设备、通信装置等基础设施,因此仍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智能化设备的合理应用。②国内的智能电网相关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因此在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中,应关注领域内的发展方向,注意设计方案的前瞻性与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在设计方案中要考虑未来中长期的的相关规划,在设备的选型中要充分考虑配网本身的发展趋势。③配电自动化系统应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不能盲目地追求功能的全面,要根据所处电网环境来设计最适合的方案,实施前要结合区域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电网改造,保障系统建设的合理化。

3 结语

当前农村电网往往存在结构不合理、电路线路不达标、无功不足的程度较高和负荷率低且不平衡等问题,基于不断深入的智能电网建设趋势,可以借助智能电网建设来减少有效装机容量、降低线损,并有效地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用电配电网电网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智能处置关键技术及成套装置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穿越电网
配电网FTU配置优化方法研究
用电安全要注意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技术特点与系统结构
学习用电小知识
10kV配电网现状及智能化改造